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广网
央广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麻六记的麻烦有多大?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十点读书  ·  内心强大的女人,允许一切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广网

北京现13级大风!为何体感温度要比实际低得多?🥶🥶🥶

央广网  · 公众号  ·  · 2025-02-07 18:55

正文

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了解到,2月6日 北京市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大风降温过程 。6日8时至7日6时全市561个测站中8级以上阵风站数为311个(占比55.4%),9级以上98个(占比17.5%),10级以上32个(占比5.7%);极大风风速出现在延庆二海陀,为40.2米/秒(13级)。



此次大风降温天气,使不少市民直呼 “太冷了,想裹着被子出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介绍,对平原地区来说,大部分站点的阵风达到了7级到8级,还有一些到了9级,这在北京的冬天其实不太多见,可见此次大风的威力不容小觑。



9级风到底有多大?

风力等级如何划分?


气象上风力一般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 0~5级的风没什么破坏力,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小。

· 6、7级风的时候,树木会摇动,对行人来说撑伞困难,迎风步行会觉得有阻力。

· 8级风可折断树枝。

· 9级风能掀起屋瓦破坏草房

· 10级风一般的建筑物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11、12级的风虽然在陆地少见,但摧毁力极大。 12级风的风速 大约每秒32米,按照汽车的行进速度来说, 相当于是每小时120公里左右

遭遇“极端性”大风

需要注意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这次大风具有一定极端性。“极端性”大风是什么概念?这种天气下,大家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为何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气温?

不少人感觉一出门体感温度要比实际气温低很多,感觉“瑟瑟发抖”,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博宇 解释,这是由于 “风寒效应”

风寒效应是指 风加速人体热量散失的现象 。人体在无风时,周围会形成一层温暖的空气层,起到保温作用。但当有风时,这层空气被吹走,冷空气直接接触皮肤,加快热量流失,导致体感温度下降。通常与风速、气温和湿度有关,风速越大,热量散失越快,体感温度越低。气温越低,风寒效应越明显。湿度高时,风寒效应更强,因为潮湿空气导热更快。

北京迎大风降温天气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明天上午仍有偏北阵风5、6级,下午风力逐渐减弱,气温比今天略有回升,最高气温在-1℃上下,仍是全天冰冻模式,防寒保暖仍是重中之重。10日开始,气温回升加速。


专家提醒,天寒地冻,外出时务必注意防风防寒, 长时间在户外还要防止耳朵、手脚冻伤 。且2月天气变化加快,气温波动大,还是要多关注临近预报,及时做好防范。



记者了解到,北京交通行业应对低温大风天气,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轨道交通方面,及时调整地面、高架区段运营计划,采取人工驾驶模式和限速运行措施,当不满足行车安全条件时及时停运;对设备设施全面检修维保,严防故障发生;加强地面及高架线巡查,确保运营安全。

地面公交方面,控制山区线路、高速线路行车速度,加强驾驶员大风天气安全驾驶叮嘱,关注路面风倒树等异物侵入情况,道路不满足通行条件时适时停运,遇特殊情况果断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乘客人身安全。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 央广网视频号


大家都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