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详细介绍了2024年中国制造整体发展情况: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张云明用“稳中有进、创新突破、数字赋能、助企强企” 4个关键词阐述了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关键词一:“稳中有进”——产业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2%。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较2023年提高0.6个百分点。2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比超过50%。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四成;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0.9%,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5G基站达到425万个,“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数超1.7万个,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关键词二:“创新突破”——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产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2024年,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高温超导材料支撑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创新性技术和产品……
与此同时,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快速成长,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这些工厂基本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关键词三:“数字赋能”——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物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数字产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数字产业领域已累计支持建设了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中国不断优化数字产业标准体系,制定了40余项人工智能行业关键标准。截至2024年底,全国获得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达5727家。
关键词四:“助企强企“——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做优做强科技服务。数据显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5个,总数达到80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
2024年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全国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已有超过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中试活动。
2025年,中国制造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将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工作方案,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外,还将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再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出台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