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全国通用粮票
1965全国通用粮票
长:9cm 宽:3.7cm
长:7.6cm 宽:3.5cm
编号:JHZLFW-00964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全国通用粮票1996年”一组,此组粮票为1966年发行,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和“全国通用粮票”字样,面值分为“五市斤”。另一组为
1965年版半市斤两张,此组粮票为1965年发行,左上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和“全国通用粮票”字样,右侧为面值“半市斤”;背面为粮票的使用说明。该原装全国通用粮票,又是在中国文革前期发行,投资价值是无限的,经过多年消耗,价值日益体现,再加上意义特殊,具有爆发的潜能。
背面为粮票的使用说明,此组粮票设计印制精美,且年代久远,存世量不多,是集藏界可遇不可求的粮票珍品。该原装全国通用粮票又是在中国文革前期发行,投资价值是无限的,经过多年消耗,价值日益体现,再加上意义特殊,具有爆发的潜能。
此组 1966年和1965年全国通用粮票设计印制精美,保存完美,其在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 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再加上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因而不少集“粮”者不失时机地四处寻觅。因年代久远,存世不多,是集藏界可遇不可求的粮票珍品。该1966年原装全国通用粮票,又是在中国文革前期发行,投资价值是无限的,经过多年消耗,价值日益体现,再加上意义特殊,具有爆发的潜能。现在收藏粮票,具有历史意义。1966年全国粮票全新绝品已经非常少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张粮票品相都相当完好,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1968年广东省通用粮票
1975年广东省通用粮票
长:7.6cm 宽:3.5cm
长:6.4cm 宽:2.4cm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我国票证包括粮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甚至还有板凳票等,小小一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这些名目繁多的票证,覆盖了全国2500多个市县,堪称“世界之最”。粮票作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是物质生产力低下的见证。老一辈对粮票记忆犹新。在1950年到1985年间,粮票一度成为每家的命根子,是生活的必需物。那时候不仅吃饭要粮票,买布、生活用品需要粮票,就连发工资都是发的粮票。
以上图片粮票为1968年广东省通用粮票,面值为壹市斤,左上角标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 字样;粮票背面写着使说明字样。此张粮票保存完整,字体清晰。南方作为多雨易潮湿,能保存如此完整品相,实属难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收藏价值!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八个字,不仅是毛泽东为我们留下的墨宝,更重要的是,每当看到这两句名言,就使我们想起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岁月。
195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作为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粮票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此外此藏品还有1975年的通用粮票,面值为贰市两。粮票正面为军人走姿照,写有“广东省通用粮票”以及“贰市两”。
“文化大革命”中,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愈演愈烈,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毛主席语录无处不在,连证书证件、邮票、烟标(香烟)、火花(火柴)、车船票、瓷器,甚至是与十亿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票、油票、布票,都沾上浓厚的政治色彩。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
1979年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
1组7张
编号:JHZLFW-00961
外汇兑换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为中国银行发行,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一种特定货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国银行回收。外汇券严格说只是一种票券,而不是一种货币,但它又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计价、流通等货币职能。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国外游人不断增加。由于中国实行统一的人民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为了使其交易方便快捷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起发行外汇兑换券。票面与人民币等值,不准挂失1995年7月1日起,外汇券停止流通。
2019年是我国外汇管理改革暨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40周年。40年来,外汇管理工作始终置身并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高效集约配置外汇资源的同时,有效应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从80年代始,中国银行先后发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两种外汇券,共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种面值七种面额,九个版别,外汇券正面图景均取材于我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则印有英文“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和中英文字“本券的元与人民币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国境内指定范围使用,不得挂失”的字样及金额。
外汇劵因其停止流通,只能实现其收藏价值因为数量较少而受到很多人关注。外汇券之所以受到垂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汇券具有增值性。现在大家都看到了收藏市场的潜力。外汇券由于国家发行了15年后又限期收回,散落民间的数量不多,投资者纷纷转向了这里。
二是外汇券具有欣赏性。外汇券纸质优良,印制精美,“中国银行”潇洒秀美的几个字又出自书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图案表现的都是祖国的美丽河山。
三是外汇具有史料性。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的记录和见证,是珍贵的一段历史的反映。它在替代、肃清外币在我国市场上的非法流通方面,起到了维护我国货币主权尊严的作用,并且有效的防止了外供单位的商品被抢购、进口商品外汇供应无保证,因此,外汇券本身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中国版图纯金纪念币
国宝三绝
1组2套
编号:JHZLFW-00902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珍稀瑰宝数不胜数。国宝三绝便是其中之一。“国宝三绝”是为弘扬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传承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特别将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沉淀出来的国宝三绝,采用全新工艺制作出炉,呈奉厚礼,使之馨香四溢地陈于世人面前。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国宝三绝”藏品一
件和中国版图纯金纪念币一套,中国版图黄金版纪念大全祖国山河一片红两套
。
国宝三绝
此件藏品包含了《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和《富春山居图》 丝绸画轴共三幅,另有《国宝三绝》银砖一套和金条各9枚。有《国宝三绝》检验报告、《国宝三绝》监制证书以及收藏证书。
其中,《兰亭序》东晋王羲之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它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然而该帖真迹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绝于世。现今所流传的摹本以冯承素之神龙本最能提现原作风貌,基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所绘,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画之瑰宝,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该图卷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汴京时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全画最出彩的部分为中间虹桥一段,为画卷的高潮部分,它将虹桥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杂的人、事、物纳入统一的画面中,其构图疏密有致,笔墨章法精妙,为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富春山居图》元朝黄公望所绘,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该画卷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国宝三绝》采用当时顶尖的金箔工艺并有了质的跨越。它的制作和印刷,采用当代最新纳米技术,堪称高科技的结晶。这样超长、超宽的金箔长卷真是绝无仅有,它不仅巨大还保留了“三绝”中的细节和神韵,更具有结构严密、强度高、韧度足、不变色、附着力强、防腐防蛀等特性,理论上可保存万年之久。其收藏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十二生肖料器摆件
重:7.3kg
长:30.5cm 高:17cm
编号:JHZLFW-00948
料器,指用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料器又称“玻璃器”,中国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最早由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传入中国,料器分三大类,分别是料兽、料花和料珠。顾名思义,料兽就是动物造型的料器,料花则是花卉,看上去又大又漂亮,但其实技术含量是最入门的,因为是用一些很简单的料器片拼装起来的,而料珠则主要是像官服上配搭的朝珠。料器因其制作精美、色彩艳丽而备受推崇,被称为火中雕塑。
此十二生肖料器摆件重7.3kg,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巧妙地利用十二生肖不同的体积,使得整体画面构图十分具有层次,繁而不杂,寓意极广。其结构设计主要是:十二生肖不分先后依次排序,灵动排开,加之在材质和纹案的衬托下,彰显出灵动和谐,显得越发生动形象!该摆件用料肥厚,雕刻艺术表现精巧入微,十二生肖刻划细腻,栩栩如生。保存至今,品相完好,雕刻纹理细致入微,实为能工巧匠之作品。
无论是选材还是雕刻工艺,此件十二生肖料器摆件都堪称一绝,是一件十分珍贵的藏品,颇有艺术鉴赏性,观赏价值极高,且寓意吉祥,经济价值无法估量,是件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有镇宅之功效,殊为难得。
大明宣德炉(乾隆年)
重:553g 直径:12cm高14.7cm
编号:JHPMFW-00309
中国香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向天祈福,让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古代陶瓷香炉,可以看出祭祀文化发展的轨迹。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发生关系,逐渐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主流。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特别是禅宗初祖达摩东渡来华,中国禅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已被普遍使用。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中国古代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他的用途有很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清朝光绪的御用香炉是由玉来做,非常薄,用手电筒打在里面,外面可以看到光源。
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明清时期,大明宣德炉成为香具中的翘楚,也奠定了中式铜香炉在后世的地位。据史料记载,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钧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此炉造型规矩精巧,亮丽有光,质朴蕴敛,非常精致,应属精致入微品位极高之品。铜质底柱,
深圆腹。壮硕的三龙首足。器口沿,曲耳上皆为浮雕云垒纹。颈为大颗的乳钉纹。腹为浮雕的饕餮纹,器表突起的纹饰皆鎏金。整器雄浑宏阔,庄严大器,古朴凝重。
炉身器表浮着数圈突起的小点,炉盖近顶部镂有错落有致的小孔,古色古香的韵味,令人仿佛看到缕缕熏香随之四散开来。
中国熊猫金银纪念典藏
一套
编号:JHZLFW-00944
收藏品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行业,说是收藏品,其实就是高档工艺品。借助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开发的延伸产品。尤其是2006至2010年之间,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收藏品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运作方式主要是以报纸,电视,电台,电话销售为主。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重大事件减少,以及消费者对其的理智程度越来越强,重要的是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行情不是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业确实赚钱。其发展趋势和当年的医药市场大同小异,现在正在趋于规范化。
现代收藏品市场和传统意义上的藏品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现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藏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古玩)和重大事件性质的高档工艺品(现代意义上的限量版藏品)。2011年以来,由于重大事件的迅速减少,现代收藏品市场失去了最初迅速发热的土壤肥料。在现代收藏中,小编了解到,众多收藏家,都会收藏一些纪念类藏品、现代钱币等。
此套是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5枚,钱币正面镌可爱的熊猫图案,蕴藏幸福圆满、聚财纳瑞的美好寓意,是广大藏友投资、收藏、礼赠藏品,是传承中国贵金属文化的载体。熊猫系列金币一发行即成为我国现代金银币中的名牌产品,受到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
本公司有幸征得《拾全拾美》中国熊猫金银纪念典藏纪念币一套,此套《拾全拾美》中国熊猫金银纪念典藏特别邀请新中国第一代造币设计雕刻雕刻大师童友明和新一代熊猫币设计大师程超鼎担纲设计、雕刻、制模。融入中国几大现代传统相融合的金属装饰艺术,如青花瓷/宝石/花丝镶嵌、隐形雕刻、錾胎珐琅、3D浮雕等;并赋予十枚纪念币康健、喜乐、美满、思源、希望、嬉戏、友爱、慈爱、团圆、高升的美好寓意。由南京造币厂特别铸造,将国宝熊猫的艺术魅力与贵金属工艺完美结合,兼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一部文化与艺术双绝的收藏经典,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中国熊猫金币不论是从设计、制作,还是工艺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大胆求变的理念。这套纪念币的图案上浮雕制作与以往都不同,采用了全新高效的浮雕制作方式,完全摒弃了传统手工油土堆塑的造型方式,而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浮雕设计软件进行浮雕的设计制作,与手工浮雕制作相比,更加精准、细腻和规整,艺术表现力也更强,使浮雕图像更加生动逼真,这是现代先进造币浮雕制作技艺的良好展现。
中国熊猫金币发行已经30年了,在这期间不断有熊猫币集藏爱好者加入。由于早期的熊猫金币主要用于出口,有些规格和年份的币种市面难觅踪影,集藏难度很大,成为众多熊猫拥趸者的收藏憾事。因此,现今存量少,极其罕见,成为了藏家梦寐以求的佳品。
范曾字
长:138cm 宽:35.4cm
编号:JHZLFW-00960
范曾(1938.7.5-),字 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 南通人,中国当代 大儒、 思想家、 国学大师、书画 巨匠、 文学家、 诗人。现为 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 讲席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南开大学、 南通大学惟一 终身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 当代中国集 诗书画、 文史哲、 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 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 诗、 书画、 哲学之著述, 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范曾提倡“回归 古典、回归 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 魂、以书为 骨”的 美学原则,对 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 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 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 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 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 绘画,能书;偶为 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 古今之变。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这是范曾绘画的显著特色,是他几十年创作甘苦的体味与总结,也是他为中国画提出的箴言。范曾认为,举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加之画家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调又清新,其所创制,自非一般。
广州玖泓文化创立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服务展览企业。凭借几十年管理的实力沉淀以及多年文化艺术品运营的经验积累,打破行业高额成交记录,是各界人士高评、业内公众熟知的国际服务展览公司!玖泓文化在为客户藏品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率、高质量的成交。致力于艺术品的流通环节,真正为客户服务,为卖家和买家构建一个健康、良性、高效的流通平台。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广州玖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1277-998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28号(正佳广场玫琳凯隔壁)广晟大厦20楼2008
服务有限公司:
http://www.zgjhwhzl.com/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