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宏观土肥圆  ·  各相信各的故事 ·  昨天  
宏观土肥圆  ·  各相信各的故事 ·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一文讲透:普通人如何在今年致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倪正东:谁是中国VC/PE常胜之王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10-21 19:58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来源 | 投资界PEdaily


 

近日,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回顾了中国创投20年以来的变迁,从募资、投资、退出等多个方面解析行业现状,为大家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行业全景图。

 

二十年大浪淘金,谁能岁月长青?2001年至今,中国VC/PE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入选清科年度榜单的机构到2019年榜单仅剩下11家,主流机构的更迭交替,推动着这个市场前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珠海,这是一场延续20年的约会。按惯例,每年我们都发布一个报告和榜单,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过去20年的历程,做一个行业总结。



一路走来,这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快速成长的20年,主要有四大因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首先是宏观经济。过去20年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20年,2000年中国GDP超过意大利,2005-2007年陆续超过了法、英、德,2010年超过了日本,现在是在赶超美国,中美GDP总量差距逐渐缩小。


第二,过去20年还是互联网兴起的20年,我们真的是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享受了中国和全球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从中国几百年的历史长河来看,过去20年是创业最活跃的20年,也是年轻人逆袭的20年。



迈过20年,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里有一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整个行业管理资本量接近12万亿。


依然记得,曾经我们管的钱非常少,2001年一笔300万美元的融资,要好几个VC一起投资。当年腾讯拿了IDG资本100多万美金,就觉得是个天文数字。今天很多创业公司,像小鹏汽车、字节跳动等,大家一掏就是好几亿美元。



第三,这20年我们经历了三次科技的浪潮。1990-2010年,是IT、互联网的时代,2010-202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不过未来十年还会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吗?未来这十年,到底会是什么引导这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的科技浪潮,都会带给我们大量机会。



再看一下市场格局的变化。在1992、1993年时,中国除了IDG,大家几乎就没有听说过还有别的VC。即使是IDG,当时也不算活跃,因为大家都在学习,熊晓鸽从记者转型,没有做过投资,也在学习。


2000-2008年,中国从只有10家活跃的投资机构,发展到了500多家,这是中国创投的萌芽期。2009-2014年迎来了起步期,特别是创业板开闸之后,机构数量一下子从500家扩大到了3000家,之后才会有“全民PE”,再后来又出现了VC 2.0、PE 2.0,裂变出来很多的新机构。


2015年到现在,又有很多新基金入场,最典型的就是CVC(企业创投),像联想创投、腾讯投资等近年来越来越活跃。这里需要着重指出,2015年之后大量的国资基金也进来,为行业又带来了更多的资本。


大家都说中国有2万家投资机构,但是真正活跃的只有4000多家,比如说早期投资要排出中国30强是不容易的,排出50强更是不可能。我觉得投资界也应该有精选层,有早期投资、VC和PE的精选层,这些精选层基金才是整个投资界的核心力量。



大家都关注榜单,这个事我们专注做了20年。从上榜次数看,IDG资本、君联资本、赛富、深创投19次,达晨18次;红杉中国2005年才成立,有15次。谁是VC的冠军?回顾历年数据,IDG、深创投有6年是位列榜首的,红杉中国有4年,达晨、赛富各有2年。山东高新创投有1年,是在2003年,那个时候只要你投得多,就能排在第一。


PE冠军的排名,鼎晖有6年,高瓴有两年,弘毅有一年,建银国际有一年。这个排名并不是对某支基金的排名,而是针对这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所有基金,不过是以那一年的横切面来算出各家的综合实力。



过去20年,LP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左边的是参与投资基金的次数,右边是投资金额,可以明显感觉到LP朝着“机构化”方向发展。但我们也明显感觉到,自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大幅度减少,国资的钱在增多。


美国这张图是已经非常稳定了的,中国的这张图,我估计十年之后还会有变化,这说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LP结构。今天不管你是最牛的VC还是PE,募资时候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募美元时新基金LP跟上一期基金的LP可能一模一样,但募人民币时会有巨大的变化,至少有50%的变化。



再来看看产业变化。九大行业,从互联网、IT,到生物技术,到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在2004-2005年间,半导体投资曾经挺活跃的,之后随着市场热度变迁,大家觉得做半导体不赚钱,投资热度骤然下降。而现在很明显的是,半导体投资回归,国内造“芯”热潮兴起。



投资阶段也在变迁。从2002年到现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资出现了两次高峰,为2006年和2014年前后,分别对应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两轮创业热潮;每轮创业热潮兴起之后延迟约3-4年均出现了的扩张期+成熟期投资高峰。最近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扩张期的机构多了,而早期投资和天使投资,不但没有上升,还在下降。这几年,很多天使投资和早期投资的基金都解散了,值得我们思考。



这张图是所有图里面最漂亮的。2001年,拥有VC/PE支持的上市公司比例只有不到5%。中小板、创业板之后,这个比例一路飙升到50%。今年疫情之下,在科创板的带动下上市公司VC/PE渗透率首次超过了70%。这是我们整个行业的骄傲,说明了创投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推动者。这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无论是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改善大家的生活,VC/PE们都是功不可没。



回望过去20年的回报水平,可以看到此起彼伏,境内和境外上市的回报差距越来越小。中国投资界其实非常幸运,因为我们可选择在美国、香港、A股等多地上市。大浪淘金之后,多地竞争格局下退出市场渠道也在优化拓宽,投资回报逐渐回归理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