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决定每周旷课一天,
解决成年人没法解决的气候问题。
来源:蜂窝儿童未来(ID:fengwoschool)
今年是距离联合国签署《巴黎协定》的第4年。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的195个成员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中明确说明,到2020年,各国需要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之内。
甚至在2017年,特朗普以这项协定伤害美国能源产业、减少美国就业机会等为由退出,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全世界的成年人似乎无法履行自己做出过的承诺,哪怕这关乎着人类生存的未来。
但在瑞典,有一个16岁的女孩,她关心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并且,她正在勇敢地采取行动。
这个女孩就是
格雷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
。
去年8月,她选择
罢课,独自一人来
到了瑞典议会门口,在大选期间进行了三周进行抗议,直到瑞典政府拿出《巴黎协定》中规定的 2℃ 目标的政策方案。
她的举动很快很快被拍下来传遍了网络,第二天开始,就有不同的人参与到她的游行中,甚至有学校的老师也加入进来。
因为认同她说的:“
如果都没有未来了,那我为什么还要为不复存在的未来学习?”
仅仅过了一周之后,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影响。大选之后,她继续着自己的罢课行动,在每周五走出学校,为环境危机问题游行抗议。
世界各地同样关注环境危机的孩子们开始加入进这场行动,在网上它被称作
“为了未来的周五(Fridays for Future )”
的罢课行动。
在今年3月15日举办的行动中,
全球123个国家的2052个地区的孩子
都参与进来,为他们共同的未来进行抗议。
《纽约时报》记录下了全世界各地孩子的游行。
▼
纽约,美国
“我希望我可以在学校,但是我选择站在这里,是想要确认,我的孩子以后不用生活在垃圾堆里。”——Arielle Geismar,17岁
▼
伦敦,英国
“当感觉到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当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人在支持你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力量感。“——
Darilla Gilberthorpe,17岁
▼
柏林,德国
“我们在这里,因为这很重要,关乎我们的未来。因为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它,那些现在坐在国会里的人,未来未必还还在这里,但是,我们还在,我们还会受到影响。”——Luis Anzolin,15岁
▼
布鲁塞尔,比利时
“我在这里,因为我认为我们早在10-20年前就应该做些什么了。但是幸运的是,现在大家正在苏醒,更多的人在这里,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
Anamaria Vaga, 19岁
▼
巴黎,法国
“这个下午,我们还应该花三个小时坐在教室里,尽管我们都没有未来了?——
Lucie Retailleau, 16岁
▼
悉尼,澳大利亚
“即使我们没有投票权,我们也能够发表立场。”
— Kim Lombard, 15岁
▼
新德里,印度
▼
海得拉巴,印度
▼
坎帕拉,乌干达
▼
开普敦,南非
▼
东京,日本
▼
首尔,韩国
▼
香港,中国
随着这场运动受到的关注度,也开始有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她却说:
今年1月,格雷塔在达沃斯峰会上喊话各国领导人“我要你们和我一样恐慌,然后行动起来”;
她被《时代》杂志评为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之一。
就在不久前,她被三位挪威议员提名了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获奖,她将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但出息这样的公开场合,对她来说,是件难受的事情。
11 岁时她被诊断出亚斯伯格综合症、选择性缄默症等有着社交困难的病症,这意味着她非常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
“我们这种患者,只在自己认为有必要时说话。而现在就是必要的时候。”
8岁时,她第一次知道了环境危机的问题,知道了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不断地灭绝。
然后她开始困惑,如果情况真的如报道中说的那样糟糕,
为什么身边没有一个人在谈论这件事?
世界上正在灭绝的10种生物中就有北极熊
后来,她在学校看到老师播放的关于海洋塑料、饥饿的北极熊等等纪录片,她从头哭到尾,看完之后仍然不停地想起那些画面,为此十分忧心。
我一直在想这回事,我在思考我还能不能有一个未来。我想得太多了,有些人可以轻松地让事情过掉,我不能。尤其是那些让我忧虑和伤心的事情。
一开始,格雷塔的爸妈一开始只是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转,可这不能解决她的焦虑。
她开始搜索各种数据、报告和电影,用实例来告诉家人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爸妈开始真的聆听格雷塔的焦虑。
也是在这时,她意识到如果自己可以改变父母,那她也可以改变其他人。她挣脱了忧郁的束缚,
“有那种情绪就是浪费时间,因为我明明可以做更多好事。”
对于未来,比起成年人,这个16岁的女孩更在意。
现在地球上每天有多达200个物种灭绝,
她在意;
当气温持续上升,我们可以在夏天享受空调、WIFI时,那些贫困国家,
比如印度、非洲等国家
的人只能忍受严酷夏日。
因环境不公带来的问题,
她在意;
气温升高带来的全球效应极为不均衡 图 / IMF
以及,未来50年后,她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她在意。
未来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他们在为自己想要的世界做出选择。
格雷塔说自己
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子,
“我一直都是坐在教室最后面的那个女生,什么话也不说。我觉得我太小了,根本无法对周围有什么影响。”
但是现在,她却说:
“我们证明了,并不会因为你太小,你所做的事情太小,就没有任何影响。”
她已经
在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
学习不再只在课堂上发生,而是在广场上,在与成年人的对话,与同伴的协作,向世界的呐喊中发生了。
一个女孩因为要上学,被塔利班枪击
气候问题孩子在自己管,而教育、战争、宗教造成的问题,上一个最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也来管了。
她的梦想是:
“每一个家庭,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村庄,每一个国家都能和平——这是我的梦想。我希望世界上每个男孩与每个女孩都能接受教育。”
在她的家乡巴基斯坦,女性的教育处境非常不乐观。
她看到恐怖分子开始在巴基斯坦发动恐怖袭击,炸毁一所所学校后,开始公开争取当地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也因此受到塔利班的枪击,差一点就死去了。
她依旧没有妥协,
而是继续发声,
在 2014 年 17 岁的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在16书生日当天,马拉拉在纽约,在联合国发表讲话。她呼吁所有的世界领袖最迟在2015年前,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
当成年人说,这难度太大了,花费太多了,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时,
她却发出了质疑: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登上了月球,登上了火星,难道就不能解决教育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