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内卷,拒绝内耗
从娃娃抓起!
据说现在的爸妈育儿
主打一个通透:
不鸡娃,不扫兴,不吃苦
要问他们
新学期对孩子叮嘱了什么?
哈哈嗝~就4个字:
开 心 就 好
当爸妈,就是一场修行
该闭嘴就别多话
该出手的时候
咱也绝不能拖后腿
比如
做好后勤保障
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几种自费疫苗
就算吃土,也建议早点给孩子打
每年9~10月,不少孩子会出现所谓季节性的“秋季大腹泻”。
其实,很多是因为“招惹”了轮状病毒。尤其是
5岁以下的儿童,
至少有1/3的腹泻是轮状病毒导致。
感染后,最典型的症状是
严重腹泻
,一天可能拉一二十次。有的还会伴随
腹痛、腹胀
,部分还会
发烧、呕吐。
别小看这病——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是
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因此,世卫组织
(WHO)
建议,轮状病毒疫苗是“优先建议纳入免疫计划”的疫苗。
目前,国内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有3种:
①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2月龄~3周岁婴幼儿可接种,每年口服1剂,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② 口服
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 细胞)
6周至32周龄婴儿可接种。有效成分:G2、G3、G4,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③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
6周至32周龄婴儿可接种。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它的传染性极强,5岁及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
虽然多数手足口患儿是轻症,但是少数手足口病患儿,会进展为重症,甚至可能没命!
2018年,手足口病就夺走了13个孩子的生命。
据统计,
超过70%的重症和超过90%的手足口病死亡,都与EV71
(肠道病毒71型)
感染有关。
接种EV-71疫苗后,能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不过,
5岁以上的孩子,就不建议再接种了。
随着体内免疫能力增强,大孩子患手足口病的几率下降,出现重症感染的可能性也明显降低,因此不建议打疫苗。
注意,
这货不是流感疫苗!
虽然带有“流感”二字,但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并不会引起流感。也就是说,
打了这个疫苗,也防不了流感。
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呼吸道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通过
飞沫传播
或
直接接触传播
。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11月龄儿童),是易感人群。
越小的宝宝,感染Hib后越凶险。
它会对孩子的免疫系统造成极大的损伤,引发脑损伤、听力损伤甚至是死亡。
在2017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因Hib感染导致重症49900例,死亡2900例。
接种疫苗,是预防Hib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2月龄~5岁婴幼儿,可以接种Hib疫苗。
不过,年龄不同,接种方案也不一样。
宝爸宝妈还要注意:
Hib疫苗可单独接种,也可以同其它疫苗联合接种。
我们常说的
四联疫苗、五联疫苗里面,就包含了Hib疫苗。
如果经济状况允许,联合接种更好,这样孩子少遭几次罪,家长也少跑腿。
自费疫苗,建议一定打肺炎链球菌疫苗。
有研究显示,健康人携带肺炎链球菌的比例约为40%~70%。
它潜伏在我们的鼻咽、咽喉和口腔中,
携带者大声说话、打个喷嚏就能传播给周围的人。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很容易“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