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3
月
14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主要经济数据。其中一项指标,向我们展示了当前东北经济令人忧虑的一面。
据统计
2017
年
1-2
月份,中国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
2.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6.7%
,去年全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应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事实上,民间投资的分布极不均衡:
东部地区同比增长
8.9%
;
中部地区同比增长
9%
;
西部地区同比增长
1%
;
东北地区同比下降
41.3%
。
如果我们计算一下“人均民间投资额”,就会发现一个更让人震惊的事实:
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人均投资额
|
2017
年
1
、
2
月
|
2016
年
|
东部人均
|
2586
|
31366
|
中部人均
|
1861
|
29556
|
西部人均
|
1182
|
19152
|
东北人均
|
199
|
19642
|
注:表格里的单位为元人民币。
所谓东部地区,包括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
10
个省市,大约
5.25
亿人口;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等
6
省,
3.65
亿人口;西部包括内蒙、广西、四川等
12
个省区,大约
3.71
亿人口。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常住人口
1.1
亿人。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2016
年全年的人均投资额,东北地区已经显著落后于东部、中部地区,只比西部地区越高一点。
但到了今年
1
到
2
月份,东北“人均民间投资”竟然只有西部的五分之一,东部的十三分之一!
1
到
2
月,东北地区是最为寒冷的季节,这会影响到投资的完成情况。但按照
1
到
2
月同比下降
41%
推算,如果这个速度不变,那么到年底的时候,东北地区的人均投资额可能只有
1.16
万元,而西部将增加到
1.93
万元(按照目前增速,下同),中部将增加到
3.23
万元,东部将增加到
3.41
万元。
也就是说,东北地区的“人均民间投资”在2017年将有很大几率下降到西部的一半左右,不到东部的三分之一。
中国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大概
60%
(其余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投资),是经济活跃度最重要的指标。
东北在这个关键数据上的“塌陷”,意味着将进一步出现“国进民退”,同时还预示着衰退持续、经济效率将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