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公司官微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尾盘猛拉!A股突变,批量20cm涨停,科技股 ... ·  2 天前  
数据宝  ·  谁是A股算力之王?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暴涨超60%!多家头部公司发涨价函!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破123亿!登顶榜首!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前沿: DeepSeek R1幻觉严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公司官微

尾盘猛拉!A股突变,批量20cm涨停,科技股全面爆发

e公司官微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19 16:42

正文

图片

今日,A股强势上攻 ,科技股全面爆发

北证50指数大涨5.36%,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也均涨逾2%。 超4700只个股上涨,成交小幅萎缩至1.75万亿元。



盘面上,人形机器人、芯片、工业母机、一体压铸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石油、银行、电力等板块小幅调整。

港股分化,恒生指数收跌0.14%,恒生科技指数涨0.59%。个股方面,华虹半导体涨超22%。微盟集团尾盘大幅拉升涨超13%。 消息面上,微盟AI产品入驻微信服务商平台,成微信小店首批AI工具服务商。

Wind实时监测数据显示, 电子行业获得逾2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计算机均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电力设备、汽车也都获得逾90亿元净流入。 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逾20亿元,钢铁净流出逾17亿元,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也小幅净流出。

展望后市, 华泰证券表示,AI 应用、机器人等主题板块的交易热度继续提升,当前已触及低性价比区间,但距极限位置仍有距离,意味着科技成长板块后续仍有热点扩散、内部高低切换的机会。 此外,行业估值分化系数近期快速上升,短期或有再平衡需求,低位板块或迎来补涨,从涨跌幅、估值分位数、景气程度三维度筛选,主要关注调味发酵品、乳制品、白色家电、医药商业等板块。

中原证券认为,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政策驱动的特征,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主线仍围绕科技创新与政策红利展开,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建议短线关注电池、银行以及光伏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市场热点方面,机器人概念今日全面爆发,板块指数放量单边上扬大涨4.55%,创历史新高。板块内个股掀涨停潮,骏创科技、万达轴承30%涨停,三丰智能、恒锋工具、平治信息、双林股份等批量20cm封板,总共有近9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占今日A股整体涨停家数的近一半。



人形机器人、减速器、机器视觉等多个细分板块创历史新高,杭齿前进连续6日涨停,四川金顶连续3日涨停,福莱新材今年以来累计大涨146%,震裕科技亦涨超110%。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不久前因登台春晚而大火的宇树机器人,再度出升级版。

宇树科技官方发布最新视频显示,视频中的机器人能够流畅地完成拍手、扭腰、交叉步等动作,衔接自然,稳定性极高。机器人还能精准地跟随音乐节奏舞动,在AI驱动下展现出十足的灵活性和拟人化特质。宇树科技表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 宇树科技代表人王兴兴受邀参加。其会后接受采访表示,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非常快,预计今年年底整个 AI 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最近,由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区海子墙公园最高点,成为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

在实际应用中,深圳野生动物园、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山东泰山景区近期纷纷推出外骨骼机器人,也引发了网络的关注。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称具身智能潜在市场总规模可达60万亿美元,并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百强上市公司。中国业界有35家企业上榜,数量最多。

摩根士丹利强调,除特斯拉和英伟达外,西方可纳入其人形机器人投资组合的公司寥寥无几。而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展现出最为瞩目的进展,初创企业正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土应用机会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

国金证券指出,DeepSeek AI成功突破AI发展的高昂成本问题,凭借降本、开源的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能力,有望助力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任务规划与决策、持续进化等大模型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看好灵巧手、传感器、关节、丝杠、减速器等环节。


责编:梁秋燕
校对 :‍‍刘榕枝
— END —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