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美的国度
一个不正经的旅行专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大国  ·  人民日报:对标对表与敢作善为 ·  3 天前  
半月谈  ·  新质生产力赋能,切实提升就医体验 ·  5 天前  
政治学人  ·  市场化与差序政府信任的代际变迁 ·  1 周前  
政治学人  ·  “差序格局”:一个理想类型的建构与阐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美的国度

维米尔的少女们——莫里茨皇家美术馆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  · 2016-09-01 18:21

正文

好久不见啦各位小同学~谢谢大家对松老师和本专栏孜孜不倦的爱(羞,么么扎~

前几天默默地在手机上刷会儿知乎,刚评了个论,碰到一位小同学说,逮到你了!快说什么时候更新!于是……我就只好回来更新了T_T。这篇文章比较长,于是比预期多花了几个晚上来写。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维米尔,但你一定知道这幅画。

这是我在荷兰海牙的莫里茨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拍的。美术馆开放拍摄,于是画前总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与这位少女合影。

这幅画叫《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是荷兰画家约翰内斯 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最著名的一幅画。她也被评为,“荷兰的蒙娜丽莎”。

与卢浮宫里三圈外三圈围着看《蒙娜丽莎》相比,荷兰的蒙娜丽莎画前还是冷清不少。得以让人好好端详会儿真品,在围栏之外。


少女的眼神是纯洁的,无瑕的,清澈的,无辜的……少女的嘴角是诱人的。

维米尔在她的嘴角点了一笔白色光亮,少女湿润的,柔软的嘴唇。

少女的嘴唇让我不停地想起那部同名电影,斯佳丽 约翰逊和科林 费斯演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电影中的少女葛利叶(斯嘉丽 饰)来到维米尔(科林叔 饰)家里做仆人。维米尔作为在代尔夫特小有名气的画家,却是依靠有钱的妻子和岳母,才能有舒适的生活。又因为维米尔曾经出轨,美貌的女仆葛利叶便成为了女主人的重点防御对象。

但这一切,都无法阻碍懵懂的少女,和她主人之间,不可言说的暧昧。

有人评价这部电影,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又什么都发生了。


电影的剧情就先不描述了,整部电影的节奏不快,但是流畅、静谧,无时不刻的暧昧。电影到后面,维米尔说服葛利叶做模特画画时,有一个场景:

维米尔端详着葛利叶,说,张开你的嘴。

少女轻轻张了一下嘴,叫了一声,sir(先生)。

维米尔,张开你的嘴。

少女轻轻张开了嘴。

抿一下你的唇。

少女咽了一下,抿唇。

再抿一次。

少女又抿了一次。

再抿一次。

少女被外面的声音打断一下,但还是照例又抿了一次。


整个过程,镜头只有两人脸部的特写,一个专注的凝视,一个认真的抿唇,暧昧地不得了。

再到后面,维米尔拿来夫人的珍珠耳环,没有打过耳洞的葛利叶将锥子递给维米尔,你帮我吧。等戴耳环的时候,少女落泪,维米尔擦去她的眼泪,手指顺势拂过她的嘴唇……葛利叶转头,维米尔却起身走开了。

一个怜爱,一个期待,越是不可说破的情欲,便越是致命的性感。



等看过电影再来看原画,多多少少带一点电影里留下的遐想。

少女的眼睛是纯洁的。少女的嘴唇是诱人的。

不可方物。



>>维米尔的少女们

事实上,电影和原画,并没有直接联系。

╮(╯▽╰)╭

电影改编自小说(看过的人都说小说写得更好,更令人遐想,这不奇怪,文字本身就比画面有更多遐想空间),而小说只是作者看画时灵感的产物。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幅画的女主角,是维米尔虚构的人物。

莫里茨皇家美术馆的解释——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is Vermeer’s most famous painting. It is not a portrait, but a ‘tronie’ – a painting of an imaginary figure. Tronies depict a certain type or character; in this case a girl in exotic dress, wearing an oriental turban and an improbably large pearl in her ear.
Johannes Vermeer was the master of light. This is shown here in the softness of the girl’s face and the glimmers of light on her moist lips. And of course, the shining pearl.

维米尔是谁?

约翰内斯 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和梵高、伦勃朗一起被世人成为荷兰三大画家。

维米尔和伦勃朗都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相比伦勃朗声名大噪到声败名裂的戏剧人生,维米尔默默无闻、平淡地在他的家乡代尔夫特过完了四十三年。甚至死后,也没有一下子声名显赫。

他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的作品将被后人奉为艺术史上的杰作。

维米尔死后一个半世纪,他的作品才被人记起。人们惊叹于他画里的精准、柔和的光线,无比自然。

尽管后世也有争议,认为这样自然的光线,是暗箱的功劳。

但是别以为有暗箱,就没有维米尔的天分和用心了,毕竟我等凡人,就算拥有一百个暗箱也不能做出如此精致的细节描绘。更何况,当时的颜料可不是像现在这样装在管子里一挤就能用,许多颜色细微的变化,都需要画家慢慢调出。

这部分我同意 @翁昕 的观点:小翁杂谈:维米尔到底是不是骗子? - 不艺术不幸福 - 知乎专栏


《窗边读信的女子》(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连玻璃窗上的倒映都画出来了,而且光线感极其真实。(图片来自Wikiart)

当时的荷兰正值黄金时期,优秀的航海家们支配着世界贸易,富有生意头脑的荷兰人很快就变得富有起来。繁荣的经济带动了当时荷兰的科学和艺术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荷兰油画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油画(Dutch Golden Age paintings),属于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一部分。在荷兰的很多博物馆内,都有单独将这个时期的油画分列,“东宫博物馆”在阿姆斯特丹的分馆内还长期有荷兰黄金时代的油画展。

在文艺复兴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画家们服务的对象,是教会或是贵族们。到了十七世纪的荷兰,随着市民们开始过上富足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品质也有了要求。他们开始需要一些篇幅不大的油画去装饰家居室内,这些画的内容通常是静物、风景或是风俗。


现存的维米尔的作品中,只有两幅是风景画。一幅是现存于阿姆斯特丹雷克斯博物馆(Rijksmuseum)的《小巷》(The Little Street),另一幅则是挂在珍珠耳环少女对面的《代尔夫特》(View on Delft)。

维米尔喜欢画妹子。

日常生活中的妹子,倒牛奶的,读信的,上音乐课的,打瞌睡的,喝红酒的,拿琴的,戴珍珠项链的,一个人扶窗的,正在被男子调戏的……

只要是有人物的画里,基本上都有妹子。

(Woman in blue reading a letter 《读信的蓝衣女子》)

(Young 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 《戴珍珠项链的年轻女子》)

(Woman holding a Balance 《手持天平的女子》)

(Milkmaid《倒牛奶的女仆》)


但是维米尔笔下的少女——就是好单纯不做作,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_(:D」∠)_——就是跟别人笔下的不一样。

他笔下的荷兰女人,往往都是低垂着目光,或是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窗户外的光线柔和地分散在她们的脸上、身上——无比的自然和真实,没有戏剧性的呈现,没有刻意的强调,就是一副“岁月静安,随遇而安”的恬淡样子。



仔细的小伙伴们可能已经发现,上面有几张图中的女子是同一个人。

现存的关于维米尔的资料少之又少,因此人们也只能推论,那个常常出现在维米尔画里的女子,是维米尔的妻子Catharina Bolnes。

现实生活中的维米尔据说和妻子感情非常好,在22年的婚姻里(维米尔43岁去世)他们一共生下了15个孩子。

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就是他的妻子。


他画里的那位常常出现的女子,

从少女Girl(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窗边读信的女子》,1657)

到了年轻女人Young woman(Young 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 《戴珍珠项链的年轻女子》,1662),

再到女人Woman (Woman in blue reading a letter 《读信的蓝衣女子》,1662-1663,一说1663-1664),

过了几年又到了一位女士A Lady(A Lady Writing《写信的女子》,1665-1666),

再到女主人Mistress(Mistress and Maid《女主人和女仆》),


(A Lady Writing《写信的女子》,她身上那件衣服正是《戴珍珠项链的年轻女子》身上的,也是《女主人和女仆》和《弹吉他者》身上的衣服)

所以如果真的要说维米尔的少女,大概是妻子Catharina吧。她陪着他,从一个少女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





>>莫里茨皇家美术馆

莫里茨皇家美术馆又叫莫里茨宫Mauritshuis,坐落于荷兰的海牙Den Haag。

美术馆是一座建于17世纪的荷兰古典主义建筑,原本是一位叫约翰 莫里茨的亲王的府邸。据说莫里茨宫也是这个建筑流派的代表作,甚至对英格兰、爱尔兰和美国殖民时期的建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建筑外部看起来古典大气,不算太显眼,内部却十分华美。

(右边只拍到半边的莫里茨宫,差点被我们直接忽略走过……)


(内部不大,但是十分奢华雅致)


莫里茨宫里走走停停,这里除了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代尔夫特》外,还有伦勃朗的《杜普医生的解剖课》。

不过我是冲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来的。

所以兜兜转转一大圈,又总回到少女面前,多看两眼。

呆了好久还是要走,刚走出莫里茨宫,迎面而来,是十二月海牙凛冽的冷风。



海牙离维米尔的家乡代尔夫特不远。

维米尔一生没有出过代尔夫特。


他在他的小画室里,用他细致的描绘和高超的光线表达手法,用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他的少女和女人们。

他的少女和女人们,带着他留在温柔光线里的灵魂,将他带到了久远,带到了世界各处。



更多关于博物馆,关注则个则个>>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莫奈的深情和梵高的浪漫——奥赛博物馆(多图) -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只有爱和美好——夏加尔博物馆#博物馆系列(多图) -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纯真的灵魂——梵高博物馆 #博物馆系列(多图) -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勇气和爱的力量——哈利波特华纳兄弟影棚(多图) - 最美的国度 - 知乎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