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搬到村子,既是冲动的决定,又非只有冲动。其实我跟太太很早就聊过,希望有机会能在更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活、养娃。
看到我朋友圈发的照片,不少朋友表示向往,这大概是人类身体里被埋藏的原始冲动,但要么难以放弃好学位,要么不舍得搬离巨资买下的房子,或者舍弃有前(钱)途的工作……
2019年10月27日,邻居家的山楂成熟了,想吃糖葫芦的熊孩子也来帮忙。
2020年4月29日,太太在家办公的甜蜜烦恼。
2020年10月19日,这棵杏树给我们带来了杏花和果实,一有空我们一家人就会来看望它。
其实选择在哪里都没有对错,也没有优劣。总说最好的是“最适合的”,但何为“适合”?大概就是当下,你坚信“这就是我主动选择的”,就是适合的吧。
住在这个村里的,大部分都是和我们有相似教育理念的家庭。这里有一所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开始接触木工、扎篮或者插花。五六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自己独立做一套榫卯结构的桌椅。这里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都得会爬树,所以我经常带着女儿到果园玩,黄昏的时候,能看见每棵树上都“挂着”五六个孩子。
2023年6月21日,幼儿园端午节庆,爸爸妈妈们舞大龙,娃娃们舞小龙。
2023年夏天,村边的水库是夏天看日落和纳凉的好去处,村民每天晚饭后就来等待天空上演的美景。
有了孩子以后,家里的电视再没有打开过。平时我们几乎不进城,不去逛商场和超市,不去游乐场,就在这郊区的院子里挖土,看树叶和小鸟,在果园里跑,到处去爬山,观察自然的变化。
冬天等待滑野冰的河道封冻。等春天来了,村里的家长们互相招呼着去挖荠菜,那是第一波蔬菜,紧接着就会看见香椿也冒出芽儿了。再过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去打槐花。天气暖和起来之后,就可以吃核桃的芽,用来包包子之类的。等天气热了,桑葚出来了,又带着孩子去打桑葚……
2024年5月11日,放学路上,孩子在夕阳下的树林里自由舞动。风吹动树叶的声响让她想起了音乐课上的一段舞蹈。
2
024年9月30日,村里一条河边,赶上了火烧云。
原来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时候,也有绿化的树木,也有四季,但很难感受到。现在在村子里,所有的生活都是跟着季节走的,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去看什么样的风景。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的变化,用她幼儿园老师的话说,只有接触了这些,将来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她才能听见背后的声音。
2024年10月7日,大人们在边上煮茶聊天,孩子们在树林里自由“寻宝”。
2024年11月14日,放学后,孩子“听着”秋天明澈的溪水流过枯草的旷野。
我们不希望女儿是个天才,她也不可能是天才,她就是个普通人。作为普通人,能有自己的爱好,能过上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我希望她去享受生活给她带来的快乐、家人的关怀,从中得到满足感,然后再去关怀别人。
作为父母,我们更希望女儿的童年简单且美好。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5年·第1 期· 5版
作者:肖翊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