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起的“汉语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你知道吗,在学汉语这件事儿上,日本人俨然一副走在世界人民前头的架势。
一直以来默默将普及汉语教育视为己任的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曾出过一本教材,网友发现,原来日本人已经开始学习东北话啦!
根据网友截图,这本教材中第五十课将东北话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列出的例句令人捧腹。
▲“我是日本人,老家是东京那疙瘩滴,咱哥几个能认识这都是缘分啊!必须得整几盅!我先干了!”
这本教材还非常细致地在“稀罕”、“杠杠的”等东北嗑儿旁用汉语进行注释,并用日语的假名进行注音。
除此之外,这本书细心标明了东北不同地区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的口音差别。
要知道,中国的方言千变万化,“隔山不同腔,隔坳不同调”。就连我们大东北的方言也因地而异。东北方言可以分为辽西话、辽东话、黑龙江话、内蒙古东部话等。其中,光辽宁就有四个方言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神奇的教材还因为试图教给大家一些过时的网络流行语而广受热议。
中国网友看过以后,惊叹与“吐槽”并飞。
▲有网友头一个想到了福原爱
这教材虽然不是福原爱编的,不过有咱东北人“混”在其中。据了解,一位名叫张帅的沈阳小伙参与教材编写。
张帅介绍,这套教材是NHK中文教学节目《中文步步高》的配套书籍,学说东北话是第50课。
为了让学习汉语更容易,编写教材的日本人也是绞尽脑汁。除正儿八经的内容,还有许多非常生动的教材(包括卡通文字结合的可爱型、将漫画配上中文字幕等),甚至还有教材编纂者将自己学习汉语的切身体会融入其中——“中国字念半边,错也不会错上天”竟然也成了例句!
日本网民对汉语的热情有创意多了,推特上曾流行了好一阵子的“伪中国语”,即将一句话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去掉,只保留汉字的表述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学日语也能看懂日语。
“伪中国语”中被去掉的假名通常用来书写土生土长的日本词、虚词、动词结尾以及外来语,并且,原本日语的语法结构就和中文不一样。
此外,一些相同的汉语词汇在日本的意思和在中国的也不一样。
比如日文中的“新聞”,其实是报纸的意思;又比如“面白い”,并不是脸很白的意思,而是指“有趣”。
所以,日本人可以凭着自己对日语语法的熟悉,自动将“伪中国语”补充完整;而对中国人来说,虽然看到的都是汉字,意义仍不甚明了。
不过“伪汉语热”的现象,似乎说明日本人开始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
过去,中国曾是日本的文化输出国,汉字在日本文化中占据着“高贵”的地位,古代日本的达官贵人将吟诵汉诗当成一件很有“格调”的事情。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就对汉诗非常推崇,还在书中引用过《琵琶行》。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大量学习西方思想,汉字在日本曾受过不小的冲击。
不过,有评论称,如今“伪中国语”在日本迅速走红,说明汉字的“贵气”依然存在于日本人的潜意识中。
此外,中国古装剧的海外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至今仍流行的推特话题“总有一天要说说看的中文”下的发言更是令人大开眼界。“请主公三思”“此话差矣”“岂敢岂敢”——各种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台词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用这些台词,在社交网站上玩了起来。
▲简直像是误入古装剧拍摄现场。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日本人学中文时的清奇脑洞~
因为都是使用汉语文字,日本人学中文时相较西方人已经具备不少优势。而对日本人来说,学中文时最纠结的地方在于发音。
虽然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但语言体系、发音习惯的不同,让不少学习汉语的日本人抓狂。日本网友表示,zhi、chi、shi的发音最是要人命。更别提中文里量词、虚词的用法。
不过,有网友发现,日本人其实可以另辟蹊径,先学说上海话。
▲有网友发现,用日本假名标注上海方言,竟然与本地人的发音几乎没有区别。
▲网友表示简直像发现了新天地
这时,有网友表示,已经不是第一天发现上海话和日语发音相似了。
▲甚至有少数词汇几乎就是同一种发音
那么为什么日语发音会和吴语如此接近?这要追溯到古代,日本从中国引入文化时,将不少吴地方言引入本土。
日语汉字(漢字)的发音分为音读和训读。
“训读”(訓読み)是指日本本土的发音。“训”者,说教也。所谓“训读”就是日本人老祖宗传下来的读音。
而“音读”(音読み)则传自中国,即汉语本来的发音,其中不少就来自吴地,而这些发音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看来,日本人要是觉得中文发音困难,不如先从上海话入手。
中国文化这(zèi)魅力,杠杠滴。欢迎转发分享↗↗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