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军先前牛气哄哄的南海自由航行计划,因白宫的一再谨慎、一再搁置,而逐渐消停了下来。是不是美国忽地良心发现而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本性?不是!美国在南海对中国彻底服软的背后,既有着不少抗拒不了的无奈成分,也还有着几个不便说出、以免失面的惊天秘密。
一、在力量平衡上,中国实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美国的战略很难改变什么。
若依据特朗普竞选前的对华嚣张言论,南海将被闹得鸡犬不宁,甚至超过他的前任奥巴马。而现实是,中美关系经过蔡英文的通话门以及特朗普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撞击等几次最初的碰撞之后,变得不再莽撞冲动了,而是更务实起来。美国在南海、一带一路上的对华乖巧与它在叙利亚、黑海等美俄紧张地带的继续霸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美国为何要这样厚此薄彼呢?
俄罗斯卫星网近日刊登的《俄专家:美国在南海无法有效对抗中国》一文,也许有助于解开其中的谜团。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评述这本《对抗东南亚的胁迫》报告中披露,灰色地带威慑理论与实践对最近一些年涉及中国的海上危机和意外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其中包括钓鱼岛危机和围绕南海黄岩岛而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以及中国在南海造人工岛项目。
瓦西里
·卡申认为,这份报告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对抗中国强制战略”方面的建议,可以说是严重脱离实际。目前,美国现政府的优选目标总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快速变化。甚至重要的政策方向,可在瞬间发生
180
度的转弯。比如,特朗普政府最近几个月制约五角大楼“保障南沙群岛附近自由航行”的新的“巡逻”活动。美国的这种单边自我制约,可能是美国发觉自己在朝鲜问题上更需要与中国合作,或者更直白地说,白宫不想再次激怒中国人,以免美国自己深陷半岛泥潭。
瓦西里·卡申还惊人地发现,有关强化美国在南海地区盟友关系的重要性建议,落实起来也是极其复杂,基本上没啥指望。因为在南海地区,中国在力量平衡方面,通过一系列人工岛礁的军事用途和“一带一路”的经济怀柔,以及对南海周边国家的穿梭外交,已成功实现不可逆转的变化。杜特尔特的弃美亲华,几乎是瞬间割裂了美国好不容易在东南亚编织起来的盟友体系。在越南、印尼、缅甸等国,纷纷认同、接受中国南海行为倡议的大格局中,美国的战略很难说能改变什么,局势已经很难发生变化了。这是特朗普在南海问题上必须接受的基本面。
二、通俄门的发酵与美俄关系持续紧张、恶化。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的白宫小家也是麻烦不断。亲信说不清的通俄嫌疑与民主党人的纠缠不休,加之科米解雇门的撞击,特朗普的执政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美俄关系的停滞不前,似乎使俄罗斯失去了耐心,并产生铤而走险,依靠武力另求生存的想法。前几日,俄罗斯的熊式战略轰炸机与苏-35等混合机群频频飞临美国家门口进行示威游行,传递信息。另外,美俄舰机也还在黑海频频超近距离地的接触、驱逐,互不退让,展示武力。美俄关系已被重新推到奥巴马时期的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