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创办于1949年10月,是福建乃至海西地区发行自费订阅率最高、日均版数最多、广告营收最大的党报,也是本地最具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病情恶化!知名歌手不幸去世,年仅39岁 ·  昨天  
厦门日报  ·  一小学教师在教室不幸离世!当地深夜通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日报

一女子多次试管怀孕,乘网约车车祸流产!法院: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厦门日报  · 公众号  · 厦门  · 2025-02-18 11:26

正文

图片


因司机违规驾驶

网约车发生车祸

车上孕妇不幸流产

意外突如其来

责任由谁承担?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 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件


今天,这起案件登上了微博热搜。


案情回顾


2022年1月,吴女士在某网约车平台打车前往医院产检。然而,因司机在驾驶中违规变更车道,意外发生车祸,吴女士不幸在车祸中受伤。

经医院检查,事故虽未直接伤及胎儿,但造成多处伤口、出血,导致胎儿难以保住,最终吴女士无奈做了流产手术。

康复后,吴女士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一齐诉至法院,并申请追加事故车辆的承保公司为被告。

吴女士认为,这次事故给自己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害 赔偿等, 由两家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无责险范围内作出赔偿,不足部分由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共同承担。

司机对此未答辩。

租车公司辩称,公司是肇事车辆的所有人,但此次事故与公司无关,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网约车平台辩称,平台与司机之间是合作关系,而非劳动合同关系,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裁判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本案中,原告通过网约车平台预定了网约车服务,双方之间形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而原告与保险公司、租车公司、司机并非合同相对方,上述三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经营方,负有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法定义务。上海《网约车管理若干规定》也明确指出, 网约车运营服务中发生安全事故,平台应当对乘客的损失承担先行赔付责任,故法院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关于赔偿金额,除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之外, 考虑到原告多次试管才成功怀孕 ,此次事故虽未构成肢体伤残,但对其精神造成较大打击,故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 共计赔偿吴女士9万余元。

后平台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予以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当前网约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服务的经营主体,也是与乘客签订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相对方,理应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一、违约之诉还是侵权之诉

当乘客乘坐网约车发生事故,需要提起诉讼时,可以自由选择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如果选择违约之诉,被告即为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如选择侵权之诉,所有参与侵权的主体都可被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将依据各自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责任。

本案中,乘客提起违约之诉,与原告形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网约车平台,故非合同相对方的保险公司、租车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二、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在网约车运营中,平台拥有派单的主导权,路程定价规则、责任限制等条款由平台事先拟定,平台发挥着组织、主导和调度的核心角色。乘客打车时,默认交易对象也是网约车平台,故与乘客之间构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平台,而非具体的网约车司机。

在乘客乘坐网约车途中,受到非自身健康或者非乘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害时,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平台依法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再依约处理内部责任,如向司机进行追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等。

三、严格依法依规运营,守护乘客平安出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司机曾因醉酒驾车受到行政处罚,这次,又因为司机违规驾驶发生事故,平台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由此可以看出,该平台在选任网约车司机时,未尽到充分的审慎义务,对网约车司机安全驾驶情况,也缺乏主动监管机制。

法官在此提醒:网约车公司要始终绷紧“安全弦”,进一步完善车辆、司机的审核流程,进一步强化管理培训、建立主动监管机制,严格依法依规运营,守护乘客平安出行。


来源:上海高院 封面由AI生成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