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迷思牛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01
时下,最火的影视话题,无疑是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了。该剧由陆毅、张丰毅、吴刚、侯勇等40几位实力派演员,共同参演。
其中,扮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演员吴刚,在一众戏骨中,作为配角,竟然率先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了网络搜索上的新晋热门“网红”。
电视剧刚开播时,李达康这个角色,因为行为和神色极为可疑,被许多观众误以为是贪官内线的反面角色。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逐渐发现,达康书记的全部热忱和急切,包括那些可疑的行为,都只是因为心系GDP。
达康书记身居要职,手掌大权,处事雷厉风行。但是与此同时,他表情冷峻、性格耿直,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中,甚至有些“单纯至极”,内有妻子坑,外有下属瞒,因而屡次成为“背锅侠”。
凭借角色反差萌的属性,以及整容般的神演技,演员吴刚圈粉无数,成为了《人民的名义》中名副其实的流量担当。
衡量一个演员火不火,只需要看TA是否拥有自己的专属表情包。
为了表达对达康书记的喜爱,网友把他的发怒、翻白眼、生无可恋等神情,截图做成“达康书记表情包”。
▲
达康书记的表情包
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达康书记别流泪,祁厅长会笑。
守护达康书记的欧式洋气大双眼皮。
我们书记没有任何的黑点,他们只能黑下我们书记的欧式双眼皮。
达康书记的微笑由我们粉丝来守护。
始于darkcom的颜值,陷于darkcom的才华,忠于darkcom的人品。
作为一名配角,达康书记却不动声色地抢了主角的光环,就连他的双眼皮和日常生活用品,都花式上热搜,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于是观众也开始好奇,“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到底是谁?怎么这么面熟呢?
▲
2016年,吴刚在话剧《哗变》中的角色扮相
他,其实就是老戏骨吴刚。
多年来,吴刚曾成功地塑造出许多经典配角角色,斩获无数奖项,但遗憾的是,戏红人不火,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他,没有俊俏的相貌、没有绯闻八卦,终于凭借《人民的名义》一剧彻底爆红。
02
出道以来,吴刚出演的作品大多是以戏剧、正剧、历史剧为主,是标准的黄金男配角的形象。
▲
2016年,吴刚在电视剧《无名者》中饰演男二号郑伯鸿
1985年,吴刚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培训班毕业,从跑龙套开始,投入到戏剧舞台中。
在受到认可后,他渐渐地可以接到一些有戏份的配角,不过多数还是不太讨喜的反面人物。
正是因为经历了18年的舞台磨砺,吴刚的演技也在时间的沉淀中得到提升。
直到2006年,他终于真正地演上一些正面形象的角色。例如2008年,他在陈凯歌的《梅兰芳》里,饰演了八面玲珑、忠义两全的费二爷。
同年,又同刘烨、黄渤等知名演员出演了《铁人》,他在其中扮演了忠肝义胆的铁人王进喜。
凭借此片,还获得第27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他是《潜伏》中的睚眦必报的情报处长“笑面虎”陆桥山;
他是《徐悲鸿》中追求完美主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
他是《十月围城》里舐犊情深的李玉堂;
他是《人民的名义》里耿直单纯的达康书记。
在《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一出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咦,这个演员好面熟,好像在哪部剧里见过他。他以前是不是演过某某呀?”
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优质演员正遭遇的一个尴尬处境:业务能力过硬,拥有出神入化的演技,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气。
记得住作品,记得住角色,但是,就是记不住演员本人。
其实,从演技层面来说,这对一名演员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褒奖。
因为演员的真正功力,不是流量,不是出名,不是爆红,而是让角色刻在观众心里。
忘记演员本身,只记得角色,才是对一个人演技的最高评价。
这么多年以来,剧本有好有坏,角色有大有小,可是唯一不变的是,吴刚用整容般的神演技,征服观众。
03
所有闪烁的成果,背后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付出。
吴刚凭借《铁人》王进喜这个角色,斩获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为了塑造出石油工人黑瘦健壮的粗糙形象,本来就不胖的吴刚,开拍前进行了减肥。
他每天只吃十几粒花生米,配上少量的蔬菜,十多天愣是瘦了17斤。
考虑到王进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铁人有一幅沙哑的嗓子,吴刚在沙漠上迎着风沙,硬是把嗓子喊劈,以便更加贴近角色本身。
▲
2008年,吴刚在电影《铁人》中饰演男主角王进喜
在《人民的名义》中,许多网友出于善意都在调侃达康书记的“欧式大双眼皮”,甚至还有人怀疑,书记是不是整容做了个双眼皮手术。
这背后又是一段故事。
▲
2017年,吴刚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达康书记
还是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当时气温接近零下20度,为了拍摄“井喷”的场面,剧组采用泥浆代替石油,同时使用了鼓风机强力作业。
演员们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跳进泥浆池里。当泥浆急速喷出地面时,演员躲闪不及,而吴刚恰巧距离油井台最近,他的眼皮瞬间就被泥浆击穿。
经过手术抢救,才算救回自己的眼睛。
如今,这样的实力派演员能够走红,没有一个人觉得这只是运气的安排。
更何况,吴刚本人,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人气和名气。
吴刚有一套自己的职业规划原则:
第一,不放弃出演话剧,话剧永远排在第一位;因为话剧的表演难度最大,也最能锻炼演员的演技;
第二,尽量避免出演重复或者雷同的角色。
1991年吴刚和郭达搭档,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换大米》。原本可以顺势转型为小品演员,获得更大的知名度,但他却说自己更喜欢话剧。
▲
1991年,吴刚表演小品《换大米》
在《潜伏》中他扮演的“陆桥山”火了以后,当时很多导演都来找他演特务,这些明明可以增加曝光量的机会,都被他一一拒绝。
在五光十色的演艺圈,清醒、沉稳、疏离,也许是一个演员身上最具有魅力的闪光点。
「 演员享受表演过程,享受完了,工作就完成了。至于这个戏,火不火,跟演员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观众喜欢就是喜欢,没人看就是没人看,这没办法。我追求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过瘾的过程。」
有人说,达康书记爆红的背后,其实是观众对实力派演员回归的期待。
吴刚是一个通透的人,对待走红与否,他似乎看得并不那么重要。
▲
近期,吴刚接受媒体采访
或许这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人,真的是属于老天赏饭吃的那种,天生技能点满满,得到的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不费吹灰之力,那般的容易。
但更多的人,像吴刚这样的演员,其实是必须要经历时光的磨练,熬过无数个看不到结果的日子,守得住那颗寂寞的灼心和无名的时光,最后才会有可能厚积薄发。
当现代人都急匆匆地赶路,每个人都想要立马看到结果时,总有一些人,他们不着急,不害怕,专心把自己准备好,那些成果自然会找上他们。
守得住寂寞的日子,抵得住繁华的诱惑,沉下心来,默默地打磨自己,增值自己,人生终会迎来收获的时刻。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你要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守得住没有光的人,终究会闪闪发光。
作者简介:
迷思牛
迷思牛,有书原创作者。想成为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本文首发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zhubian
现在有一种舆论潮流叫做“抨击小鲜肉”
关于这点,你怎么看?
商务合作QQ:190055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