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Ser last
GISer last 公众号 主要以分享互联网数据资源为主。也分享过GIS、FME等技术教程方法。我个人对于大数据资源、可视化制作、地图制图等方面有很大兴趣,也会分享个人的一些应用和教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老板爱瞎改权限怎么办:注解+AOP ... ·  昨天  
芋道源码  ·  Spring Boot集成iText实现电子签章 ·  3 天前  
芋道源码  ·  玩个锤子,两小时撸完日志链路串连方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Ser last

研究趋势 | 基于POI数据的15分钟生活圈空间测度评价研究——以长春市朝阳区为例

GISer last  · 公众号  ·  · 2024-11-17 21:19

正文

作者: 唐晔(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吉林艺术学院科研项目(吉艺科文合字[2021]第8号);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40624SK);吉林省教育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4O8016P4004S)。


摘要: 城市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公共福利是 15 分钟生活圈的重要支撑,居民可以均等地享受到各种服务,是注重品质的城市发展之道。以长春市朝阳区划定的 14 个社区生活圈为研究对象,基于 POI 数据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程度、覆盖率和便利程度进行空间测度评价;从 14 个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差异的角度,分析中心城区生活圈发展状况、建设程度、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表明,中心城区发展状况较好、建设度高,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衡合理,边缘城区是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通过总结归纳生活圈服务资源略匮乏和覆盖程度较低的区域,为其向高品质服务转型的社区生活圈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15 分钟生活圈;空间测度;生活圈评价;社区服务;长春市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 唐晔 . 基于POI数据的15分钟生活圈空间测度评价研究——以长春市朝阳区为例 [J].湖南包装,2024,39(4):39-44,82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秉承的理念,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 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度重视大型项目而忽视“日常生活空间”的营建、公共服务空间不均衡、弱势群体利益被忽视等问题。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施的便利性和人性化的服务是目前城市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基于社区生活圈理念界定了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活动范围,对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的行为习惯等进行控制和规划。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 展领域的专家卡洛斯·莱昂纳多(Carlos Moreno)于 2016 年提出,旨在创建一个人们可以在 15 分钟步行范围内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综合社区。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一种社区发展模式,这个概念注重提供共享的公共空间、商业设施、教育机构、医疗服务和娱乐活动等。通过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减少通勤时间和依赖私人交通工具,从而提高社区的可持续性、可访问性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关于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研究正在不断进行并取得进展。韩佳霓从城市设计视角出发,探讨了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如何实现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社区设施与服务方面,陈五英等关注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创新的社区公共空间布局和管理策略,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戴颂华、李晴借助健康视角,分析了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的健康设施布局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布局的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内学者在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关注城市发展现状和社区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15 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居民根据日常生活需求、在步行交通方 式下获取资源的范围, 是满足居民物质生活与文化需求而确定的区域。此区域内应设置居民生活使用重复率较高的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在休闲、交通、教育、服务等方面建设相应设施。相应的服务设施建设应有以下特点:


(1)复合功能的构建,在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的同时,为社区居 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鼓励发展社区就业空间。


(2)开放活力的营建,构建宜人的街区尺度和步行网络密度, 打造开放连续的街道界面,塑造街区活力。


(3)服务设施的完善,建立提升品质和基础保障结合的服务 体系,注重关注各类人群需求的灵活共享的服务机制。


(4)步行可达的打造,提高可达范围内构建合理的生活服务 设施效率,实现设施空间布局与居民实际需求有机结合。


(5)服务水平的提升,创建富有活力和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丰 富公共空间的类型。


生活圈的空间测度分析应基于上述 5 方面分析现有社区生 活设施的空间分布,总结社区生活圈布局问题,以提升社区空间的内涵和品质。长春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春市的 15 分钟生活圈概念是根据“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提出的,实现社区内居民距离各类基本生活服务设施的出行时间不超过15 分钟。长春市 15 分钟生活圈空间测度评价研究以朝阳区为研究范围,把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情况、交通可达性等因素考量作为样本选取的依据,分析居民到达这些设施需要的时间,以及分析城市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公共福利的空间分布,总结设施供给不均衡带来的空间不公平和影响因素,缩小因规划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所产生的公平性差距,让社区居民均等地享受到各种服务,有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1 评价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普通人一般的步行速度是 4~5km/h,15min 内人的步行距离大 约为 1km,15 分钟生活圈的范围以此来划定。 基于目前关于生活 圈的相关研究受到数据质量的局限,在划定生活圈范围时往往以 社区中心为起点,构建 1km 标准圆的缓冲区作为 15 分钟生活圈 的可达范围。


1.1 评价范围的确定

研究以长春市朝阳区三环以内主要区域为研究范围,以 POI 数据为基础对社区生活圈空间测度进行评价。 考察各类生活服 务设施是否被社区 15 分钟生活圈所覆盖,分析可达性的高低来评 价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达标率,即居住社区是否满足“15 分钟生 活圈”的标准(图 1)。


图 1 长春市朝阳区主要区域。


研究“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依据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布局合 理与步行可达 3 个方面,以居民 15 分钟步行范围及其所服务的适宜 人口规模为主要标准进行划定。 结合长春市朝阳区的实际情况, 将行政管理单元中的街道作为划分社区生活圈的基本单元。 朝阳区 三环内共有 9 个街道、53 个社区,其中社区分布不均匀且面积不等, 为方便分析与评价,依据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相关研究及规划标准,将 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较小的社区与邻近社区合并,以城市主干道作 为划分社区生活圈的基本范围限定,合并时应避免将城市建设水平 差异较大的街道合并为一个社区生活圈。


依据上述划分标准,首先由西安大路、工农大路、西部快速 路、南湖大路及南部快速路 5 条主干道将研究范围分割,根据各社 区的分布、面积及划分标准,将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合并,形成大 小较为平均的 14 个生活圈并重新命名(表 1)。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1.2.1 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如下所述:
(1)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反映居民日常生活的真 实需求,保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2)选取的指标应避免遗漏任意一项指标而影响评价结果, 全面覆盖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设施。


(3)评价指标体系要相对完整,繁简得当地理清各个指标体 系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指标没有重复出现。


1.2.2 选取指标

指标选取主要考虑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所需和必要的出行 目标,以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为主,如学校、医院、 商店等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评估居民在 15 分钟内能否满足各种 日常需求。 本研究在相关研究及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德地 图 POI 分类编码表,并考虑到长春市的实际情况,选取购物、教育、 医疗、交通出行、养老、文化、休闲娱乐、体育设施 8 大类共 22 小类 服务设施作为长春市 15 分钟生活圈的评价指标,具体如下: 究区域北至新发路,南到蔚山路,西至开运街-安达街沿线,东以 人民大街为界限,研究总用地面积约为 35.3km2(图 2)。 围绕“15 分钟生活圈”及相关研究基础理论,依据长春市朝阳区实际情况 并结合高德地图 API 选定研究指标覆盖 8 大类 22 小类,依据居 民主要的日常生活需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表 2)。


图 2 14 个社区生活圈位置图。



2 数据来源与技术流程

2.1 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 POI 数据、人口统计数据、行政区 划。 城市人口分布、市区人口增减变动等统计数据、行政划区均来 自政府网站。 POI 数据是基于位置服务的核心数据,在电子地图 上广泛运用并逐渐扩展到研究领域。


2.2 技术流程

通过高德地图开放平台获取在研究范围内的 8 大类 POI 兴 趣点数据,运用 GIS 软件将 POI 兴趣点数据可视化,分析公共服务 设施的分布特点。 交集制表工具可将不同生活圈内的公共服务 设施数量统计,将 14 个社区生活圈数据统计并图示化,分析社区 生活圈之间服务设施的差异。


运用 GIS 软件的缓冲区工具、核密度工具及统计分析工具中 的交集制表工具进行分析,缓冲区工具主要表示输入要素的服务 范围。 可将缓冲区工具计算结果作为“15 分钟生活圈”中各项公 共服务设施覆盖范围的依据。 核密度工具计算每个单位面积的 量值,以反映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 运用 GIS 点密度统计各 小区 1000 米范围内各类设施数量,由此计算各类设施在各区的 设施覆盖率,并以此作为各区设施配置差异的主要指标。


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根据 8 大类设施的设施覆盖率,进行 单项设施之间以及行政区划间的比较,对比分析设施配置差异及 空间分布状况。 以各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指数为依据,运用 GIS 进行分析与计算,从对比与综合分析两个角度探究 14 个社区生活 圈设施配置的达标程度及区域差异状况。


3 长春市 15 分钟生活圈设施空间测度评价

3.1 服务设施差异评价

利用 GIS 的空间分析和 POI 数据点进行分析,计算长春市朝 阳区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表 3),得出结论: 交通设施共 有 580 个,医疗设施共有 687 个,教育设施共 953 个,休闲设施共 570 个,文化设施共 407 个,体育设施共 129 个,购物设施共 907 个, 养老设施共 20 个。



从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分布情况来看,明德生活圈教育、休闲、 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数量最多; 其次是湖西生活圈,交通、医疗、购 物服务设施数量最多; 服务设施数量最少的是飞跃生活圈。 一的服务设施方面,教育服务设施数量占总体数量最多,共有 249 个; 养老服务设施数量最少,北安、明德、佳园、卫明、前卫、飞跃以 及湖光生活圈都缺乏养老服务设施。


总体来讲,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分布不均。公共服务 设施数量差异较大。 依此推测,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规 划布局未能全面地考虑到 15 分钟生活圈理念标准,养老设施是今 后生活圈规划的重点。


3.2 覆盖范围评价

3.2.1 空间分布

通过 GIS 核密度工具生成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密度图(图 3)变化趋势。 从各个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情况看,8 大类服务设 施中购物、医疗、文化、体育分布较为平均,其中购物、医疗密度 高的区域集中在安达生活圈、红旗生活圈和湖西生活圈; 文化、 体育密度较高的区域则集中在明德生活圈和前卫生活圈; 交通 设施中仅佳园生活圈集中度高; 养老设施集中在安达、繁荣生 活圈。 综上所述,越接近城市中心的生活圈密度越高,说明城 市中心的建设度高; 边缘生活圈资源略匮乏,是今后应发展的 重点。


图 3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核密度图。


3.2.2 覆盖范围分析

将 GIS 缓冲区工具计算结果作为“15 分钟生活圈”中各项公 共服务设施覆盖范围的依据。 从图 4 可以看出各生活圈购物、交 通、教育、体育、文化、休闲、医疗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范围基 本全部覆盖生活圈。 湖滨生活圈休闲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 围较差,卫明生活圈、前卫生活圈和佳园生活圈的体育类公共服 务设施也不完善,其中前卫生活圈还缺少休闲类公共服务设施。


图 4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覆盖范围图。


养老类公共服务设施繁荣生活圈较为完善,服务范围基本覆 盖整个生活圈; 其他生活圈整体缺乏,其中湖光生活圈和明德生 活圈养老类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覆盖范围仅占生活圈面积的三分 之一,而北安生活圈和飞跃生活圈基本无养老类公共服务设施服 务覆盖。 总体来讲,各生活圈除养老类以外,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基 本完善,设施服务范围基本覆盖整个生活圈,但养老类公共服务 设施差距较大且分布不均。 与服务设施差异评价相同,共性问题 是养老设施不能完全覆盖。


3.2.3 覆盖率分析

运用 GIS 点密度统计各小区 1000 米范围内各类设施数量, 由此计算各类设施在各区的设施覆盖率,并以此作为各区设施配 置差异的主要指标。 需求度高的公共设施覆盖不足,说明覆盖水 平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从(表 4、图 5)中可得出结论:购物类设施覆盖率平均值达 到 95.58%,其中北安生活圈、安达生活圈、繁荣生活圈、红旗生 活圈和进化生活圈覆盖率均达到 100%, 其他生活圈覆盖率均在 80%~90% 之间,说明商业设施中小型便民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较合 理。 教育类设施覆盖率平均值达到 84.63%, 大多数生活圈覆盖率 较高,覆盖率最低的是前卫生活圈和佳园生活圈,分别为 35.56% 和 38.67%,差异较大。 说明中心城区学校选址大多沿用较早的布 局,新建教育设施较少。 医疗类设施覆盖率平均值为 91.5%,各 生活圈覆盖率较均衡,便民医疗设施较多。 交通出行类设施覆盖 率平均值在 78.07%,覆盖率最高的生活圈达到 97.73% 最低的仅 为 58.34%,差异较大,公共交通出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养老类 设施覆盖率平均值为 42.38%,安达生活圈覆盖率最高为 85.5%, 个别生活圈无养老类服务设施,是目前最需要完善的社区生活圈 服务设施。 文化类设施覆盖率平均值仅达到 35.14%,大部分生 活圈均未超过 60%,湖滨生活圈和佳园生活圈均没有文化类服 务设施。 休闲娱乐类设施覆盖率平均值为 55.19%,各生活圈差 异化明显,佳园生活圈和飞跃生活圈覆盖率最低,均未达到 10%。 最后是体育设施覆盖率平均值为 85.02%,各生活圈覆盖率较 均衡。


图 5 14 个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覆盖率平均值对比图。

依据上述分析,购物设施、医疗设施和体育设施总体覆盖率 较好,教育设施受建成因素影响发展不均衡,文化设施和休闲设 施覆盖率均较低,各生活圈差异较大,个别生活圈需要进一步完 善。 交通出行设施和养老设施覆盖率差异明显,是需要完善的重 点服务设施。 通过 14 个生活圈的整体比较,东朝阳生活圈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覆盖率最高,除文化类服务设施外,其他 类别服务设施较为合理; 而佳园生活圈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服务 覆盖率最低,其中养老类和文化类服务设施需进一步增加。


3.3 便利程度评价

从居民生活的品质达标和便利性两方面分析“15 分钟生活 圈”的达标情况,结合居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度和达标情 况以及便利度,综合评价社区生活圈便利程度。


权重是指标在总体中重要程度的一种表现,体现指标与指 标间的相对重要性。 研究覆盖 8 大类一级指标和 22 小类二 级指标,参考赵彦云等对公共服务设施步行可达需求度的调查研 究,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2),运用重要性排序法及层次分析 法,构造出如下权重重要性矩阵(表 5)。



将表 5 中的每列数据进行列向量归一化,再进行求和,将求 和得出的数值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长春市区“15 分钟社区生活 圈”一级指标权重值(表 6),并运用相同方法进行 22 小类的权 重计算,制作出长春市区“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二级指标权重表 (表 7),并将 POI 数据数量填入对比。 其中 14 项需求度超过 50% 的公共服务设施中,购物、教育、医疗、交通的“15 分钟社区生活 圈”POI 数量较多,休闲和养老服务设施极为欠缺。 尤其是社区文 化活动中心设施需求量高达 70%,但 POI 数量仅为 2 个。


3.3.1 达标水平分析。

8 大类设施的达标水平应制定相应的达标率指标选取和评价 标准,依此来计算达标率并分析结果。


(1)达标率的指标选取
依据上述本研究 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权重,需求 度超过 50% 的公共服务设施共有 12 项,分别涵盖了 8 个大类中 的小类,此类视为必选项,而需求度低于 50% 的大型文化设施等 9 项公共设施为加分项。 制定 15 分钟生活圈达标程度的评判标 准: 除去“教育”达标标准需要其小类中的幼儿园和小学同时存 在,其他 7 个大类达标标准为其小类中存在 1 项即可。


(2)达标率分析
长春市朝阳区三环以内区域“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达标率情 况(图 6)表明,服务设施达标率高的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同样 很高。 安达生活圈、东朝阳生活圈的达标率最高,共有 8 项达标; 其次是红旗生活圈、湖西生活圈、北安生活圈、湖滨生活圈和繁荣 生活圈,共有 7 项达标。 以上 7 个社区生活圈均属于长春市的中 心城区,发展成熟。 前卫生活圈、进化生活圈、湖光生活圈、卫明生 活圈、明德生活圈共有 6 项达标; 佳园生活圈和飞跃生活圈共有 5 项达标。 由此可见,佳园生活圈和飞跃生活圈的位置较偏,开发较 晚且目前发展相对不均衡,需要重点关注和改善现状,形成均衡、 协调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区域内社区生活的便利性。


图 6 长春市朝阳区三环以内区域“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达标情况。


从 8 大类设施看(图 7),交通设施、医疗设施以及体育设施达 标率最高,几乎 100% 的小区在社区生活圈的交通、医疗和体育的 便利性最高; 其次是购物设施、教育设施,达标率均为 88%,便利性 较高; 休闲设施次之,养老设施和文化设施的达标率只有 72%,便 利性相对较低。 从各大生活圈差异来看,养老和文化设施的便利性 在各个生活圈内的差异最大,交通、医疗、体育设施的差异最小。


图 7 长春市朝阳区三环以内区域 8 大项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

3.3.2 便利度分析

公共服务设施便利与否,可根据一个区域内公共设施的建设使 用决定,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共设施的数量是否达到居民日常需求的 最大化。 不同性质、相同种类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存在数量也影响着 这个区域是否便利。 使用如下公式进行便利度指数的计算:



式中:Fi,j 表示在 i 生活圈中 15 分钟步行可达公共服务设施 第 j 大类的便利度,Qj,k 表示第 j 大类中第 k 小类公共服务设施的 数量,Wj,k 表示第 j 大类中第 k 小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权重,Pi,j 表示 在 i 生活圈中 15 分钟步行可达公共服务设施第 j 大类的便利度 指数,max{Fi,j} 表示朝阳区各小区的 Fi,j 的最大值。 此类评价的计 算着重比较各类生活圈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差异性。


使用上述算法计算,得到长春市朝阳区各生活圈中各设施便 利度指数表(表 8)。


购物、教育、医疗、交通设施在各个生活圈中的分值均衡,其 余设施在各生活圈中分值分布不均。 购物设施是整体中分值最高 的一项,但各生活圈的分值差距较大,明德生活圈分值高达 0.365, 与最低分值的佳园生活圈差距达 0.308。 医疗与购物设施分值相 似,证明长春市朝阳区的这 3 项设施虽个体差异较大,但整体便 利度较高,可达到居民日常需求的最大化。 教育、体育设施的数值 较为相似,数值平均在 0.05 左右,湖西生活圈的数值最高。 交通设 施的平均值虽仅有 0.242,但各生活圈的分值平均无较大差距,说明 居民日常出行的便利度较好。 休闲、文化设施的分值较低,最高的 分值仅 0.012,今后需加强绿地建设及文化设施普及。 数值为 0 的 养老设施在 8 大类设施中分值最低,其中湖滨、安达、湖西、卫明、前 卫、飞跃、红旗生活圈均无分值,证明养老设施便利度欠佳。

总体来看,14 个生活圈中湖西生活圈的便利度平均值最高;明 德、安达生活圈其次; 湖滨、佳园、卫明、前卫最差,平均值仅有 0.02。 生活圈之间差异较大,越靠近核心区域的生活圈数值越高,说明长 春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在一环城区内,但各生活圈中各项设施的 差异较大,未来发展应考虑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4 总结

研究基于 POI 数据对长春市朝阳区“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空 间分布进行分析。 依据 8 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达标情 况对比,统计覆盖率、达标率和便利度的数据,最后从空间的分布 差异、覆盖范围、便利程度等进行测度和总体性评 价。 研究表明,从 14 个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差 异角度看,中心城区发展状况较好、建设度高,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合理,安达生活圈和北安生活圈服务设施的覆盖程度、便利程度 较高; 边缘城区的生活圈资源略匮乏,覆盖程度较低。 而养老、文 化和休闲等服务设施覆盖率不均衡、便利性较低,导致区域内服 务缺失,是未来重要发展的方向。 整体来看,目前各生活圈公共 服务设施数量的规划布局未能全面考虑 15 分钟生活圈理念标准, 需要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逐步完善,养老设施应是今后生 活圈规划的重点。 总之,公共设施的服务提升,不能只依靠政府 主导建设,更需要市场主体、商业管理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 社区服务品质,打造丰富便利的社区生活圈。


(原文载《湖南包装》2024年第4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1] 张杰 , 吕杰 . 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 [ J]. 城市 规划 ,2003(9):40-45.

[2] 韩佳霓 . 青岛市中心城区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19):104-106.

[3] 陈五英 , 熊芷微 , 何可颖 . 基于 POI 数据的“15 分钟社区生 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 : 以南昌市青山湖区为 例 [J]. 建筑与文化 ,2022(8):107-109.

[4] 戴颂华 , 李晴 . 困境与破局 : 基于“宜养”的上海 15 分钟社 区生活圈探索 [J]. 时代建筑 ,2022(2):48-53.

[5] 廖远涛 , 胡嘉佩 , 周岱霖 , 等 . 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实施途径 研究 [J]. 规划师 ,2018,34(7):94-99.

[6] 丰志勇 , 何骏 . 我国城市社区商业的现状、定位和发展模式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4):47-51.

[7] 李萌 . 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 对策研究 [J]. 城市规划学刊 ,2017(1):111-118.

[8] 郭亮 , 阳文琦 , 毕瑜菲 . 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日常生活单元 尺度研究 [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 会 .2016 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 华中科技大学建 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2016:12.

[9] 王柳 , 刘卓 . 医养结合视域下天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适 老化设计及配置策略 [J]. 湖南包装 ,2022,37(4):4-7,69.

[10] 郭嵘 , 李元 , 黄梦石 . 哈尔滨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 行网络优化策略 [J]. 规划师 ,2019(4):18-24.

[11] 李俊 . 基于 POI 的长沙市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价及优化研 究 [D]. 兰州 : 兰州大学 ,2019: 27-31.

[12] 崔真真 , 黄晓春 , 何莲娜 , 等 . 基于 POI 数据的城市生活便 利度指数研究 [J]. 地理信息世界 ,2016,23(3):27-33.

[13] 王迎郦 , 仝晓晓 . 老旧社区智慧型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思路: 以徐州沛县为例 [J]. 湖南包装 ,2023,38(2):149-153.

[14] 慕文娟 , 田大方 . 环境认知下哈尔滨商业步行街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J]. 山西建筑 ,2016,42(11):9-11.

[15] 赵彦云 , 张波 , 周芳 . 基于 POI 的北京市“15 分钟社区生活 圈”空间测度研究 [J]. 调研世界 ,2018(5):17-24.




点击其他阅读:
研究趋势 | 基于眼动技术的杭州富义仓文化公园恢复性环境评价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