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什么值得买  ·  这个节电小玩意,骗了多少农村老人?? ·  2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明天开始!新一轮消费券就按攻略这么领→ ·  3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明天开始!新一轮消费券就按攻略这么领→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延迟退休后,十几个微信群炸了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4-09-13 20:54

正文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连续四天我们的A股都不会再下跌了,恭喜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佳节。


先说一句废话,我这几年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一个事情不允许别人反对,不允许质疑,那么马上就要变味。但是一个事情没有主旋律,没有拍板人,那也是做不成。大家是怎么看这个矛盾的解决?


说正经是吧,关于延迟退休的事情今天有了定调,详细全文可以去“新华社”上面看,反正我十几个微信群瞬间就炸了,大家都很关心这个事情。我就直接说几个关键点吧。


第一个、这次延迟退休的幅度是不够的。


从全世界范围看,加拿大的退休年龄是65岁,曾计划延迟到67岁;日本也是65岁退休,2021年通过法案“允许”70岁退休;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的退休年龄是67岁;英国目前是66岁,不过政府为了应对老龄化的压力,也计划着把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8岁。



本次延迟退休三年,我觉得是一种妥协,最小程度减少阻力,但我怀疑还是无法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


第二、男女性别差异没有缩小


男性63退休,女性58退休,还是差距五年。


8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为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在寿命这个事情上性别不是平等的。根据《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在2023年4月发表预期寿命模型研究。至2035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其中女性85.1岁,男性78.1岁,足足差了七岁。


78-63=15

85-58=27


接近两倍的差距,算上实际工作中男性的强度远高于女性,从养老福利上说,男性确实很吃亏。(跪求女权不要打我)


而在国际上男女通常是相同年龄退休,或者差距极小。



美国法定退休年龄男女均为66岁,加拿大均为65岁。

同在东亚的日本均为65岁,韩国均为62岁。

俄罗斯男女分别为61.5岁、56.5岁。

西欧发达国家中,英国均为66岁,德国均为65.7岁,法国均为64.5岁,比利时均为65岁, 奥地利男女分别为65和60岁。

比较“休闲、躺平”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分别为62岁、65岁、65.3岁、62岁(男女同岁)。

高福利著称的北欧国家,丹麦均为65.5岁,芬兰均为65岁,冰岛均为67岁,挪威均为67岁,荷兰均为66.3岁,瑞典均为65岁。

不少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瑞士男女分别为65岁和64岁 ,小而富的卢森堡均为62岁。

“聪明人”很多的 以色列男女分别为67岁、62岁。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为66岁、65岁(男女同岁)。

东欧多个国家男女退休年龄有差别,但基本都超过60岁。


中国女性在社会福利和待遇上面显著高于男性。男女在60岁之后,男性健康恶化速度远高于女性。


第三、延迟退休是弹性的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那么按照规定,男性最晚可以66岁退休,女性61岁退休。


第四、养老金剪刀差没有缩小


网上流传出来的一张图片显示某烟草局干部退休后退休金14200元,生活补贴1000多,年金2000,还有年终奖,拿到手将近1.9万每个月。


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体制内的心里都有数,我就不评价什么了。我也不清楚这个退休后拿年终奖是什么逻辑,生活补贴又是什么玩具。是因为怕老干部退休后生活困难给的补贴吗?多少个年轻人缴纳社保才能养得起这一个人?



据央视新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消息,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


从2016年到2024年,养老金名义增长了51.13%,CPI增长了11.4%,这八年是退休老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感十足的八年。


但是年轻人恐怕就没这么幸福了,经过房价翻倍和三年疫情的摧残,已经暮气沉沉了,即使不考虑失业、降薪,社保缴费大幅度增加。


我觉得相对于养老金收支缺口来说,更紧迫的是养老金的平衡问题。


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养老金不平衡,男女养老金不平衡,成像养老金不平衡,东部和西部不平衡,现在和未来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倒是有个想法,你们看行不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单位缴纳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的20%,职工个人缴纳比例为工资的8%。


这个20%就是统筹账户,全社会所有的统筹账户放在一个大池子里面,所有的人到65岁之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按年龄递增,每个年龄段领取的钱是完全一样的。不管之前有没有缴纳养老金,缴纳多少,是什么岗位,什么性别,什么省份,全部一样。


8%的个人账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最多可以自费增加到16%,多缴纳的这8%不造成企业负担,就是个人决定,但是这8%免税。


那么最后领取的钱=统筹账户里面分到的钱+个人账户的钱


同时财政对特殊群体,比如见义勇为个人、科技奖获得者、超高龄群体,大病群体、立功群体等按照统筹账户领取的钱按比例补贴。


比如一个人今年70,领取的钱=统筹账户分钱+个人账户分期领取+财政补贴。


如果对养老生活有较高要求的,可以自己花钱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我们参考一下新西兰的养老政策,新西兰的养老政策以其全民平等、福利丰厚和体系完善而著称,为老年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