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風不如瘋
来源:钛媒体(ID:taimeiti)
从丁磊的另一面性格分析,网易作为一家老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可以依然保持活力。
2月16日,网易公布了2016年度财报,全年净收入381.79亿元,同比增长67.4%;净利润116.05亿元,同比大增72.3%,总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第四季度,网易的营收和利润同样超出分析师预期,漂亮的财报数据使昨日网易股价暴涨14.23%,市值逼近400亿美金。
作为一家不谈“互联网思维”、“风口论”、“唯快不破论”等主流理论,被认为“几乎完美错过”电商、社交、O2O、直播、分享经济等风口的公司,
网易在过去一年中,用财报数据和老牌互联网公司的罕见活力诠释了自己对“风口”的理解:
《阴阳师》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级手游,网易考拉海购成为中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网易严选凭ODM模式冲击行业黑马,网易云音乐活跃用户居音乐应用市场前三;网易味央黑五拍卖事件轰动科技圈和养猪业……
正如外界评价的那样,2016年“网易的表现很网易”。当新浪、搜狐等老对手绝尘而去,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开始被唱衰,诸神易位之时,网易2016年的表现已经成为它冲击中国互联网第四极席位的有力论据。网易何以冲出二十年的历史窠臼,走出一条具有“网易特色”的互联网道路?这一切,恐怕还要从丁磊身上来寻找答案。
从体制中出走,带领网易走过上市、停牌、复牌、股价新高的丁磊,过去十余年间长期淡出在公众视线之外,却又带领网易迅速攻占游戏、电商、教育、音乐和农业等一个又一个领地。在商业范式切换的年代,关于丁磊性格中“保守、任性和习惯性慢热”的评判,恐怕已经不再适用,正如媒体所说,是时候重新审视“丁磊和他的网易” 了。
画风清奇的段子手丁磊
VS.
有偶像包袱的企业家丁磊
在“老板文化”占主导的公司里,丁磊对网易的影响,相比马云之于阿里,刘强东之于京东恐怕不会更少。
作为大佬中的特例,知乎上关于丁磊的趣闻广为流传,而离职的网易员工也曾制作海报悉数丁磊的“与众不同”:认识所有8级员工,身价三百亿依然每天穿300块的优衣库,懂产品懂运营懂设计,还能用英语谈笑风生。同时,丁磊自嘲是“农民企业家”,甚至将网易云音乐账号ID改成了“网易UFO丁磊”。而员工也敢于恶搞丁磊,将他加入豪华表情包,为他定制神曲,用鬼畜视频送他进入鬼畜全明星阵容。
有人为此将网易归结为:“一家活在段子里的公司”。
自带段子属性,让丁磊的定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真实的“好玩”的人。只不过,在段子手的外表下,丁磊实质上又是一个有着沉重偶像包袱的人,而正是这一包袱制成的“镣铐”,让丁磊在经营中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也筑起了网易的竞争壁垒。
32岁成为首富,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丁磊与年轻、财富和互联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相比马云被极力包装为接近完美的“神人”形象,李彦宏不间断的内部讲话,刘强东时不时彰显领导魅力的体恤底层故事和内部演讲。丁磊成了一个特例:时常拒绝媒体采访,拒绝出席公开场合演讲,几乎不发布内部公开信,在大众视线内一度接近隐形。
这种行为方式,源于丁磊个人的价值取向:
产品就是最好的传播,企业家最好的慈善,就是提供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丁磊眼中,正确的做法是“为人民服务”。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被他当成了一种朴素但有效的经营哲学和产品哲学,而“服务”的核心便是塑造丁磊眼中“正直”的产品。这种产品执念和道德底线,让丁磊在经营中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易产品的选择和定位。
比如,丁磊对炒房等资本运作和投机行为嗤之以鼻,也发自内心地瞧不起电商平台的假货和劣质品。“如果今天我卖出去的商品,评论里所有的人都在骂,骂黑心棉、骗子、假货,我睡都睡不好。我为什么让别人每天在我背后指指戳戳的?”网易味央进入农业、网易推出公开课都是丁磊随性而发的公益和半公益性产品。
再回溯到十余年前,当SP业务大红大紫之时,网易的“壮士断腕”就曾令业界十分错愕,因为看不惯有公司为赚钱不择手段地设定用户订阅陷阱,丁磊选择退出了市场。要知道,这在当时相当于砍掉了网易40%的收入。再后来,因为涌入大量“小姐”,丁磊关停了网易的社交产品“同城约会”。在百度曝出医疗广告问题时,丁磊还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自豪地表示,网易从来不接医疗广告。
网易前总编辑李甬评价说丁磊“是一个知道钱在哪里的人,同时拥有外界无法想象的强大内心”。虽年少成名,但丁磊好像比别人更知道自我节制和守住本心。
网易养猪事件经历了前几年的争议风波后,丁磊和网易几乎不再主动对外发声。犹记得在2011年互联网大会上,主持人王利芬多次追问网易为何养猪,丁磊一度尴尬,“情绪激动眼含泪花”,不知道自己养猪有什么不对。《浙商》杂志问他“有人说你养猪是假,圈地是真”时,丁磊直言:“我的产品就是要精益求精。人家说我圈地,我也很委屈,但一直没有放弃。”
为了理想的隐忍和执着,给了丁磊淡然或愤然处于互联网聚光灯外的自由,又是他脚上时刻存在的镣铐,这限制了网易的产品走向道德极端,也让它们拥有了独特的风格和力量,用户称之为“网易出品,必属精品”。
从网易近年来正向的发展路径来看,网易整个公司的竞争力,并非建立在信息不对称或暂时性的时空障碍上。
丁磊追求基业长青,网易公司的整体基业事实上都建立在“更长久和一般性的假设之上”,既不依赖智能手机红利、技术红利,也不依赖人口红利,网易产品的落脚点在于对产品本质的回归,即如何产品体验和每个用户的商业价值上。
这就是不少分析人眼中,是网易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价值所在。
网易游戏有着业内第一的自主创新能力,腾讯学不来;网易在跨境电商和自有品牌中自带的天生中产气质,百度和天猫也学不来。网易味央进入农业,其深入的养殖业之复杂和差异化程度之高,比之柳桃、潘苹果等在种植领域的小打小闹,可能正在为网易攻下中国品牌农业的巨型战场。这些都和丁磊时刻背着的“偶像包袱”息息相关。
所以,有人评价:“丁磊的每段影像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你一方面觉得他是不是走错了会场,另一方面又惊叹他从不被世界和金钱改变。”因为,丁磊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
慢热、后发制人的丁磊
VS.
超前但不过于超前的丁磊
中国互联网圈很少有人可以说清网易的战略是什么。同样,在谈及“超前意识”上,几乎不会有人会首先想起丁磊。但奇怪的是,在关键战场中,一片狼藉之后活下来且活得最好的那个,却很有可能就是网易。
这个吊诡的现象,被归结为丁磊被广为人知的个性——“动作慢”和“后发制人”。回顾过去二十年网易的产品发展历程,其实“保守”和“慢热”或许不足以解读丁磊和网易现在的成绩。甚至于,看起来慢热的丁磊,可能是踩点最准的几个人之一。从门户、无线增值、游戏到电商,媒体人柳叶刀将这归结为:“丁磊有道,网易善变”。
正如网易创始之初,丁磊敏锐地看到免费邮箱的市场,成为国内最早提供邮箱服务的公司,甚至在国内市场上打败了称霸全球的Hotmail。2000年,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巧赶上互联网泡沫破裂,网易股价跌破1美元,濒临退市。
生死存亡之际,丁磊率先转型进入SP领域,才从门户广告的阴影中走出。无线增值服务为网易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丁磊又借此大举开拓网游业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媒体、同行全都说丁磊疯了,丁磊后来说起时,自称还留着当时的报纸。回到新近,过去两年中,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两个电商平台推出,并快速攻占自我领地,仍然是丁磊看到了用户对“品质”一词的强劲诉求。
不过,丁磊的“快”和“超前”,有些微别于大众的理解。在丁磊眼中,追求速度和风口的最后结果,通常会把自己搞死,而通过长线的时间和资本的投入,让网易产品形成竞争壁垒,这才是他的惯用打法。对此,丁磊曾表示“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这个在网易叫战略。战略要正确,动作可以慢,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在这种打法的指导下,丁磊和网易几乎绝口不提“风口”。在记者提问为什么团购、视频、电商的风口到来时,网易不参与?丁磊回答“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我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