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嘉宁
中国传媒大学戏文系副教授
大师宫崎骏又又又出山了。这次又说是告别之作。
无论是否真的告别,日影迷、宫崎迷们内心都会说不舍。宫崎骏和他作品中那些奔跑不息、乘风飞翔的少年少女,在幻想的世界里定格了人文主义者永恒的身影。
看看豆瓣,这部年度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评分7.7,和小长假期间影院IMAX厅近80%的上座相比,带着情怀去朝圣的观众们似乎不尽满意。不多见的,很多观众留到了片尾曲结束黑屏才走出影厅,而人群走出时并不兴奋,颇为沉默。
也许不少原本热爱龙猫、千寻、幽灵公主的影迷会在心里问:
宫崎大师这次在讲什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海报
01
战争、创伤与情感立场
在网上,很多人在谈论宫崎骏大师时,会赞美他作品流露出的反战情怀,例证如《红猪》中坚持独立人格的飞行天才、《哈尔和移动城堡》中遮天蔽日的飞机与奋力抗争的哈尔、《风之谷》中巨神兵的熔毁……不是没有反向的意见,尤其当大师的作品离开幻想世界,直接触及上个世纪现实历史中的战争时,民族的情感记忆与立场在这时变得微妙起来。
《起风了》以柔情笔触描绘了日本二战著名战斗机“零式战机”设计者堀越二郎的人生风景,对裹挟在战争中身不由己的个体寄予同情,然而主人公毕竟是高端军事设备的设计者,是为暴力杀戮提供支持的人,这一点并不因“间接参与”而改变,否则诺兰镜下的奥本海默也不必那般纠结,网飞版《三体》中的科学家程瑾与奥吉也不至于激烈争论——
“我不是在设计武器。”
“暂时没有而已。”
《起风了》剧照
宫崎骏大师对于二战时军工人才的塑造方式的确会让中国影迷对他的战争观感到些许迷惑,但关注宏大叙事下的微观个体、“从历史中赎回人质”又似乎是人文主义的应然立场。相比之下同样的争议也出现在同为吉卜力大师的高畑勋身上,反战杰作《萤火虫之墓》催人泪下,但评论区也一定会有声音说“为什么他们只讲述自己的苦难,从不道歉。”至于2016年电影旬报头名、二战题材动画《在这世界的角落》,更是连“反战”二字也似是而非了。
《在这世界的角落》剧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文中简称《你想》)
再一次勇敢地将画笔探向那段创痛的历史,这让大师此番告别之作显得厚重也沉重,还是会佩服他揭开自身与集体伤疤的勇气。
02
历史、记忆与影像编码
1. 东京大轰炸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开头是日本二战创伤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之一,熊熊燃烧的东京。美军针对东京木结构建筑居多的特点,大肆向平民区投放燃烧弹——注意是平民区,有历史证据表明,当时的东京大轰炸有意避开了天皇与达官显贵们聚居的区域,因为考虑到将来占领后需要扶持上层亲美力量,且美国驻军需要有条件适宜的驻地。
主人公真人的画外音告诉观众这是“战争开始后的第三年”,意即1944年。日本是世界上罕见的将二战粗略称作“太平洋战争”的国家,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算起,这不仅将欧洲1939年开始的战事视为无关,就连1931、1937年两度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都只以“事变”二字带过,不以战争计。“太平洋战争”这一语用透露出的潜在态度是,只把英美尤其是美国作为对手,其他亚洲“落后国家”未在视野之中。战后一批进步历史学家提倡“十五年战争”提法,呼吁以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作为日本二战的肇端,但影响力仍然有限,从大众文化产品中泛滥的“太平洋战争”概念即可看出官方与民众心态共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也不例外。
就像《萤火虫之墓》《八月狂想曲》《小小的家》等表现东京大轰炸或原爆的电影一样,温柔无辜的平民女性被烈火烧成灰烬是战争残酷的极致缩影,男主人公真人失去了母亲,随父亲前往乡下老家,经历了一番奇遇。
《萤火虫之墓》剧照
2.下乡逃避战火
战时少年主人公从大城市转避乡下的情节也属常见,经典之作如筱田正浩导演的《少年时代》,该片的编剧之一是哆啦A梦的缔造者之一藤子不二雄A,漫画家漫画在先,讲述了东京大轰炸前夕,父亲作为海军军官奔赴战场,小学高年级的少年进二被送到乡下大伯家,在乡村小学遭遇的一系列校园霸凌故事。霸凌者既可恨又可怜,底层少年的绝望与慕强影射了整个战争时代日本人的集体心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真人在学校遭遇的霸凌情形,几处构图跟《少年时代》颇多相似,别具意味的是,真人应对霸凌的方式既不是孤独反抗也不是加入强者,而是自己给自己的头上来了一下,留下了深深的伤口,引发了父亲的心痛与报复许诺,此中含义在影片结尾点题处有所回应。
《少年时代》剧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这些去往乡下避难的东京少年,父亲常是海军军官,《萤火虫之墓》也是如此。为何流行这个设定?二战时日本海军的全军覆没是彼国二战最痛切的伤口之一,海军的精英主义、理性主义光环在战后反而愈发成为传奇,海军被视为错误国策的牺牲品、与美军势均力敌较量的勇士,与陆地战场屠杀平民、奸淫掳掠的黑历史很遥远。
《萤火虫之墓》剧照
3.商人与洋馆
《你想》里真人的父亲倒不是海军,是生产飞机部件的军工商人。乡下的家非常气派,是一所结合了和式传统大宅和时髦“洋馆”的大房子,这既是母亲的祖宅,也符合父亲身为富商的身份。军工生产商的人设在日本二战平民叙事中很多见,刻薄点说,他们是一群发了战争财的商人,日本大型财团三菱是这类企业中的航母,除了大型财团,也有很多个体富豪靠生产军工产品挖到了第一桶金。山田洋次反战电影《小小的家》讲述的就是身穿和服住着洋馆的美丽女主人和军工商丈夫的生活,山田老导演的这个故事里,丈夫算是个偏反派的角色,唯利是图,只管自己赚钱,对战争和他人疾苦冷漠无情,是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初始态且永远不会改变。女主人公作为贵妇人优雅温柔,反衬丈夫的粗鄙,女主和人文主义者画家的婚外情、画家的从军阵亡构成了对时代的控诉。
《小小的家》剧照
洋馆意味着很多西式玩意儿,与战时上流阶层形象挂钩,在日本二战创伤电影的谱系里,华族
(日本皇室册封的贵族)
、富商经常被塑造为未被军国主义完全洗脑、亲英美、具有世界主义和和平主义倾向的正面形象,将这些上层人士塑造为极端民族主义或利己主义者的情况相对少,上层女性角色尤其正面。这里隐含着某种精英主义的情结,人品见识和社会阶层、文化资本挂钩,这类人是军部的对立面,是时代中既无能为力又能在高处俯视众生的角色,典型如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细雪》四姐妹
(大导市川昆拍过高度还原谷崎原著氛围感的同名电影)
,还有前几年黑泽清的佳作《间谍之妻》。这类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是战争的“完美受害者”。
《间谍之妻》剧照
看过《间谍之妻》的会记得,女主人公本来爱穿洋服,家里听西洋音乐,喝威士忌,然而这些“西洋事物”在战争白热化阶段,成了军部的眼中钉,当时走在街上会有人以“消灭奢侈运动”为名,喝令上流阶层女士不许穿着洋装、佩戴首饰,甚至直接抢走美其名曰“捐给国家”。总之一切所谓“西洋小资情调”的事物都是对神圣战争的亵渎与不敬,军国主义的发展到极致高压状态,要压制一切个人欲望,军部担心战事持续不利会导致民心生变。
《间谍之妻》剧照
于是西式事物作为日本二战创伤叙事的编码,经常用于讲述与军国主义国策悖逆的故事,当然偶尔也作为海军精英主义的符码出现,用来褒扬海军,此时又暧昧地和军国主义搅在了一起,这种偏右翼叙事情况且不论,至少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尤其《你想》中,西式陈设、建筑、风景……就像他以往那些西幻风格的故事一样,是美好的存在。尤其男主试图解救的继母/姨母夏子,身穿传统和服又熟知西洋品味的优雅女性
(如《细雪》《小小的家》《二十四只眼睛》女主)
,一直是日本二战平民叙事中的天使般完美的存在,隐约代表了一种能够平衡本土与西方价值的人格,当军国主义影响下的男性将这个国家推向万劫不复的时候,艺术创作者们总在设想是否日本的近代化进程能有一种更加“阴性化”的、温和的可能。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细雪》剧照
说到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日本习惯将“现代化”写作“近代化”)
,《你想》中幻境的肇始来自那颗天外陨石,老婆婆回忆说天外陨石是明治年间落在祖屋附近的,让母亲们的曾舅公着了迷,进入陨石之“塔”再也没回来。1868年明治维新,正是日本近代化的起始,从此走上了脱亚入欧、富国强兵乃至侵略之路,真人看到太舅公在墙上挂着的结婚照,身穿明治时代的军服,而身边的新娘则是传统和服打扮。这张照片是典型的日本时代缩影,也是民众心态缩影,进取的男性/军人,传统贤淑的女性/平民。太舅公中年单人照则脱下了军装,身穿西式男装,外表也很西化,他最终成了“塔”中平衡的守护者,一己之力抗衡攻上塔来的鹦鹉大军。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03
工业、自然与幻想世界
宫崎骏大师的作品大多离不开人类与自然或冲突或交融的主题,森林更是其作品中频繁出现的风景意象,日本地理学家中尾佐助提出的“常绿阔叶林文化学”
(也称照叶树林文化)
可以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找到很多例证。而人类的科学技术以及科技铸就的各类现代化工具常常造成对自然的迫害,宫崎骏在讲述这些环保主义故事时,总是将同情心、同理心置于自然一方。
《幽灵公主》剧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工业VS.自然”二元命题的处理上比以往更加幽微复杂,不同于《风之谷》《幽灵公主》《悬崖上的金鱼姬》等作品中较单纯的童话色彩,尝试着将《起风了》中的科技精英崇拜更直接地纳入到《你想》之中,这使得《你想》的价值话语体系显得过于丰富乃至拥挤,其中多有断裂之处,也许是有意为之。
真人父亲的工作大概是生产战机顶盖部分,真人到乡下不久,就看到军工厂“增肥增产倍加运动”的条幅,日本二战后期军工生产力不足,全民倾力而上,连黑泽明大师都拍过军工厂女工题材的“国策电影”《最美》。真人的父亲一边谈论着“海军乱作一团,塞班岛战况不利”,一边坚定的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厂的生意不能停。优雅的继母则带着真人向被征兵入伍的乡人行礼,感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太可怜了。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军工产业的回报是丰厚的,父亲不仅能够给家人们带回战时稀缺的高级物资
(三文鱼罐头、香烟)
——要知道《萤火虫之墓》的兄妹俩可是因为物资短缺而活活饿死的,当真人看到乡下的公交车以烧炭代替汽油维持运转时,他可以坐着父亲的高级轿车上学,当然也因此被乡下少年们嫉妒霸凌。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当父亲把精心生产的战斗机顶盖视为艺术品,指挥工人们将其暂时运到森林环抱的老宅附近存放,真人看到忍不住赞美一句“真美啊”。这就是《起风了》的主题与《幽灵公主》等故事主题的矛盾之处,但宫崎骏此次不加回避地将精英主义的技术崇拜与传统主义的自然崇拜并置到一部作品之中。
少年的体面衣衫、汽车、东京人的身份……真人被视为异类欺负的经历和《少年时代》中的进二别无二至,就在他故意打破自己的头缝针之后,青色的人面苍鹭出现了,不知是妖是鬼,粗着嗓子向真人求救,用再见母亲一面诱惑真人前往异界。真人的人类工具木剑,根本无法战胜苍鹭的飞翔能力与坚硬的巨喙,立刻被反制,一群蛤蟆涌来扑向真人,几乎让他窒息,是继母夏子
(也是真人母亲的妹妹,外表酷似母亲,这里可以吐槽一下父亲的“替身文学”)
用弓箭驱赶了苍鹭,但随即夏子也消失在林中之塔附近。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为何在少年打破自己的头
(内心隐约有嫁祸同学的意图)
之后,苍鹭的“求救”变得更张狂?总之有着大红“酒糟鼻子”的苍鹭是《浮士德》中摩菲斯特与《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白兔先生的混合体,有点神叨叨,有点犬儒,带着真人进入塔中异世界。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塔,据说是明治时期飞来的陨石所化,被真人的太舅公修缮,太舅公也就此“神隐”。从进入塔中开始,电影变得不那么宫崎骏了,更像AI用宫崎标志画风完成的今敏梦境叙事作品,也让人想到意象充盈到过剩的大师费里尼。在塔中,过去与未来混合,现实世界战争年代中的一切以碎片化的方式转译为奇奇怪怪的事物。而且,《你想》大概是结构感最不严谨的宫崎骏作品,别看大师以往的作品貌似很不“好莱坞”,但剧作结构几幕剧分分明明,尤其《千与千寻》是动画人沼田康博所著剧作书《畅销的故事,热门的角色》中“最具满足感”结构的典范之作。然而《你想》将乡下日常生活演绎到差不多第50分钟才让主人公真正进入异世界,入戏实在太慢了,对日本二战题材“后方电影”和日本二战历史无兴趣的观众,恐怕会对影片前一半时间感到沉闷。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04
黑暗森林or万物有灵
塔内的世界如同黑童话,宫崎骏用各种可爱中略带幽默憨厚气质的动物形象,演绎出换个角度看简直“细思恐极”的故事,这点其实在《千与千寻》中也有端倪,且不说《千寻》中的各种妖怪,就单单小千“汤女”这个身份,放在江户时代小说家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女》里,是妥妥的“风俗职业”,何况还是未成年人,早有日本学者指出《千寻》对“雏妓”身份的化用。
《你想》的“黑童话”氛围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塔中世界弱肉强食,一不留神就会变为某个神奇动物的盘中餐,用《三体》的话说,这里是个“黑暗森林”,而塔中人也好、动物也好,也几乎都依照“黑暗森林法则”行事。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真人用纯粹人类的工具对抗不了苍鹭,他想出了以自然之矛攻自然之盾的办法,用苍鹭的尾羽制作神箭,射穿苍鹭坚硬的长喙,露出苍鹭那完全谈不上“好看”的人类老头样貌——本片中或会让人不适的暴力场面有不少,这里只是毛毛雨。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真人被一群白色的鹈鹕围攻,鹈鹕们叫嚷着要吃掉真人;捕鱼的强健大姐雾子
(现实世界中爱时髦香烟如命且拒吸传统烟草的雾子婆婆)
帮真人解围,同时带他出海捕捉形似巨鲸的“沼主”。捕鲸场景,这既是今村昌平二战题材电影《肝脏大夫》结尾处的神来之笔
(该片和《你想》类似,一位充满乡土气息的女子持鱼叉捕鲸)
,也是《海豚湾》中让观众不忍卒睹的血腥现实
(该纪录片讲述人类利用工业科技设施屠戮海豚)
,捕鲸行为在日本视角和他国视角下的双面性,正是《想你》多声部复调表达的核心——日本视角与人类视角,主人公主观精神视角与客观现实视角,塔中是各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碰撞之地。
《肝脏大夫》剧照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捕捉巨鲸后,宫崎骏将幽暗诡谲的亡灵群体、纯白呆萌的转生灵魂“哇啦哇啦”群体,连同被雾子开肠破肚的巨鲸并置,宫崎他老人家好像丝毫不觉得这些放在一起有些“违和”。在雾子的指导下,真人亲自剖开巨鲸,任内脏涌出堆满整个房间,这些内脏是可爱的“哇啦哇啦”们的食物。深夜里,“哇啦哇啦”们飞向天空转生,一群纯白的鹈鹕飞来,乍一看还以为是西方童话中送子鹈鹕的形象,不料它们张开大口开始吞吃婴儿般的“哇啦哇啦”,真人急的大叫,此时掌管火焰的魔法少女火美出现,用烈焰焚烧天空中的鹈鹕,驱赶鹈鹕的同时,许多“哇啦哇啦”也被烧成了灰烬,真人痛苦地发现,不可能在焚烧鹈鹕的同时不殃及转生的灵魂。这就是自然法则的无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看到这,基本能感到塔中的世界其实和《三体》描述的宇宙一样,是物竞天择,是自然能量的轮回,食者亦会被食。真人发现一只翅膀折断、浑身烧伤的鹈鹕,当他责备鹈鹕吞吃“哇啦哇啦”时,鹈鹕一心求死,惨然道:“我们一族被带来这个残酷的世界,我们在海上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同族们太饿了。我们拼命高飞,却只能回到这座岛上,新生的孩子们已经忘记如何飞翔,这片海被诅咒了。”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听到此处,会觉得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交错难分——这是日本民众战败后身份伦理困境的典型表达。作为被轰炸、原爆、被军国主义驱赶上战场的普通人个体,创伤切肤;作为民族集体,在世界上千夫所指,被钉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耻辱柱上。日本的人文主义创作者都面临这这样的身份伦理困境,尤其不知在此局面下,还能讲述怎样的“男性神话”,于是文化评论家宇野常宽才会在《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中直指日本动漫以战斗的热血少年形象规避历史阴影,以永不成长的少年和永无止尽的日常逃避对历史的直面。以《你想》观,宫崎骏亦在此意识形态框架之中。
《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豆瓣页面
于是,真人掩埋了鹈鹕,即便鹈鹕加害“哇啦哇啦”,也仍对其表示尊重。《三体》以人类的立场谈论“黑暗森林”时,陌生万物皆是敌人,时刻警戒;而《你想》表现了黑暗森林式的环境,却以日本神道“万物有灵”的观念视之,淡然处之。这两种看似相反的态度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神道作为日本本土宗教,从我们中国人的儒家视角看去,有种缺乏道德感的印象:神明不分善恶,成神不分敌我,杀戮与残忍似乎都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三体》讲述了被降维打击的弱势种族,其反抗也壮怀激烈;《你想》等日本反战电影在表达和平主义理想之余,总有几分缺乏原则的和稀泥感。这大概源于历史记忆的不同,强势国家实际占据了“反思战争”的优越性地位,记住的是本国平民的苦难。而弱势国家难道要反复咀嚼被占领的屈辱吗?《鬼子来了》?更多时候,人们更愿意记住那些奋起战斗的时刻。
宫崎骏是个人文主义作者,他描述黑暗森林的笔触是尽可能温柔的。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05
恋母与成父
塔中的世界像是一场混杂的梦,同时也和《爱丽丝梦游奇境》这样的经典童话同构,战乱的现实被转译到塔中。继母夏子一度选择进入塔中生产,似寓意着对现实中战争戾气的彻底逃避,尤其当她听到男主说自己摔倒磕破头而父亲怒不可遏说要报复霸凌者之后,她便病倒了,并且对没照顾好男主万分自责。抚摸男主伤口的时候,夏子究竟是内疚男主被“霸凌”,还是内疚自己失职害男主产生了作假受伤的“恶念”呢?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现实中的父亲作为成年男性,帝国军事的支持者之一,按理是男主的榜样,但正如日本战后经历的理想男性气概坍塌危机,对于继母夏子,生母久子,乃至进入塔后成长的男主,父亲都是有缺陷的,从其热心投入战争开始就注定不能成为“拯救者”了。正如父亲发现妻儿神隐后的反应,一边指挥工人搬运战斗机顶盖下山,一边拿上了武士刀,冲过去要与妖怪决斗,最终只能面对着一群可爱的虎皮鹦鹉无可奈何——鹦鹉,塔中“吃人的反派”,进入现实世界后变得那么可爱,一如二战之后日本人给世界留下的反差印象。也许在彼国的视角下,没什么转变是不可能的,世事本如此。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鹦鹉在塔中是典型的被军国主义洗脑的群体,它们外表呆萌,实际嗜杀,且组织性极强,陷入集体性的狂热,鹦鹉领袖的斯巴达铁血形象大概有参照欧洲风格——很多日本动漫曾引用普鲁士相关元素与符码
(《钢之炼金术师FA》《紫罗兰永恒花园》等)
,片中鹦鹉军队群情激昂的誓师段落,旗帜上形似“纳粹鹰”的logo十分醒目。二战前日本海军相对亲英美,陆军亲德国是事实。鹦鹉领袖说的话则很像《硫磺岛来信》等影片中那类以“军魂”为傲的日本将领,对下属说出“我要去了,你们要好好活下去。”鹦鹉们对待“塔主”太舅公的态度很像战时军队面对贵族政治家,虽然意图篡权,但身份尊卑有差,表面仍以礼相待,例如鹦鹉领袖与太舅公并肩而行谈论男主触犯禁忌的段落。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钢之炼金术师FA》剧照
鹦鹉大军与男主争夺临产的夏子,或许是在争夺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未来希望。魔法少女火美声称夏子是自己的妹妹,一路帮助真人,现实世界管家婆婆说起真人母亲久子曾神隐一年,观众此时不难猜到火美即少女时代的久子,按照宫崎骏以往电影中少男少女携手冒险、互生情愫的叙事,此时的故事有难以忽视的“恋母”倾向,或许正因如此,本片中少男少女同框互动的情节既迟来又不多。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然而“恋母”“救母”放在《你想》的编码体系中恐怕又是必须的,因为热情投身服务国策事业的父亲,与那些狂热呼喊万岁的鹦鹉民众们别无二致,生母、继母两位母亲又先后“放弃”了现实战争的世界,生母久子虽死于东京轰炸大火,但其在塔中是掌火者,是焚烧鹈鹕和“哇啦哇啦”的人,这形成了一种轮回,火美/久子似乎已经预知未来,将以己身作为献祭,是结束战争的一环。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这种思路是典型的“广岛长崎逻辑”,日本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直接指责美国原爆的言辞不多,从人文主义者的角度,只能谴责抽象的战争,因为直接谴责美国是“理亏”的,珍珠港事件摆在那里,向美宣战又源自侵华导致的西方制裁。于是以长崎作家、基督徒、辐射受害者永井隆《长崎的钟声》等为代表的原爆文学作品给原爆叙事定了一种基本的调子——基督教信仰影响下的受难观念。好巧不巧一枚原子弹在广岛教堂上方爆炸,而长崎又是日本基督徒聚集地,早年日本基督徒曾在那里遭遇幕府迫害。这套叙事将广岛长崎的原爆受害者视为为了终止人类大战而被选中、被牺牲的殉难者——火美/久子正是这条脉络上的人物。
广岛和平公园原爆遗址
真人与生母见面,与少女时代的母亲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替代了父亲的位置;真人带回了继母,作为继母的拯救者,再次替代父亲成为英雄
(现实世界里,父亲拯救妻儿完败)
。《你想》可以说是真人满足恋母情结,并顺利在精神意义上“成为父亲”——理想男性楷模的故事。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06
人文主义者的选择
理想的男性应该如何,太舅公称自己利用悬浮的魔力陨石,造就了这个塔中世界,致力于维系其平衡——想来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注意,塔中世界不存在现代科技,当一切“野蛮”都凭肉身能力完成时,“野蛮”便是“自然”的,不会因科技产物压倒性的威力而失衡。但“恶意”毕竟滋生,面对男主的质疑,太舅公也承认,在这个塔中世界里再也找不到几块没有被“恶意”沾染的魔力积木,最后的13块积木也被满脑子军国主义理念的鹦鹉领袖沾染搞砸了。就像《天空之城》中飞走的拉普达乐土,贪婪的人们不配拥有它,前代“创作者”太舅公搭建的塔中世界终究还是湮灭于宇宙之中。
《天空之城》剧照
太舅公曾提议真人作为自己的继承者,此前的伏笔——头上的伤疤在剧情高潮来临之前点题,真人终于承认自己怀着恶意制造了头上的伤口,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无垢之人。明明是自己制造了伤口,却以此自怜,更要博得他人的怜爱与同情,掩盖自己嫁祸他人的用心——是不是会想到战后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