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羞于启齿!太痛苦了!”这病最近集中爆发,有 ... ·  14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46岁章子怡发文!网友:祝福!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冬笋、青菜便宜了!杭城部分蔬菜价格回落 ·  2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冲上热搜!男子用40万转账表情包“套走”​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7家最值得关注的ADC biotech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07-04 17:31

正文

▲扫描二维码报名


全球药企对于ADC的疯狂追逐还远未结束。

根据“合联科讯”统计,2024H1,全球ADC药物相关交易已披露的总金额超过160亿美元,继续创造新高。

而在全球交易火热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具有潜力的ADC药企还处于“冷门”状态。

近期 Clarivate(科睿唯安) 发布了2024年度《值得关注的公司》报告,其中重点介绍了 7家值得关注的ADC biotech 。这7家公司有望成为未来ADC药物创新之路中的重要力量。

注:公众号后台发送 “2024ADC” 即可获取该报告。


01

映恩生物合作伙伴:Adcendo

Adcendo ApS(以下简称Adcendo)成立于2017年, 至今完成3轮融资,已披露的总金额为9800万欧元 ,投资机构包括Gilde Healthcare、HealthCap、Novo Holdings、Pontifax Venture Capital、RA Capital Management、Ysios Capital。

Adcendo的核心管线是一款靶向 uPARAP受体的ADC 。uPARAP是一个在包括软组织肉瘤、骨肉瘤、胃肠道间质瘤以及间皮瘤等肉瘤和其他间质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新靶点,同时还有研究表明,uPARAP在部分上皮肿瘤基质细胞中也高度表达,在重塑肿瘤微环境方面极具潜力,并有望扩大uPARAP靶点的应用范围。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未有uPARAP ADC进入临床阶段,Adcendo预计旗下uPARAP ADC的首个适应症——软组织肉瘤,将在2024年底完成首例患者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 Adcendo在2023年1月与国内ADC黑马映恩生物达成了合作 ,引进了映恩生物DITAC平台用于开发治疗间叶组织肿瘤的uPARAP ADC项目,四个月后,双方扩大了合作范围,Adcendo有机会提名两款新靶点ADC药物。

02

开发多载荷ADC的Araris

Araris Biotech AG(以下简称Araris)成立于2019年, 至今完成4轮融资,已披露的总金额约为3800万美元 ,投资机构包括4BIO Capital、Pureos Bioventures、VI Partners、Redalpine、Samsung Ventures、Schroder Adveq、btov Partners、Institute for Follicular Lymphoma Innovation、Wille Finance。

相关阅读: 三星生物又投了一家ADC biotech

根据Araris官网介绍, Araris拥有Linker技术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将payload以特定位点的方式偶联到现成抗体上,无需对抗体进行工程化改造,DAR值为8。

目前Araris正在开发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多载荷ADC。在2024 AACR上,Araris公布了HER2 ADC(抗体为曲妥珠单抗,有效载荷是两种不同的TOP1i)和NaPi2b ADC(有效载荷是两种不同的TOP1i)的临床前数据,结果表明双TOP1i ADC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ADC的疗效并改善治疗指数,并且Araris的Linker非常稳定。

03

罗氏和安斯泰来合作伙伴:

GO Therapeutics

GO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4年, 今仅完成了一轮500万美元的融资。

GO Therapeutics是为数不多利用糖蛋白组学开发抗肿瘤新药的公司,合作伙伴包括罗氏和安斯泰来。

所有细胞表面都有O-糖蛋白,但肿瘤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表面的O-糖蛋白是异常截短的O-糖蛋白,并且约在60%~80%的上皮肿瘤中存在。 正是基于肿瘤特异性和高肿瘤发生率,使得截短的O-聚糖成为了理想的治疗靶标。

GO Therapeutics在研管线,截图自官网

基于该机制,目前GO Therapeutics正在开发ADC、双抗、CAR-T以及免疫因子疗法, ADC药物GO-3C7仍处于临床前。

04

华东医药押注的Heidelberg

Heidelberg Pharma AG(以下简称Heidelberg)在2014年由WILEX AG和Heidelberg Pharma Research GmbH合并而成, 目前已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Heidelberg拥有ATAC技术平台, 可以利用新型毒素Amanitin(鹅膏蕈碱)及其衍生物作为payload 生成ADC药物,Amanitin通过抑制RNA聚合酶Ⅱ的活性、干扰细胞的转录来杀死细胞。

基于ATAC开发的ADC药物有望突破耐药性并且对休眠肿瘤细胞也有效。

ATAC作用机制,截图自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 华东医药是Heidelberg的第二大股东 。2022年2月,双方签订协议,华东医药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Heidelberg共计35%的股权,投资金额为1.05亿欧元。此外双方还达成了产品许可协议,华东医药获得Heidelberg两款在研产品HDP-101和HDP-103在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占权,总金额约为4.7亿美元,并且华东医药还拥有Heidelberg;两款在研产品HDP-102、HDP-104的独家选择权。

Heidelberg在研管线,截图自官网

目前,双方合作的靶向BCMA的HDP-101已经进入临床1期,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

05

百奥赛图合作伙伴Pheon

Pheon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Pheon)成立于2015年, 至今完成2轮融资,已披露的总金额为1.88亿美元 ,投资机构包括Atlas Venture、Brandon Capital、Forbion、Research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RCT)、BVF Partners、Lightspeed、Perceptive Advisors。

官网显示,目前Pheon拥有两个核心项目(靶点未披露),其中 PHN-010已经进入了临床1期(payload是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DAR值为8)

Phoen在研管线,截图自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 Pheon曾在2023年7月宣布与百奥赛图达成合作,利用百奥赛图专有的RenMice平台开发及商业化一款抗体 ,以扩大自身ADC管线。

06

Tallac:开发TLR激动型ADC

Tallac 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Tallac)成立于2020年, 至今完成1轮融资,已披露的金额为6200万美元 ,投资机构包括Lightstone Ventures、Matrix Partners China、Merck、Morningside Venture、venBio Partners。

TRAAC作用机制,截图自官网

Tallac拥有TLR(Toll样受体)激动剂抗体偶联物(TRAAC)平台。 基于该平台,Tallac目前已经开发出了4个项目,其中 靶向 CD22的TAC-001 靶向SIRPa的TAC-002 是进展最快的两个项目,目前均处于治疗实体瘤的临床1期,此外,靶向Nectin-4的TAC-003处于IND申报阶段,另一个暂未披露靶点的项目处于早期发现阶段。

Tallac在研管线,截图自官网

2023年11月,Tallac首次展示了TAC-001的临床1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结果表明,基于TLR9免疫激动剂的偶联药物,全身用药耐受性总体良好,诱导的免疫激活与临床前研究一致。

近期,在2024 AACR上,Tallac公布了TAC-001联合肿瘤疫苗的临床前数据,结果表明两者联用可以大大提高肿瘤疫苗的效力。

07

BMS重金押注的Tubulis

Tubulis成立于2019年, 至今已完成3轮融资,已披露的总金额约为2.13亿美元 ,投资机构包括Andera Partners、Bayern Kapita、BioMed Partners、coparion、Deep Track Capital、EQT Life Sciences、Evotec、Frazier Life Sciences、Fund+、High-Tech Gründerfonds (HGTF)、Nextech Invest Ltd、OCCIDENT、Seventure Partners。

Tubulis拥有三大技术平台—— P5偶联技术平台、Tubutecan(topo-I payload platform)平台以及Tub-tag平台 。基于三大技术平台,Tubulis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项目,其中进展最快的是Napi2b ADC药物TUB-040,目前处于临床1期,此外还有两个项目公布了靶点,为5T4 ADC药物TUB-030,CD30 ADC药物TUB-010。

Tubulis在研管线,截图自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Tubulis在2023年4月与BMS达成了总额超10亿美元的合作,BMS将利用Tubulis的P5偶联ADC技术平台开发ADC药物。

SUMMARY

小结




总的来说,在上述报告介绍的7家ADC biotech中,尽管管线大部分还处于临床早期或是临床前阶段,但从所选靶点、技术平台、payload创新等方面来看,这些公司有自身特色所在,如从在靶点的选择上来看,Adcendo核心管线的靶点是uPARAP,该靶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未有药物进入临床,再如GO Therapeutics所选择的靶标是截短的O-聚糖,而从payload创新角度来看,Heidelberg所选选择的是新型毒素Amanitin(鹅膏蕈碱)及其衍生物,Araris正在开发多载荷ADC,如双TOP1i ADC...

在全球ADC药物研发内卷的大背景下,下一代ADC药物需要依靠三大元器件以及靶点等多方面创新的齐头并进,从而实现迭代突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