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资产最前线
聚焦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专业知识总结和干货分享,做您身边有价值的数据专家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0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2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资产最前线

上海数据交易所碳板块上线

数据资产最前线  · 公众号  ·  · 2024-07-20 09:32

正文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年。据生态环境部消息,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记者获悉,上海数据交易所碳板块近日正式上线,该板块将聚焦数据要素与绿色低碳重点场景,致力于打通绿色低碳领域的数据流通交易链路。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绿色低碳作为数据要素赋能的12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及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用能效率提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促进生产减排降碳,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在减排降碳方面,通过对特定行业或产品碳排放数据监测、统计、核算,开展产品碳足迹测算与评价,覆盖企业生产过程,全面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

据悉, 上海数据交易所建设碳板块是为了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的数据流通交易,结合当前业务较为成熟的金融板块,汇聚碳排放数据,重点拓展绿色金融和碳排放管理等核心场景 ,以价值驱动,通过搜索匹配和智能推荐等方式,更好地提供平台化供需对接服务。

为了汇聚高质量供给,上海数据交易所甄选超过50个可应用在绿色低碳场景下的数据产品集中展示在碳板块,以依托场景丰富供给端,协同上下游生态,构建高效流通交易的数据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绿色低碳领域的数据产品证明了其跨行业应用的广泛性,它们在金融服务、城市治理、交通运输和应急管理等领域中同样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促进了生产流程的优化,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推动了低碳技术的转型。

如在金融领域,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和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资助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等项目,投资者使用碳数据来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机遇 ,促进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投资的增长。而碳数据在绿色金融产品中被广泛应用,更能支持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优化绿色金融决策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数据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全面精准的数据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和排放,因此对碳数据质量具有较高要求。此外,绿色供应链碳排放管理中,包括上游产品工艺、规格、设备等多类数据,行业亦需要促进供应链上下游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带动产业链更高效减排,实现经济效益和碳减排的动态平衡。

上海数据交易所表示,将着力打造“一个平台、一个空间、一个市场”的服务体系,打通绿色低碳领域的数据流通交易链路。

拓展阅读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满三年。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下称,“CEA”)累计成交量超过4.6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69.69亿元。

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了725个交易日,CEA平均收盘价报63.33元/吨,最低报41.46元/吨,最高报103.47元/吨,最高价较启动日48元/吨的开盘价翻倍。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75%。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了发电行业。

来源:网络公开渠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