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前中年危机”从何而来?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3-18 09:01

正文

不惑 
[ 不惑 ] 专栏,界面的一档轻度亚文化类知识型内容栏目,关注偏静态的热点话题。


无论你期待还是抗拒,明天一样会来,而三十岁的生日,一不小心就过去了。


2016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并各自抱着电脑写跨年微信推送文章。新年钟声敲响,有人提议每人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的2016年,作为祝酒致辞。二十多岁的朋友D君说,“回望我的2016,我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4遍?”所有人沉默,然后就了一口酒。

电影《天气预报员》中,男主角David面对乏味的工作、看不起他的父亲、辱骂他的前妻和叛逆期的子女,感到困乏无力,心力交瘁。在所有困境中,他渴望找到自我、作出改变。

那句著名的台词“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Easy doesn't enter into grown-up life)也是出自本片。

《天气预报员 》讲述的是大家很熟悉的“中年危机”,而跨年那晚我和朋友们最后就着酒咽下去的东西,和所有表现中年危机的影片中传达的情绪都非常接近,混杂着焦虑、不安、自我怀疑、软弱和不甘。

这种心理学意义上的“中年危机”的提前,可以定义为“前中年危机”。

比起我们所熟知的“中年危机”,“前中年危机”的发生时间提早了很多。大约在25~35这个区间,这一群人,身体与青少年时期相比,自己明显感受到在走下坡路,熬夜后很难恢复,稍微放纵体重就直线飙升,性欲减退。工作了几年,薪水满足日常开销和一般性社交活动之外略有盈余,但远不足以支付六环内的首付,而事业的天花板似乎触手可及。

中枪之余不要气馁,先喝口鸡汤:活得如此艰难,确实是世界的错。

前一阵,在有关金正男案件的报道中,“1988年中年女子”的说法让整个新闻的关注点在社交网络上完全失焦。这种荒诞感所折射出的问题是正掌握着中文互联网话语权的80后这代人对于“被认定”为中年的不甘与愤慨。事实上,1988年生人今年还不到30岁。

从“1988的中年妇女”到“1992年即将步入中年危机”,所有这些调侃背后都裹挟着真实的焦虑与共鸣。

前中年危机的本质

1965年,心理学家埃利奥特·贾克斯(Elliott Jaques)在《国际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死亡与中年危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年危机(Middleage Crisis)”的概念。在最初的概念里,中年危机指的是成年人从这一刻开始对死亡有了清醒的认识,回望和审视自己过去的人生。如今,心理学上对于中年危机的定义是一个自然转折期,通常发生在40岁左右, 典型症状表现为不满或者厌倦生活,对早年的决定和生命的意义表示质疑。

尽管“中年危机”的定义里对危机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年龄界定,但事实上,“中年”并非一个确定的生理年龄岁数,而应该是一个心理概念。 《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作家帕特里夏·科恩(Patricia Cohen)认为,“中年”不应该是一个数字区间,而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变动不居、 弹性十足的概念,几乎每一代人都会对这个词作出自己的界定。 比起年龄,使用标志性事件更容易对人进行识别和定位,比如是否结婚、是否为人父母,而这样的判定方式,往往也更符合大众对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判断标准。

与其说中年危机是人到中年的不满与厌倦,不如说是一个人从群体心理到个体心理的转变。而“前中年危机”,就是这种危机在年龄段上提前、危机感程度加深,即一个人从经济上、精神上都不再/不能依附于任何人,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以后不得不面临的惶恐与焦虑。

丧气指数爆表的《马男波杰克》,每一集都是这种危机的写照。

不同于我们活力四射的中老年长辈,85~95这十年间出生的青年人的确是很的一代,而且丧得有理有据。

心理学家荣格把人们用于展示给外部世界的这一面称为“人格面具”,这是所有社会人适应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使人符合自己的文化角色,在我们的整个成长经历中,“人格面具”帮助我们适应家长、老师、同学和同事,并让我们的生活轨迹迎合社会期待,而当个体完全独立后,无论我们是否达到了其他人或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我们都会重新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究竟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这是所有危机感和焦虑的核心所在。

《白日梦想家》讲述的就是一个突破自我的故事。这类从危机中获得新生的题材之所以广受好评,还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还存着一线不愿意向现实低头的野心。

前中年危机的来源

85~95这一代人的这种思考和困惑发生的时间较之上一代人大为提前,从而形成了大范围的“前中年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主流价值观的演变。这一代人刚好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观从集体主义走向个人主义的转型期,相比于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上一辈人,这一代人更重视个体自由、个体独立和个人价值是否实现,也就更容易发现“人格面具”下面的自我,因此,这种“觉醒”自然来得早了一些。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自我实现”就是当我们的基础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所追求的“不白活”的自己。

但遗憾的是,转型期毕竟是转型期,尽管这一代人能够较早地开始审视自己,但审视的眼光并不能完全摆脱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以他人为镜,依然无法得知自己“想要什么”,只能确定自己“不想要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开始凝视自己,却还没有学会正视自己。

一个典型的焦虑来源就是比较。在毕业后的三到五年内,可以说是差距拉开得最快的时期,能力、机遇、资源这些在校园中并不明显的加分项到了职场上突然变成了必考题。短短数年过去,那个睡在上铺的兄弟可能已经移民,你曾经半点也看不上的那个校园小报写手,个人公众号已经有固定广告主投放了。而你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资,既不愿承认自己妥协于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又不愿意过得比其他人更糟,最终只能和自己较劲。

《东京女子图鉴》中的女性也许是这个时代年轻姑娘们最真实的写照,在迷茫和错误中曲折前行着,但终归还是朝前走的。

与此同时,平面广告和影视作品、广告里长年累月地勾勒着一个充满魅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中年人形象。真正的中年人的确是大宗商品的消费主力,他们拥有更多资源和财富积累,更值得被讨好。但这种模板化的中年成功人士形象恰恰在无形之中给职场上的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你意识到自己到他那个年纪的时候,既不会有他那样匀称健美的身材,也不会在40岁生日那天突然就能坐在大厦顶层的预约制餐厅吃怀石料理。

这样的“标准成功中年”反复出现在广告牌上和YY的职场电视剧里,加深着人们对于个人价值判断指标的偏见,还顺便拉动了成功学读物的销售量。而更多的普通人,则处于一种求而不得却又不甘认命的挣扎中,焦躁抑郁,偷瞄着所有捷径。

备受商家青睐的典型“成功中年”形象,但这和绝大部分人毫无关系。

有一些具体的年岁在人们的认知里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三十而立”这一流传两千多年的金句如同咒语般一直敲打着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们。尽管孔老夫子的本意是“三十而知礼”,但无论是父母长辈还是我们自己,都会把这个“立”直接设定为“成家立业”。可事实上,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日渐延长,三十岁进入职场也没有多少年,有没有找清楚职业方向都不一定,“立业”自然是可遇不可求。

另一方面,追求个人价值让人意识到婚姻的非必要性,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这些处于“前中年”阶段的年轻人婚育意愿降低,持续下滑的生育率又为几十年后的养老情况敲响警钟,如果在劳动能力最强的现在不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准备的话,晚年光景着实有些不忍细想。

亚洲主要国家生育率变化(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统计、世界主要国家30岁以下人口教育消费总量及结构预测》)

亚洲主要国家劳动力人口占比变化及预测(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统计、世界主要国家30岁以下人口教育消费总量及结构预测》)

上面两图的数据意味着当目前正值壮年的85~95一代退休时,社会上的就业人口数量将处于谷值,人口红利逐渐衰退,社会养老压力空前,用“自求多福”来形容未来的养老境况并不夸张。

更为尴尬的是,这个年龄段在职场上正好处于被夹击的境况:上限难以突破、晋升阻力重重,新人冲劲正足,价廉物美的小鲜肉劳动力让自己这半根老油条的地位岌岌可危,前浪未死,后浪汹汹。于是,在家人逼自己成家、自己逼自己立业的双重压力下,“准中年”们的焦虑指数直接爆表。

要认输吗?

除了在互联网上一丧到底,困境中的年轻人几乎找不到更好的舒缓压力的方式。扛不动成人世界的重压,找不回那颗悸动的少年心,“前中年危机”就成为了谁也难以绕过的破茧之痛。但破茧的痛之所以得以忍受,还是因为我们有着成蝶的可能。

我们列举了一大通你早已发觉的生活真相,并不是在促使你就此认输,重要的是,我们的挣扎与抵抗,最终是为了认清并获得“我想要的”,而不是成为一个“他人眼中过得还不错的人”。

无论你期待还是抗拒,明天一样会来,而三十岁的生日,一不小心就过去了。那高悬在头顶的古老咒语最终是否会幻化为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你日日不得安宁,关键在于你自己。

何小毛(本期作者)

这些年世界没怎么改变我,希望也不会改变你



马乔(编辑)

生于1988

别那么沉重嘛,打点钱轻松一下


本期推荐




什么是处男羞耻?
如果过了30岁仍保持童贞的话,就能使用魔法



煲耳机是一门玄问吗?
假如煲耳机真的拥有点石成金的效果呢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不惑】专栏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