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专家访谈汇总:智能硬件乘DeepSeek之风 ·  2 天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3 天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3 天前  
饕餮海投资  ·  持续上涨后,保持谨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证券市场周刊

经济将稳步收官

证券市场周刊  · 公众号  ·  · 2024-12-25 17:35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免费订阅本刊


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1 月经济呈现出五大亮点和积极变化,具体概括为:“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由于政策效果的全部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应该对此保有信心和耐心。

廖宗魁 /
12 16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1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 ,比上月加快 0.1 个百分点; 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0% 1-11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3% 11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0% ,与上月持平。

11 月整体经济延续了 9 月以来积极向好的势头,呈现出“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的多重积极特点。其中,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投资则相对平稳,消费增速的回落主要受到“双十一”分流的影响,失业率在低位保持平稳,房地产销售端持续回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亮点与积极变化

在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的作用下, 11 月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为全年完成经济预期目标打好了“收官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答记者问中总结了 11 月经济的五大亮点和积极变化,具体概括为:“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

在“生产升”方面,主要指工业和服务业延续回升态势。从工业来看,在“两新”政策带动下,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11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 ,增速比上月加快 0.1 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7.6% ,比上月加快 1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50% 。从服务业来看,随着社会物流周转加快,以及提振资本市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服务业延续回升态势。 11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6.1% ,这个增速是 2024 年以来的次高增速。

在“需求增”方面,主要是指消费和投资继续扩大。从消费来看, 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 ,比上月回落 1.8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到“双十一”网购提前分流的影响。为了剔除这种波动的干扰,我们可以把 11 月和 12 月合并起来看, 10-11 月消费同比增速约为 3.9% ,要明显好于三季度月均 3.7% 的增速水平。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相关商品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1 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22.2% 10.5% 6.6%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比较明显,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投资来看,尽管房地产投资还在下降,但是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发力显效下,投资增长总体保持平稳。 1-11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3% ,连续 4 个月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9.3% ,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 1-11 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 40.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 29.6%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 15.8%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 65.3% ,成为投资扩大的重要支撑因素。

在“就业稳”方面,主要是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1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 ,与上月持平,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 4.4% ,比上月下降 0.3 个百分点,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也在下降。

在“市场暖”方面,主要指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回暖。从物价来看,受气温偏高、鲜活食品价格下行影响, 11 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CPI )同比上涨 0.2% ,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3% ,比上月扩大。从预期来看, 11 月房地产销售回暖,股市成交较为活跃,制造业 PMI 继续回升,市场预期稳步改善,也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质量优”方面,主要是指经济运行质量继续优化。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绿色转型,效果逐步显现。高技术产业增势较好。 1-11 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 ,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8.8% ,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数字经济发展向好,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数字产品生产和数字服务提供增势较好。 11 月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 20.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 9.3% ,都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领域创新发展有力推进,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11 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51.1% 10.9% ,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亮点。

正视困难,政策积极应对

在经济回稳向好基础进一步巩固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复苏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正如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总结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内需不足的问题仍是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消费整体增速仍低于往年。 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5% ,比 2023 年增速低 3.7 个百分点。不过,由于 2023 年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存在积压消费集中释放的助推。整体来看, 2020-2023 年消费年平均增速约为 3.9% 。也就是说, 2024 年的消费增速仍要略低于疫情以来的增长中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大力提振消费”的定调下,未来促消费的政策将进一步延续加力,整体消费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二,价格水平偏低。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当总需求不足时就会导致价格水平偏低。 1-1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