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的古典文明互鉴,力求贯通文史哲和古典语文学,研究并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一缕藏香,独享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21 小时前  
当代  ·  中坚 / ...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春宜练流瑜伽:顺应自然,温暖四肢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中国书法的智慧所在,不止坐落笔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学研究

重磅推荐|刘小枫《古希腊语文学述要(附〈述要笺释〉)》上市!

古典学研究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10-18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凯若斯:古希腊语文学述要》一书的内容,包括编者刘小枫的介绍和书籍的主要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籍介绍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学述要》是刘小枫教授主编的一本关于古希腊语文学的书籍,包含了对古希腊语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经典作品的介绍。

关键观点2: 主要内容

书籍包括了对古希腊语全部基本小学知识、文学和思潮的起伏变化及其背景的介绍,以及经典作品的范文和例句。此外,还介绍了古希腊语文学史一瞥、语法、修辞、文体等。

关键观点3: 作者简介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古典学、古典政治哲学、政治史学研究。

关键观点4: 书籍购买

可以通过官方微店购书链接购买此书。


正文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学述要

附:述要笺释
刘小枫  编修
868页, 2024年10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继2007年出版《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上册)》,2013年出版基于《教程》的重新修订本《凯若斯:古希腊文读本(上册)》后,暌违十一载,刘小枫基于数十年的古希腊语研究和教学经验,再度出版“凯若斯”系列之《古希腊语文学述要》(附《述要笺释》),为我国的古典语言教学与学习又添重磅新作。


本书不仅包含古希腊语全部基本小学知识——词法和句法,还介 绍古希腊学术、文学源流和派别方面的知识,结合作品扼要述及文学和思潮的起伏变化及其背景,并不惮前后反复涉及,以期读者有贯通的理解。 本书所选的范文和例句,均出自古希腊原作,随进程增加长度和难度,旨在培养读者直接阅读原文作品的能力。


目  录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学述要》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编修弁言 / 1

引言:什么是古典语文学 / 1

一 文字的拼读和书写 /  5

1 古希腊语字母 / 9

字母的形成和书写演变 / 10

2 元音和辅音 / 16

单元音 / 16  —双元音 / 17  —送气音符 / 19  —辅音 / 20  —双辅音/ 20

3 拼读和声调 / 25

音节划分 / 25  —声调 / 26

4 朗读和书写 / 32

附录一 古希腊语与印欧语系 / 41

附录二 古希腊语文学史一瞥 / 51

二 变格词类 / 81

1 冠词 /  84

冠词的变格 / 84  —冠词的基本用法 / 84  —冠词的实词用法 / 86

2 名词 / 87

名词变格的三种类型 / 88  —第一变格类名词 / 89—第二变格类名词 / 91  —第三变格类名词 / 95  —名词的声调规则 / 108  —名词与句法 / 110  —关于人名 / 125  — 学会使用词典 / 131

3 形容词 / 133

形容词变格的词尾类型 / 134  —第三变格类形容词 / 136  —形容词的升级 / 141  —形容词πᾶς / 145  —形容词的用法 / 147  —情态形容词 / 150

4 代词 / 154

人称代词 / 154  —反身代词 / 156  —自主代词 / 156  —基本代词五种 / 158  —关系代词 / 163  — 形容代词 / 165  —概括代词 / 166  —代词与名词的关系 / 167

5 分词 / 174

现在时分词 / 174  — εἰμί 的分词 / 177  —现在完成时分词 / 177  —将来时分词 / 178  — 不定过去时分词 / 179  — 分词的基本用法 / 182


三 动词 /  191

1 动词的基本形构 /  192

词干、词首、词尾 / 192  —动词的声调规则 / 195  —现在时直陈式主动态的形构 / 196  —“是”动词 / 196  —复合动词 / 197  —时态词干 / 198  —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 200  —动词所支配的宾语的格位 / 201

2 动词的语态和语式 /  203

被动态和中动态 / 203  —异态动词 / 207  —不定式 / 208  —命令式 / 215 —虚拟式 / 220  —祈愿式 / 222  —语态小结 / 227

3 过去时态  / 230

过去时 / 230  —不定过去时 / 233  —无构干元音不定过去时 / 238  — 在词典中查找动词的原形 / 240

4 将来时态 / 244

将来时词干 / 244  —动词词干的时态变异 / 246  —将来时被动态 / 248

5 完成时态 / 251

现在完成时 / 251  —过去完成时 / 256  —时态用法小结 / 258

6 强变化时态和不规则动词 / 271

什么是强变化 / 271  —现在完成时主动态的强变化 / 272  —不定过去时的强变化 / 272  —不规则动词 / 275  —常见不规则动词举隅 / 280

7 变音动词 / 288

缩音动词(-αω动词) / 288  —辅音动词 / 291 —流音动词 / 294

8 -μι动词 / 298

-μι动词的词形构成 / 298  —-μι 动词例词 / 302  —无构干元音的-μί动词 / 304

9 动词还原与词形规则 / 307

动词词形规则 / 311


四 非变格词类 / 317

1 数词 /  318

序数词 / 318  — 基数词 / 318  —古希腊语的数字符号 / 320

2 副词及小品词 /  326

副词 / 326  —否定副词 / 328  —连词 / 335  —语气词 / 336

3 介词 / 340


五 构词法原理 /  349

1 词干和词根 / 350

2 派生词 / 352

3 复合词 / 356

附录 现代西方语文中的古希腊语词素 / 363


六 句法 / 371

1 单句 / 372

表语句 / 372  —行为句 / 374

2 扩展句 / 376

无人称句 / 376  —带不定式的第四格 / 379  —多肢谓语和双翼句 /  381  —分词短语 / 383  —独立分词短语 / 388

3 主从复句 / 395

定语从句 / 395  —状语从句 / 397  —时间从句 / 399  —地点从句 / 401 —原因从句 / 401  —结果从句 / 403  —目的从句 / 405  —条件从句 / 409 — 让步从句 / 415  —宾语从句 / 416  —表达担心的宾语从句 / 417 —间接陈述句 / 419  —间接疑问句 / 429  —含蓄间接陈述句 / 431


七 修辞 /  437

1 常用修辞格 / 438

2 古典作品中的用典 / 447


八 文体 /  451

1 诗体 / 452

叙事诗 / 453  —诉歌 / 457  —抒情诗 / 458  —戏剧诗 / 460 —铭体诗 / 466

2 散文体 471

公文 / 471  —纪事 / 473  —神话/故事 / 475  —寓言 / 485  —对话 / 489  —颂赋 / 492  — 演说辞 / 493  —书信 / 501


九 作品研读 /  507

1 出土文本 / 508

2 古代文选 / 513

3 古典丛书 / 518

4 作品笺注 / 520

5 文本析读 / 526


《凯若斯:述要笺释》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说明 / 1

述要笺释 / 1

语法 / 3

形容词 / 3

祈愿式 / 4

缩音动词 / 4

多肢谓语和双翼句  / 5

关联分词短语 / 8

修辞 / 12

常用修辞格 / 12

古典作品中的用典 / 13

文体 / 17

叙事诗 / 17

抒情诗 / 19

铭体诗 / 22

神话 / 24

寓言 / 25

对话 / 27

演说辞 / 28

书简 / 46

作品研读 / 48

经典作品词汇 (郑兴凤 贺方婴 编译) / 53

一 荷马 / 55

二 诗歌 / 67

三 哲学 / 73

四 肃剧 / 80

五 希罗多德 / 91

六 修昔底德 / 100

七 柏拉图 / 106

八 色诺芬 / 122

九 亚里士多德的日常词汇 / 132

十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词汇 / 141

十一 史书 / 148

十二 《新约》 / 153

词法简表 (郑兴凤 编译) / 165

一 音调及其规则 / 167

二 介词 / 188

三 名词 / 191

四 形容词 / 202

五 分词 / 212

六 代词 / 225

七 数词 / 232

八 动词的基本形式 / 236

九 -ω动词 / 239

十 -μι动词 / 264

十一 动词的其他规则形式 / 282

十二 六种基本时态例词表 / 285

希腊文史年表 / 290

古风时期 / 293

古典时期 / 295

希腊化时期 / 296

罗马帝国时期 / 299

拜占庭时期 / 301

奥斯曼帝国时期 / 309

现代希腊时期 / 311

参考文献 / 317






精选书摘







内文试读


引言:什么是古典语文学


Philology[语文学]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philo[热爱]-logy[语文](的学问),所谓Classical philology[古典语文学]指热爱古希腊和罗马的经典作品。


曾任维也纳大学校长的古典学家克劳斯(Walther Kraus,1902—1997)在题为 Klassische Philologie heute [当今的古典语文学]一文中说:语文学的主体不是单纯的语言,而是成文的作品。



语文学(Philology)这个词的原意是对logos的热爱;logos这个词在所有古希腊语词中最富古希腊意味——意味着富有意义的言说、通过言说揭示事物的意义。因此,语文学对待语言不是像今天的语言学(Linguistik)那样,处理语言本身,而是[处理]作品——通过语言书写而成的人类精神作品。




古典语文学与现代的语言学有品质上的差异。如今西方有些大学的古典学系把古典语文学变成了比较语言学,背弃了古典语文学的传统品质。冥府中的尼采若知道了,一定会更生气。


柏拉图称语言为ὄργανον διδασκαλικόν[教化工具],这一定义基于一个非常雅典城邦式的看法:人是 ζῷον πολιτικόν[城邦动物]。在柏拉图那里,φιλόλογος与φιλόσοφος还是一回事(亚里士多德,《修辞学》,2.23)。到了希腊化时期,οἱ φιλόλογοι[语文学家](或通古书的学者)正式成为一种学者类型。


《柏拉图学园》, 镶嵌画
佚名,约公元1世纪,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藏


现代的语言学固然重视语言使人成为某个政治共同体一员的作用,但这门现代式学问更关注语言自身的功能或语言行为的社会制约条件之类,而非沉浸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古典作品本身。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当今大学的外语教学中,随着语言学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心性教养日益干枯。


作为古典语文学教授,尼采曾作过一次题为“荷马与古典语文学”( Homer und die klassische Philologie )的学术报告。他说,古典语文学是关于古代精神文明遗产的学问,有多少古代文明,就有多少古典语文学。古典语文学的基本内容是:古代成文作品中反映的宗教、艺术、制度和思想。语文(而非单纯的语言)才是某个民族精神成熟的标志。精神未成熟的民族没有语文学,只有Ethnography[民族学/人种志]。


→ Friedrich Nietzsche, Frühe Schriften ,卷5,Carl Koch、Karl Schlechta编,München 1994,页285—305。


对尼采来说,古典语文学不仅肩负守护古典文明遗产的使命,而且负有用古典精神滋养每一代新人心性的责任。关于何谓古典语文学以及为何要坚守古典教育,没有谁比尼采说得更好、更明晰——他说:



很少有人发自内心地凭自己的力量被引领到正确道路上,而所有其他人都不得不需要那些伟大的引路人和教师,托庇于他们的保护。没有这种推断的形式感受力,要发展古典教育根本就没有可能。在这里,辨别形式和质朴的感觉在渐渐觉醒,将教育带到唯一真正的教育故乡——古希腊的翅膀第一次振动起来。……古典语文学家应孜孜不倦地努力亲手把他们的荷马和索福克勒斯带入年轻人的心灵,并且毫无顾忌地用一个未遭反对的委婉语词“古典教育”来称呼这个结果。



因此,当看到当时的德国大学日益与西欧的现代化教育接轨时,尼采相信,若能凭靠古典教育培养出一百个古典语文学家,只要他们有做事热情,就足以给败坏人心的现代教育以致命一击。


→ 《尼采全集(第1卷)》,杨恒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页490。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尼采所说的古典教育,有些近似于今天我们致力推行的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如果这类教育没有被各种现代社会科学或时髦人文科学填满的话。在古希腊的雅典时期,并没有ἐγκυκλοπαιδεία[通识教育]这个词,只有ἐγκύκλιος παιδεία[普通教育]的说法。亚里士多德在《论天》(I,c.9)中曾说:



普通哲学关于诸神圣之物的说法(ἐν τοῖς ἐγκυκλίοις φιλοσοφήμασι περὶ τὰ θεῖα)常常宣称:神圣的东西(τὸ θεῖον)必定是不变之物。



→ 尼采讲课稿:Encyclopädie der Philologie,见Friedrich Nietzsche, Frühe Schriften ,卷4,Hans J. Mette、Karl Schlechta编,前揭,页3—8。在法文译本中,ἐγκύκλια φιλοσοφήματα被译作Encycliques de philosophie。


对尼采这样的古典语文学家来说,古典文明的经典作品就是“神圣的东西”,而当今知识人普遍缺乏对“神圣的东西”的敬重,自以为凭靠一些现代哲学教条就可以成神。当代一位凝神倾听古典圣贤之言的伟大哲人说过:



我们不可能成为哲人,但我们能够热爱哲学;我们能够试着做哲学。这样做哲学,在任何意义上都首先是且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倾听伟大哲人之间的交谈,或更笼统也更谨慎地说,倾听最伟大心智之间的交谈,因此这样做哲学也是学习伟大的书。我们应该倾听的最伟大的心智,绝不只是西方最伟大的心智。阻碍我们倾听印度和中国最伟大心智的,只是一种不幸的被迫:我们不懂他们的语文,而且我们不可能学习所有语文。



→ 施特劳斯,《什么是自由教育》,见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叶然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页 7

我们没法倾听古希腊的伟大心声,不过是因为一种历史遗憾——不谙古希腊语。不过,如今的我们并非没有可能弥补这一遗憾,只要我们不把古希腊语文学当作古典文献学、比较语言学或实证史学乃至人类学的附庸。


→ 刘小枫编,《古典学与现代性》,陈念君、丰卫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伯纳德特,《论辩与情节:论古希腊诗与哲学》,严蓓雯、蒋文惠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伯格、戴维斯编,《走向古典诗学之路》[修订版],肖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张培均编,《追忆施特劳斯》,张培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2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