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渝,
23岁,入选国家登山队;
24岁,首登珠峰,冻伤,截肢,失去双脚;
42岁,再次截肢,失去双小腿;
45岁,患淋巴癌,中晚期,四次手术,一次放疗;
57岁,攀登玉珠峰;
61岁,攀登慕士塔格峰;
63岁,第二次攀登珠峰,孔布冰川雪崩,尼泊尔政府取消全年登山活动;
64岁,第三次攀登珠峰,8.1级地震,珠峰大本营遭遇雪崩,捡回一条命;
65岁,第四次攀登珠峰,距离登顶只差90多米,遭遇大风,顾念5位夏尔巴向导的生命,选择放弃登顶。
这个简单的时间表,看得到的是一次次勇于挑战的脚步,看不到的是四十一年如一日汗如雨下、枯燥而又乏味的体能训练。夏伯渝说:“最难的不是病痛或天灾,而是整整四十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哪怕截肢恢复和放疗期间都没有停止。我至今维持着几十年前的运动强度,现在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但又必须咬牙坚持,保持不住体能,就登不了珠峰。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梦想坚持一天。”
▼
2015年8月,夏伯渝参加了《挑战不可能》第一季节目的录制。
节目一开始,他背着红色登山包健步出场,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两条胳膊肌肉发达。
“我叫夏伯渝,今年66岁。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一副和实际年龄并不吻合的样貌,被评委周华健调侃为“真正的老鲜肉”。
面对一面巨大的攀岩墙,主持人撒贝宁介绍此次挑战项目,挑战者要徒手登上7米高的攀岩墙,摘下攀岩墙顶部的旗帜,回到地面即为挑战成功。
观众和评委对于这一“挑战项目”,一片哗然。
夏伯渝没有说话,默默地进入准备环节。
主持人撒贝宁为他搬来了特别的工具— 一把椅子。
各种猜测,纷然再起,李昌钰博士大胆推测,“他好像要坐在椅子上爬,连着椅子爬”;董卿说:“难道要把椅子绑在身上?”但,真的是这样吗?
台上的夏伯渝正在从容地准备着,当他从登山包中拿出一双假肢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似乎明白了什么。
换装结束的夏伯渝,意气风发地站在舞台上,全场观众和评委起立向他鼓掌致敬,为他加油。
挑战正式开始,夏伯渝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攀岩墙。全场静静的,所有人都为这位花甲老人捏了一把汗。
他双手握住岩点,假肢也慢慢攀上岩面。那一刻让人揪心。
开始向上攀爬。因为假肢踩在岩点上没有感觉,夏伯渝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看准假肢所踩的岩点位置,踩稳了,再走下一步。整个动作连贯协调,顺利通过一半路程。
突然,一个小小的意外让所有人的心一颤。夏伯渝的左脚没有踩到岩点上,而是踩在了上方的岩壁上,瞬间的踩空,让整个身体跟随着晃动,他依靠双臂的力量努力将身体撑住,继续攀登。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vs9kia34ATmkMKYUBhKFWxgkwiaxfibmcXC1wDs5lD1BofIAFkgsqibI0HA7rveIZvaUqoF5PQWKIntEicyNvEc8Wg/640?wx_fmt=png)
终于到达攀岩墙顶部,摘下旗帜,挑战成功!夏伯渝开心地笑了,满脸汗水,纯粹而平实。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与其说希望他挑战成功,不如说担心他挑战不成功。再一次全体站立鼓掌喝彩,不只为一个挑战项目,更为背后的那份勇气与坚强。
▼
夏伯渝从小热爱体育,擅长田径,并在省、市级运动会中斩获佳绩。他酷爱足球,恨不得每天踢一踢才过瘾,曾被选入业余体校足球班接受训练。他曾想过自己身体的哪一部分都可以受伤,但脚千万不能受伤,脚受伤了就不能踢足球了,足球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vs9kia34ATmkMKYUBhKFWxgkwiaxfibmcXBwlGml7t2F8dyt3r9o25b4w77iajGNgUf4cT3ma47nMN8XicQhQN6sMw/640?wx_fmt=png)
入选体校足球班时13岁的夏伯渝
1974 年,中国登山队为1975 年第二次攀登珠峰到青海选拔登山运动员。冲着能够免费全面地检查一次身体的“便宜”,夏伯渝也报了名。阴差阳错,他凭借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青海省9 位入选者之一,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之后,在北京进行了对全国入选人员的二次选拔,夏伯渝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登山队,并成为当时被寄以厚望的能够登顶珠峰的汉族运动员之一。
那一年,他23岁。
1975年1月,大部队开始前往珠峰大本营,并在西宁短暂停留。抵达后,夏伯渝才得知父亲患胃癌,正在住院治疗。是留下来照顾父亲,还是去执行国家的攀登任务,他需要在两难间尽快做出选择。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重要的选择,选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命运的未知,不同的选择背后可能是天壤之别的人生。当然任何一种选择都无可厚非,任何一方都难以割舍,那么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一旦做出了决定,便再没有后悔的机会,唯有尽力而为,坦然地接受和承担接下来的一切。
在当时的情况下,父亲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去登山。夏伯渝选择了跟随大部队前往珠峰大本营。
下撤途中,一位藏族队友因体力透支不慎将装有睡袋的背包滑落谷底。在7600米营地过夜时,便只得蜷缩在帐篷的一角,夏伯渝看着他实在不忍心。因为夏伯渝耐寒能力比较强,一年四季都用冷水洗脸洗澡,外号“火神爷”。他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那位藏族队友。
人性只有在一瞬间的抉择中,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而这一瞬间的决定产生的后果让夏伯渝无法承受。“我在把睡袋让给队友的一瞬间,就只是想帮帮他,没有时间去联想自己是否会冻伤,甚至可能会被冻掉双脚,如果我想到那一刻的举动所造成的结局竟会改变我的人生,我是否还会那样做?现在回想起来,有时还会感到很伤心也很痛心。”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vs9kia34ATmkMKYUBhKFWxgkwiaxfibmcXqrAorWl7TayKa0xiaoKxNicLhK63r0ibNa9wqbjxtVDZtUURfHB2yqicQA/640?wx_fmt=png)
3个小时才前进了100米
夏伯渝回想起父亲当初之所以没有把他留在身边,就是想让他去完成登山的任务。父亲曾对他说过:“要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它,不能半途而废;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他深深地铭记父亲的教导,绝不辜负他的期望,绝不允许自己就此消沉,倘若有机会有可能,他一定要登上珠峰。
对于珠峰,夏伯渝恨它,因为它夺去了他的双脚,还差一点令他命丧山中。同时,夏伯渝又敬畏它,因为在攀登的过程中他体验并感受到了那种冒险、刺激和极具挑战的感觉,这也跟他的性格、爱好很吻合。既然是这样,那他就决定再登珠峰,反正脚也没了,也不怕再冻伤了。
“有脚的时候我没能登上珠峰,无脚,我也要再登珠峰。”就这样,再登珠峰就成了夏伯渝的梦想。
“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梦想奋斗一天”,成了他人生的信条。
▼
夏伯渝至今都难以忘怀第一次穿上假肢的情景。他一点一点地站了起来,站得很稳,腿不发软、不打晃、不哆嗦。“我感觉自己像忽然长高了,视野也开阔了!那一刻,我真想大声地喊出来,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我又站起来了!我真的又站起来了!’”
不满足于此,他尝试着迈步向前,扶着病床,他居然绕床挪了一圈。只是走出这一小圈,他激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整整三年!一站立,一迈步,这是夏伯渝截去双脚后第一次走路。人生这条路上,他比健全人走得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