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投资可以连锁复制的民营专科诊疗机构
那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到底该投哪个?这取决于资金属性以及基金背后的资源属性。中信、北大医疗、华润等带有国资背景的机构会重点关注公立或国企综合类医院的改制等投资机会,而华盖资本这种属性的专业机构则重点关注在可连锁复制的民营专科诊疗机构。中国公立医院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但自2015年起,中国民营医院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体现出社会资本对医疗服务业的投资越来越重视。
从现在已经在香港或者A股上市的医疗机构来看,有单体医院但更多的机构都是连锁业态,包括目前在A股上市的最火的几家医疗机构,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以及健康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等,都是以连锁复制的业态存在。曾志强称,从专业投资机构角度看,华盖也更偏向于投资可连锁复制的民营专科诊疗机构,如华盖已经布局的医美连锁龙头碧莲盛、肿瘤连锁医院集团海吉亚、珂信等。
经过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中国药企百强的行业集中度已经接近60%;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接近16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平均销售规模收入才2600万;同样,医疗服务集中度也非常之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刚性需求和未被满足的差异化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20%是投资工作,80%是投后管理
“单纯依靠资本催化的话,综合医院投资会走偏了。”梅奥国际认为,2016年我们明确投资目标是医院投资,特别是综合医院投资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靠资本本身是催不动的,医院投资20%是投资工作,80%是社会管理工作,这就是很多投资人包括很多上市公司最近公告,医院投了半年一年就退出了的原因之一。是发现医院投资不那么性感,有大量投后管理工作,所以如果单纯投资综合医院需要谨慎。
从2016年3月开始,中信产业基金控股的新里程医院集团,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了一个超过万张床位的医院集团。
投资只是开始,作为“投后”的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在腾讯AT投资沙龙-医疗服务投资专场上,林杨林以今年4月投资的兖矿总医院为例分析称,新里程医院投后管理构造顶层设计、量体裁衣、赋能创新力三个层次。顶层设计指的是明确医院的所处位置及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在同行及学科中所处的位置,明确医院未来能否成为本地区的医疗首选医院;在量体裁衣方面,每家医院在投后策略里面都会有一些具体化微观的不一样的投后管理模式。比如说绩效到财务授权到采购集中、到医疗资源输出到大型学科建设等等,都不一样;在赋能创新方面,在医院内形成人才促进、绩效改革、院区重塑和供应链提升小组,解决医院遗留的问题,重新规划整理院区,确保各院区发挥不同优势,展开错位竞争。
未来的医疗突破口是基层医疗
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取消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环节,直接将审批与执业登记环节合并。
可以说,长期以来被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医保等多种政策搞成垄断市场的基层全科诊所市场,准备全面开放。
政策的不断层层加码,小诊所已成投资热潮,为什么有这么多投资人投小诊所?水岸祐邻诊所首席执行官“医疗界网红”于莺称,我觉得投资人投小诊所看上去投的钱少,但其实不赚钱。我一直不认为诊所是一个热潮,因为诊所看上去很小很美,抛开所有的装修豪华或者说主打有温度这个口号来看,它实际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十个诊所和一个综合门诊部,一定是综合门诊部更挣钱,未来的医疗突破口一定是基层医疗,作为试点不妨先从小诊所开始做。
“在公立医院之外,其实基层医疗是一个发展潜力更大的市场。”远毅资本创始合伙人杨瑞荣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目前,基层医疗在我国医疗领域占比为75%,但是在整体医疗服务中,基层医疗只提供了不到20%的服务。从收入来看,基层医疗的收入在整体医疗收入中占比不超过15%。
投资基层医疗,只有把基层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上去,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它产生一些增量需求之后,可以通过这个获得收益,也能解决目前基层医疗服务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