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放心,顺心,舒心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5-02-09 06:00

正文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道德经》中讲:“上士闻道,劝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差异,并非地位名利,而是与何人为伍。

与优秀的人同行,你将不断进步;与智者结伴,你将日益强大。

与充满正能量的人为伴,你 将事事放心,时时顺心,常常舒心,越发 卓越。 【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和诚信的人来往,放心

《道德经》有言:“信不足,有不信。”

做人不恪守信义,难以立足;做事不遵循信用原则,难以有所成就。

信用是人赖以生存的可贵品质,人与人之间通过诚信构筑起沟通的桥梁,人与社会则凭借信任建立紧密的纽带。

正所谓:“言行一致,必有结果”。

所说的话,所许的诺言,即使面临千难万险,也定要实现。

秦末时期,有个人叫季布,他 一言九鼎, 言出必行。

因此在他人眼中享有极高的信誉,人人都想与他建立深厚的友谊。

那个时候有句俗语流传开来:“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正是“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 季布 得罪了刘邦,被悬赏追捕。

但他的昔日好友并未被金钱所蒙蔽,甚至冒着丧家之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逃离危险。

《道德经》中讲:“与善仁,言善信。”

与他人相处时,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

诚信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 更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即使生活充满了波折和变化,但诚实守信的人始终 保持初衷,将承诺视如金银,给人踏实可靠的感觉。

以诚信待人,必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如此, 感情 才能稳固无忧。

和感恩的人结识,顺心

《道德经》中讲:“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一个人若是不能懂得 感激他人的帮助, 即使才华出众,也会迷失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遇到慷慨解囊的贵人并非易事。

当别人对你施以恩惠时,应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因为,懂得感恩,是人与人之间长久关系的秘诀。

古时,饥荒肆虐,百姓民不聊生。

有位商人常常施舍周围的百姓,每当他拿出食物时,周围的人总是争相抢夺。

然而,只有一个少年总是默默地待在角落,等待其他人取走食物后,才默默向前。

尽管食物早已不够,少年还是礼貌地向商人鞠躬表示感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满足于商人的施舍,开始抱怨,要求更多的食物,只有那个少年一直保持沉默。

后来,商人很是无奈,便停止发放食物,众人又陷入了饥饿的状态。

而少年却在家门口捡到了一袋粮食,回到家后才发现粮食是商人送给他的,是对他怀有感恩之心的回馈。

老子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公正,常常厚待善良之人,对待他人友善,福运自然会降临,心怀感激之情,贵人亦会与之同行。

当遇到困难时,坦然接受别人的帮助;当境遇好转时,真心回报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

人活于世, 要懂得感恩, 对待别人的恩情,要如同一饭之恩,千里奉还一般。

记住他人的恩德,时刻怀着感恩的心态,多一份珍惜,就多一份幸福与福气。

和豁达的人相交,舒心

《道德经》有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活得洒脱自在的人, 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

即使万物变幻无常,内心依旧平稳安宁,因此少有烦扰而多福气。

著名诗人 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曲折离奇。

年轻时,他漂泊四方,流离失所;青年时,经过三次科考才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然而中年时被贬,遭受了巨大的挫折;晚年时,他看透了人生的一切,选择了隐居洛阳。

回顾他漫长的人生之路,不顺遂的仕途,身体上的疾病困扰,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平心静气地修养自己,坦然面对。

在隐居之后,他 享受一书一茶、 晒太阳、 打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