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读
《单读》出版物(前《单向街》杂志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35岁后,我终于是个有“特长爱好”的人了 ·  昨天  
新周刊  ·  10元快餐店,“攻占”北京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了解波伏瓦的最好方式,读她的自传 ·  2 天前  
读者  ·  人生4“别”(句句精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读

我们知道你一直想要一台黑胶唱机 | 好物

单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9-01 09:00

正文



设计师应该帮助人们剥离开一些冗杂的东西,去发掘生活的真实。

——林桓民




比如一杯细细研磨的咖啡,阳光下纸质书的手感、“所见即所得”的胶片相机……还有让人身临其境的音乐体验——黑胶。


说起黑胶,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望而却步。我们当然知道,黑胶的音质超级棒,现在的数码音质难以匹敌。我们也知道,黑胶是个坑, 有很多黑胶发烧友强调,黑胶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收藏的。但是,想听黑胶,得有唱机,有了唱机就要源源不断买唱片。一个字儿,贵!


不过,看完今天的推荐,我觉得你会开心入坑,现在不入至少也会在心里种下这颗 Seed 种子! (文尾有单读粉丝福利)



民:设计一件经典的声音家具



来自台湾的设计师林桓民,从台北出发,求学日本,由台北、东京、米兰、巴黎一路走到深圳,设计过很多良品美器,获奖成就更是可以写二三十行。



但现在,让林桓民最骄傲的成就,是他设计了一台“HIFI 一体式黑胶唱机”。


黑胶像是看得见的音乐,从封面的设计、仪式感的播放动作、对声音的期待,任何场域只要有了黑胶唱机都会因此发生变化,带来完整的五感体验。



他们体验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黑胶唱机,从巨大的古典黑胶留声机、专业的 mm 唱头播放设备,或是一组手提皮箱的携带式唱机。然而体验了一轮发现,大型留声机相当考验空间的容纳度;专业的设备则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配门坎;而一体式的唱机普遍音质欠佳。



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声音第一次被记录,到如今,触手可及的快餐式音乐,听音乐的方式更简单了,却让人再也找不到黑胶那种乐趣和感动,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很有趣的命题,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林桓民成立了 HYM-originals,这个品牌不仅是单纯的黑胶唱机设计,更是一场黑胶体验过程的完整规划。而从黑胶的诞生到现在 116 年里,都没有一款产品能完美的将大功率音响与唱机完美的一体式整合。林桓民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



作为设计师,林 民认为 Seed 必须是非常经典的声音家具。他大概画了上千张的草图, 又从中挑选了 10 款,再一一加以延伸,最后选出了前后曲面翻转的造型,其意义是将声音的播放可视化,表现声音的动态美感。



至于选材,也是一番折腾。林桓民先从塑料、金属、木、竹等入手,最终选用曲木成型工法制作,呈现前后扭曲的造型外观,就像一张经典椅,它可以成为空间内的主角,也可很隐性的衬托各种不同风格环境。



另一挑战是在一体化的设计下呈现最佳的听觉体验。他们采用了的高音与低音两种,有别于一般消费级的全音单元。而由于唱盘与音箱的结合,只要下方音响单元大功率输出,就容易对播放系统产生震动干扰。他们用了两年时间, 从汽车的悬吊系统获得灵感, 研发出专利唱盘悬吊设备,隔绝谐振干扰,使播放系统平稳的运转。



Seed 的音响设计比同级音响至少高出 20% 的音域范围设定。你甚至可以听到乐手触碰琴弦的声音,歌手间歇的换气声,真实而和谐。



Seed 是一颗颠覆你对音乐想象的种子


空间上, 这款唱机打破以往黑胶繁复的设备配套,简化电源配置,将 Player 与 Speaker 结合为一体。



音质上,HYM 团队采用了的 1 寸高音 x 2 以及 4 寸中低音 x 2,组合起来最大功率共 70w,有别于一般消费级的全音单元。




设备上,由于唱盘与音箱的结合,必定逃不掉震动干扰的问题,只要下方音响单元大功率输出,就容易使唱头跳针。关于唱头的针压只在 2g 重,是个相当敏锐的设备。关于这点 HYM 团队独立研发出的专利悬吊系统,汰换过无数个弹簧和配件,最终达到完美的避震韵律,使系统平稳的运转几乎完全吸收音箱释放的所有音频震动。此外,也独立研发唱臂,无论从配重以及唱头的搭配,历经好几代的改良,设定仅 2g 的唱头增压,达到最好的播放品质。



功能上,Seed 加入现代生活智能需求,提供黑胶、蓝牙、wifi 及 AUX 四种播放模式,即使在没有唱片的情况依然能带来好的产品体验,成为最符合现代使用方式且又极具情怀的一款黑胶智能音响。



高颜值 Seed 场景展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