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培训每日谈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是基于张立志本人在多年培训实践中的经验提炼,也有很多是刚刚在培训过程中思考出来的最新技巧和方法。希望通过分享与各位培训人共同成长。让培训人不再孤独,让培训更有价值,让培训这个职业更加体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17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3月15日】田俊国老师线下公开课《教学引导 ... ·  23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真正厉害的人,总能把自己活成充电桩 ·  23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3 小时前  
365资讯简报  ·  2025公共营养师培训报名信息,不限学历,2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培训每日谈

RPV,三个维度提升组织能力

培训每日谈  · 公众号  · 培训  · 2019-05-07 13:35

正文

在著名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出了影响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其中R为resources,资源;P为Process,流程;V为Values,价值观。具体表现为:

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技术、产品设计、品牌、信息、现金,以及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的关系。公司将资源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更大价值的服务的过程中,组织也随之创造了价值。

流程:人们在实现这些转化中的互动、协调、沟通和决策时所采用的模式就是流程,流程包括产品的开发、制造方式和采购、市场研究、预算、员工发展,以及补偿、资源分配的实现方法。

价值观:(意愿)是员工的优先决策标准,他们以此判断一份订单是否有吸引力,某个客户是否比另外一个客户更重要,某个新产品的想法是否有可行性或不着边际等等。

资源源和流程往往能决定了组织的能力范围——我们能做什么,而价值观往往代表限制——我们不想做什么。从价值观出发,可以派生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产品原则。

初创企业的成功,大多数依赖于资源(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能力转向其流程和价值观。随着员工们一起成功地解决常规任务,流程开始被规定下来。随着商业模式的形成,便可清楚哪些类型的业务需优先考虑,价值观开始凝聚。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能成功地从资源转移到流程和价值观中,成功就会变得更容易。当组织能力主要在资源上时,改革容易,但能力升华到流程和价值观,尤其是当其植根于文化中时,改变会异常困难。

基于这个模型,如果打造组织能力?

维度一:不断提升资源独特性和适配性

资源是一个组织创造价值的基本要素,最为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现金资源,并基于人力资源发展出的技术能力、供应链关系和销售网络等。如果一个组织的资源没有独特性的特点,那就很难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赢得竞争。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和传统制造公司的员工工作风格、个人能力、思维习惯等差异性很大。BAT三家企业的员工味道也不一样,所以阿里在招人时要闻味道。

独特性是从竞争角度思考,而适配性是与组织自身发展战略要求相匹配。企业面临着多变的环境,战略也随之而变,对于资源的要求也会变化。企业大范围招人和阶段性裁员都是正常的资源策略,当人力资源无法匹配新的战略要求时,要立刻做出调整。

人力资源或OD部门是资源的统筹开发部门,各级管理者是资源的使用和开发部门。作为统筹部门应该设计资源罗盘,从组织整体视觉,在外部环境、战略调整和业务发展等角度适时测量组织资源的独特性和适配性,通过外部获取、内部开发等手段不断优化资源结构,支持组织发展。

维度二:提升流程的效率和敏捷性

流程,是各要素组合创造价值的过程。人均劳效、周转率、坪效等指标都与此有关。比如盒马鲜生的坪效比同行高5倍,怎么做到的?靠的就是内部流程的优化设计。如果坪效是衡量盒马鲜生的唯一指标的话,那所有子流程都要围绕着这个指标来设计,包括交易流、物流等。

我们看到效率低下的组织,主要体现在跨部门之间的流程,以及衡量每个部门业绩的指标是否与组织最终追求的目标匹配。

而组织最终追求的目标称之为战略指北针。如果确定了这个指北针,所有部门和子流程的衡量标准都要与之匹配。比如快手、抖音的战略指北针是日均活跃人数;小米的指北针是米粉数等。

组织内的流程逐步形成,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其效率决定了其成长性和盈利性。比如,雷军坚定声称小米的产品毛利率不超过5%,高性价比是小米追求的目标。但是低价高品质的产品如何保证企业的正常成长?他们靠的是效率。

流程是组织能力中的核心部分,类似于电脑的软件部分,而资源是硬件部分。两者共同决定了组织的基础能力。

维度三:价值观决定了组织能走多远

这部分是组织文化部分,是一个组织的软实力,除了价值观,还应该包括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关键是创始人追求什么,什么是组织真正想要付出全部去追求的梦想。比如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华为“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他们都没有具体去定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价值观就在最高层面确定了组织判断决策的根本底线。一切为了这个目标实现的合法合规举措都可以做,一切与此目标无关的都可能不做。

再比如,小米公司没有说自己就是卖手机的,雷军的梦想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进步,让消费者用很便宜的价格享受到科技的乐趣。三个关键词:制造、便宜、科技。在移动互联和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他们能够抓住趋势,用自己的梦想驱动生态链上的企业一起实现进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