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大气基础知识(二)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4-09 08:41

正文

大气层( atmosphere ),又叫大气圈或者大气,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气,因为星球引力影响,在星球表面积蓄而成的一圈气体。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 氖气 、氩气、 氪气 、氙气、 氡气 )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两个特殊的层,即 臭氧层 电离层 。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 氧分子 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 光化作用 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 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 紫外线照射 ,电离层由带电荷的 正离子 和 负离子及部分 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 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21、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 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 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