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厂街》是斯坦贝克于1945年首次出版的作品。
本书讲述的是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美国加州蒙特雷市一条滨海街道上的居民们的故事。此处因有多家沙丁鱼罐头厂而被称为“罐头厂街”。
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繁荣和辉煌相比,这时的美国已是百业凋敝。在此时代背景之下,罐头厂街上的居民们却以各自的方式过着乐观而坚强的生活。这里的居民大多是美国精英们所鄙夷的下层人士,而这些角色们的原型则来自于约翰·斯坦贝克对加州蒙特雷一些真实居民的记忆。约翰·斯坦贝克关注下层阶级的生活,知晓穷人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局限,同时也可洞悉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
于是,紧张与闲适,消极与乐观,贪婪与知足,恐惧与坦然……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局部与整体的对比,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窗,使我们得以一窥蒙特雷地区下层民众在这一艰难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温情、豁达、坚强和爱。
、
点击进入阅读
“我一直很奇怪,”医生说,“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我们所欣赏的人性优点,善良、慷慨、开放、诚实、理解和共情,都是些失败的伴生物。而那些我们所厌恶的特质,尖刻、贪婪、占有欲、吝啬、自我中心和利益至上则是成功的品质。当人们钦佩前者的品质时,他们也喜欢后者的产物。”
理查德·弗罗斯特说:“如果当好人就得饿着,那谁还想去当好人?”
“哦,这不是挨不挨饿的问题。这完全是两码事。是否出卖灵魂以得到整个世界,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而且世人大多都选择这样——但并非人皆如此。这世上哪里都有像麦克他们这样的人。我曾见过一个墨西哥冰淇淋摊贩,还有一个来自阿拉斯加的阿留申人,他们就是那种和麦克他们一样的人。你知道,他们特别想给我办个派对,结果却出了岔子。但专门为了我办个派对就是他们的本意啊。你听,”医生说,“那不是乐队在演奏吗?”他赶忙倒了两杯啤酒,二人走到窗边。
麦克和弟兄们垂头丧气地坐在圆木上,面向实验室的方向。乐队的声音从灯塔大道传来,鼓声在建筑物间回荡开来。突然,市长的汽车出现了,散热器吹动着装饰的彩旗——后面跟的是骑着白马扛着国旗的大个子鲍勃,接着是乐队,然后是士兵、麋鹿队、圣殿骑士团,还有哥伦布骑士团。理查德和医生急切地向前倾身望去,但他们的目光却集中于坐在圆木上的那一排人。
没有一个人转头,也没有一个人伸直脖子。游行队伍经过之时,他们动都没有动。游行队伍慢慢走远了。医生喝干了杯中的啤酒,伸出两只手指在空中轻轻挥舞,说:“哈!没什么能比得上这第一口啤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