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地
飞地为致力于推广与传播诗歌艺术的独立文化品牌。飞地(Enclave)源自人文地理术语,意在喻指当代思想、精神之领土与净地。飞地以独立、开放、前瞻的姿态,专注于对诗歌、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深度梳理、纪录传播,藉此构建与守护我们共有的人文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飞地

没想到你和这些文艺教主还有那么一腿

飞地  · 公众号  ·  · 2017-06-02 20: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时 间 | 地 点

公元前8世纪,希腊神话

塞壬女妖们用天籁般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从此,声音由神话到现实,都成了最具颠覆性的迷药。


1975年,纽约的破败小酒吧

帕蒂·史密斯喊出“上帝因为某些人的过失而死去,不是我的”,质疑宗教的偏狭,并将19世纪法国作诗法介绍给美国十几岁的年轻人。她非女性的语言风格打破了以往的窠臼,使得她走到了纽约朋克运动的诗歌化先锋。


2008年,英格兰伦敦的剧团

莎翁的戏剧《奥赛罗》正在上演,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副将凯西奥,那低沉、充满磁性和观感的声音,重新把观众带回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2014年, 联合国大楼

爱玛·沃森以女性主义者的身份,发起一项名为「他为她」(He For She)行动。这场有力量感的演讲,呼吁男性也一同加入性别平权运动,她的声音透露着坚定,就像一道弧。

······

2017年

或许,你也一样。上个月参加莎士比亚诞辰453周年的戏剧活动,沉浸在莎翁年代那些深邃、诗意的对话中。而前几日又在朋友圈庆贺着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为平权的进步和同伴发声成功而感动。

时代的新声音总是挑战着旧时的陈腐价值,我们也置身于这些清醒或迷幻的声音中,或者发声,或者见证。

那么你和这些文艺教主的声音哪里最为相似呢?


长按二维码,进入飞地APP定制的

声音测试,即可参与游戏测试

--------------------

出品 | 飞地 APP

策划 | 徐敏、苏二哥、刘好

绘画 | 阿鋆

制作 | 陈十四

点击 阅读原文 ,前往鉴定你的声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