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新浪财经频道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专栏栏目,涵盖宏观、金融、理财、职场等诸多方面,专栏作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张学友,传来好消息! ·  12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张学友,传来好消息! ·  12 小时前  
苍梧晚报  ·  胡歌,突发新消息! ·  昨天  
苍梧晚报  ·  胡歌,突发新消息!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差点成影帝!章子怡提问杨子《再见爱人》是演的 ...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差点成影帝!章子怡提问杨子《再见爱人》是演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意见领袖

林采宜: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主因是物价还是消费结构?

意见领袖  · 公众号  ·  · 2019-11-12 18:03

正文


大智论道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采宜、孔玥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均生活支出也逐年增加。导致生活费用支出增加是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还是生活需求的变化?


1. 短期来看,CPI指数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猪肉价格的提高所导致的相关食品价格上涨,剔除食品类物价,其他核心物价基本持平。

2. 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类需求)的增加是导致生活费用支出上升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消费结构变化是影响居民生活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居民生活成本伴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上升

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44元增加至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9251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可支配收入中56.1%来自工资性收入,其余的分别为转移性收入(18.3%)、经营性收入(17.2%)和财产性收入(8.4%)。与此同时,人均生活成本也呈相应的增长趋势,从2013年到2018年,人均生活成本从13220元增加到19853元(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为26112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为12124元)。

总体而言,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生活成本的增长率。因此,从2013年到2018年,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35降至27.7,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37.7降至30.1,显示出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逐年上升。



从结构来看,食品烟酒、居住成本占比最高。2018年,居民支出中5631元为食品烟酒,占18.9%,其次是居住和交通通信,分别为4647元和2623元,占居民生活成本支出的16.46%和9.3%。

从增长率来看,2018年生活成本支出增幅最高的是医疗保健,同比增长16.1%,其次是居住支出,同比增长13.1%。其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率连续三年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同时,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相比之下,食品、衣着支出的增长率较低。


二、物价水平上升带来生活成本递增压力

与2016年每月2.01%和2017年每月1.55%的变化相比,2018年CPI每月保持2.13%的增长,2019年,该增长率升至2.38%。受猪肉及食品价格影响,2019下半年以来CPI同比始终在2.8%以上,且环比不断攀升(9月CPI同比为3.0%,10月份CPI同比跳升至3.8%)。


由于CPI指数的构成主要根据居民衣、食、住、行的真实消费支出占比而调整的。因此,居民生活成本支出的变化和CPI各项指数的变化呈明显正相关。


虽然2013-20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然维持增长态势,但是从消费品支出的增幅来看,自2014年以来逐渐放缓,其增长率从11%降至6.28%。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人均债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利息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018年居民杠杆率达到53.2%)。


1. 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指数上升

从CPI指数变化来看,食品是波动最大的,2019年3-10月份CPI食品同比持续从4%增加到10%。而非食品CPI和核心CPI相对去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从CPI的贡献率来看,食品烟酒对CPI的拉动贡献率依然最大,9月份为122%。同期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对CPI的拉动贡献率为11%和10%。


2. 服务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生活成本

从2014年到2018年,服务CPI同比上涨幅度始终高于消费品CPI(直到2019年2月猪肉价格暴涨拉动消费品CPI相应增幅加大)。2018年,中国服务消费对GDP的拉动贡献率已超过60%,因此,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活成本的影响也相应增加。


3. 居住、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价格变化对生活成本增长影响较小

虽然居住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最快,但是2019年居住、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的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却不大,2019年上述价格指数涨幅保持着2%之下。远低于食品尤其是肉类的涨幅。


三、消费结构变化是影响生活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1. 医疗健康需求增加,支出增长速度最快

2018年医疗健康人均支出1685元,增幅达16.1%,超过居住(13.1%)、教育文化(6.7%)和食品(4.8%)。但我国居民医疗成本支出占比为仅为GDP的8%,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该数字分别为16.2%和11.7%)。


2. 体育健身和家政服务类消费需求增长迅速

目前居民消费结构已由生存性消费,过渡到了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模式。平台型消费、共享经济推动旅游支出、文化娱乐支出等支出快速成长,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已成为消费新热点,与此同时,家政服务和体育健身支出也快速发展。

以体育支出为例,2015到2018年,人均健身支出从1077元增加至2087元。中国健身房集中分布在特大一线城市,总量已与美国基本持平。2018年中国健身俱乐部TOP10总营业额为人民币100-110亿左右(其中第一名年营业额近20亿),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健身支出未来还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此外,我国人均家政服务支出也保持高增长,持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33.1%,未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二孩”等政策导致对小时工、养老看护、母婴护理的巨大需求,家政服务支出增长将是必然趋势。


3. 旅游和文化娱乐支出增长也将是推动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