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派:首先要恭喜您的作品《AI简史》获奖。您如何评价这次整个大赛的情况,以及中国作品的表现?
吴莺:谢谢。这次SND数媒大赛吸引了全球各主流媒体的参赛,包括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也包括新兴媒体,如谷歌新闻实验室(Google News Lab)。参与媒体的地区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也包括俄罗斯、巴西、哥斯达黎加、意大利、芬兰、日本、还有中国等等。可以说吸引了全球各大媒体的眼光。这也让SND大赛代表了世界数字媒体发展的水平。
我认为SND数媒大赛的举办,从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全球数字媒体的发展。从大赛参赛者方面来讲,美国仍然是数字媒体发展先进性的代表。他们无论在技术上的创新,人员上的投入都是比重非常大的。这次《纽约时报》是获奖大户,几乎囊括四分之一的奖项。
这次中国的参赛作品表现非常不错。《南华早报》是香港的英文媒体,其实他们的作品质量非常高,无论是形式上,还是质量上都非常接近美国主流媒体的水平。而澎湃在数据新闻的视觉呈现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同时也有很强的故事叙述能力。浙江新闻主要在用手绘表现中国文化上做的不错,其实这是一个很讨巧的方式。我以前做评委的时候,发现外国人对于手绘文化的作品都非常喜欢。至于我自己的作品,是一个3D H5作品,重在移动端的交互体验上。其实制作的时候,时间非常紧张,不过能够获奖,也很幸运。
全媒派:这次大赛有哪些新的亮点,从中能看出未来数字媒体的制作有哪些新的趋势吗?
吴莺:今年新增了两个参赛类别,分别是
产品设计类
和
实验性设计类
,这在以往都是没有过的类别。产品设计类的参赛作品包括App、网站、特殊项目、甚至是内部工具以及设计系统等,评选这些作品在用户体验上的创新能力。而实验性设计类是给那些勇于尝试非常规媒体表达方式,主要如AR/VR的运用,游戏方式叙事,甚至用说唱的方式来表达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