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策略研究
提供最新策略观点,与您共享研究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策略研究

【招商策略】“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一切都将机器人化”——全球产业趋势跟踪周报(0603)

招商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04 22:12

正文

张   夏   S1090513080006

李昊阳   研究助理

郭佳宜   研究助理



近期市场交易热点主要围绕集成电路、商业航天方向展开。产业趋势方面,NVIDIA CEO黄仁勋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介绍了新半导体、软件和系统,推动新工业革命,强调生成式AI和加速计算的重要性,并发布了Spectrum-X网络架构。政策端,上周广州市低空经济支持政策出台,5月已有13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建议持续关注。


核心观点


【市场交易热点】近期市场交易热点主要围绕集成电路、商业航天方向展开。 热点一:集成电路。 大基金三期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远超此前市场预期;三期注册资本超前两期总和,有望撬动万亿级资金体量;大基金成立目的为扶持中国芯片,解决“卡脖子”问题。 热点二:商业航天。 中国版“星链”-鸿鹄-3星座 计划发射1万颗卫星;2024年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预计中国航天全年将实施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有望刷新纪录。


【主题与产业趋势】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大会开幕前发表主题演讲。 6月2日晚间,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开幕前夕发表主旨演讲, “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机器人将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将机器人化。” 黄仁勋强调降低成本和可持续性,详细介绍了为数据中心、工厂、消费设备、机器人等提供动力的新型半导体、软件和系统,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黄仁勋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行业并为创新和增长带来新的机遇。”NVIDIA 加速平台正在全面投入生产,无论是通过具有一系列 NVIDIA RTX 驱动功能的 AI PC 和消费设备,还是利用 NVIDIA 全栈计算平台构建和部署 AI 工厂的企业。


【政策端】近期低空经济政策梳理。 上周,广州市出台了低空经济专项支持政策。两会后,各地方积极出台低空经济政策,仅5月单月,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3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主要支持举措共涉及三方面:1)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航机场、起降平台等、2)拓宽下游应用场景;3)推动企业/项目落地。其中部分省市已出台财政支持政策。


【重要资讯】 经济数据: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4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创2021年4月以来最低。尽管通胀放缓,分析认为这不会立即改变美联储的“观望”立场,多位官员表示需要几个月的持续数据才能确定降息。同时,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长率被修正为1.6%,低于预期的2.5%,显示消费者支出和住宅投资的增长被进口和库存减少所抵消。


【短期产业趋势关注及建议】 从短期角度,6月重点关注五大具备边际改善的赛道:新能源(光伏、氢能)、船舶(集运、造船、油运)、能源(石油石化、煤炭)、电力、集成电路(半导体自主可控、AI产业链)。


【中长期产业趋势关注及建议】 从中长期角度,我们建议关注全球重视下碳中和全产业链崛起(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电动化智能化大趋势下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增加,以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自主可控等产业趋势。


【全球股市表现】 上周全球股市涨少跌多,其中能源表现较好,信息技术表现较差。过去一周大涨的200亿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可选消费居多;过去一周领跌的200亿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信息技术居多。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 主观预测存在偏差、 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目录



01


1、 本周重要事项前瞻


2、 市场交易热点


上周,A股涨幅居前的重要主题指数为光刻机、MCU芯片、先进封装。


注:本文所涉及个股均为列示或者代表与相关产业链有关联,不代表个股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招商行业研究观点,具体个股推荐请以招商各行业研究组推荐为准。


近期市场交易热点主要围绕集成电路、商业航天方向展开


➢ 集成电路


大基金三期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远超此前市场预期。 工商信息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三期”)已于2024年5月24日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新,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三期注册资本远超此前市场预期:早在去年9月,路透曾报道称,国家大基金三期募资3000亿元;今年3月份彭博社称国家大基金三期募资2000亿元,预计马上推出。而如今大基金三期的注册资本达到3440亿元,超预期比例达70%


三期注册资本超前两期总和,有望撬动万亿级资金体量。 1)一期于2014年成立,注册资本987亿元,募集规模138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5000亿元,地方子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2)二期于2019年成立,注册资本/募集规模2042亿元,撬动近6000亿元规模的社会资金;3)三期注册资本3340亿元,超前两期总和,按照之前的1:4杠杆测算,大基金三期将撬动万亿级资本规模。


大基金成立目的为扶持中国芯片,解决“卡脖子”问题。 前两期投资逻辑和定位明确,其中:一期聚焦制造领域,完善全产业链条;二期重点布局材料、设备等上游领域,投资占比由6%提升至10%。具体来看,一期:制造67%、设计17%、封测10%、设备和材料6%;二期:制造75%、设计10%、封测2.6%、设备和材料10%。三期将有望聚焦在 “ 大型半导体制造厂以及卡脖子 ” 的设备、材料、零部件等环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续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支持外,AI 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是关键;因此, 预计大基金三期在人工智能芯片(GPU、NPU 等)、人工智能必备的 HBM 等高附加值 DRAM 芯片将是重点领域。


➢ 商业航天


中国版“星链”-鸿鹄-3星座 计划发射1万颗卫星。 根据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News)5月27日报道,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又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Honghu-3(中文应为鸿鹄)的星座的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该星座是国内继星网GW计划和上海G60星座提案后实体计划的第三个超万颗卫星巨型星座。此外,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正在建设中,计划在今年实现常态化发射。5月9日,中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智慧天网一号01 星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未来商业发射市场再添新军。


2024年商业航天发射次数有望刷新纪录。 今年两会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该蓝皮书指出,2024年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预计中国航天全年将实施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有望刷新纪录。


3、 主题与产业趋势变化: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大会开幕前发表主题演讲。


6月2日晚间,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开幕前夕发表主旨演讲 ,“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机器人将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将机器人化。” 黄仁勋强调降低成本和可持续性,详细介绍了为数据中心、工厂、消费设备、机器人等提供动力的新型半导体、软件和系统,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黄仁勋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行业并为创新和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NVIDIA 加速平台正在全面投入生产,无论是通过具有一系列 NVIDIA RTX 驱动功能的 AI PC 和消费设备,还是利用 NVIDIA 全栈计算平台构建和部署 AI 工厂的企业。


➢  “一年节奏”


黄仁勋透露了新半导体的路线图,这些新半导体将以一年为周期推出。Rubin 平台首次亮相,将取代即将推出的 Blackwell 平台, 该平台具有新的 GPU、新的基于 Arm 的 CPU — Vera — 以及带有 NVLink 6、CX9 SuperNIC 和 X1600 融合 InfiniBand/以太网交换机的高级网络。“我们公司有一年的节奏。我们的基本理念很简单:建立整个数据中心规模,然后以一年的节奏拆解并出售给您,并将一切推向技术极限,” 黄仁勋解释说。NVIDIA 的创意团队利用NVIDIA Inception初创企业计划成员的 AI 工具(基于NVIDIA NIM和 NVIDIA 的加速计算)创建了 COMPUTEX 主题演讲。本次展示包含大量演示,重点介绍了这些创新工具以及 NVIDIA 技术的变革性影响。


➢ “加速计算是可持续计算”


NVIDIA 正在降低将数据转化为智能的成本。 黄仁勋在演讲开始时解释道:“加速计算是可持续计算,”他强调道,并概述了 GPU 和 CPU 的组合如何能够实现高达 100 倍的加速,同时仅将功耗增加三倍,与单独使用 CPU 相比,每瓦性能提高了 25 倍。黄仁勋指出:“买得越多,省得越多”,强调了这种方法可以显著节省成本和能源。


➢  业界携手 NVIDIA 共建 AI 工厂,助力新工业革命


领先的计算机制造商,尤其是来自全球 IT 中心中国台湾的制造商,已经采用了 NVIDIA GPU 和网络解决方案。 顶级公司包括ASRock Rack、ASUS、GIGABYTE、Ingrasys、Inventec、Pegatron、QCT、Supermicro、Wistron 和 Wiwynn,它们正在创建云、本地和边缘 AI 系统。NVIDIA MGX 模块化参考设计平台现支持 Blackwell,包括 GB200 NVL2 平台,旨在在大型语言模型推理、检索增强生成和数据处理中实现最佳性能。AMD 和英特尔支持 MGX 架构,计划首次提供自己的 CPU 主机处理器模块设计。任何服务器系统构建者都可以使用这些参考设计来节省开发时间,同时确保设计和性能的一致性。


➢ 采用 Spectrum-X 的下一代网络


在网络方面,黄仁勋公布了每年发布 Spectrum-X 产品的计划,以满足人工智能对高性能以太网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NVIDIA Spectrum-X 是首款专为 AI 打造的以太网架构,与传统以太网架构相比,其网络性能提高了 1.6 倍。它可加速 AI 工作负载的处理、分析和执行,进而加速 AI 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CoreWeave、GMO Internet Group、Lambda、Scaleway、STPX Global 和 Yotta 是首批采用 Spectrum-X 的 AI 云服务提供商,旨在为其 AI 基础设施带来极致的网络性能。


➢ NVIDIA NIM 将把数百万人培养成新一代 AI 开发者


借助NVIDIA NIM,全球 2800 万开发者现在可以轻松创建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 NIM(以优化容器形式提供模型的推理微服务)可以部署在云端、数据中心或工作站上。NIM 还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基础设施投资。例如,在 NIM 中运行 Meta Llama 3-8B 可在加速基础设施上产生比没有 NIM 时多 3 倍的生成式 AI 代币。



近200 家技术合作伙伴(包括 Cadence、Cloudera、Cohesity、DataStax、NetApp、Scale AI 和Synopsys)正在将 NIM 集成到其平台中, 以加快特定领域应用(如副驾驶、代码助手、数字人化身等)的生成式 AI 部署。 Hugging Face现已提供 NIM — 从Meta Llama 3开始。“今天我们刚刚在 Hugging Face 上发布了经过全面优化的 Llama 3,您可以在那里试用。您甚至可以随身携带它,”黄仁勋说。“因此,您可以在云中运行它,在任何云中运行它,下载此容器,将其放入您自己的数据中心,然后您可以托管它,以便为您的客户提供它。”


➢ NVIDIA 利用 GeForce RTX AI PC 让 AI 助手焕发生机


NVIDIA 的 RTX AI PC由 RTX 技术提供支持,将通过 200 多台 RTX AI 笔记本电脑和 500 多个 AI 应用和游戏彻底改变消费者体验。 RTX AI 工具包和新推出的用于NVIDIA ACE 数字人平台的基于 PC 的 NIM 推理微服务彰显了 NVIDIA 对 AI 可访问性的承诺。同时发布的还有基于 RTX 的 AI 助手技术演示 Project G-Assist,展示了针对 PC 游戏和应用程序的情境感知辅助。微软和 NVIDIA 正在合作帮助开发人员为他们的 Windows 原生和 Web 应用程序带来新的生成式 AI 功能,并通过 API 轻松访问 RTX 加速 SLM,从而实现作为 Windows Copilot Runtime 的一部分在设备上运行的 RAG 功能。



➢ NVIDIA 机器人技术被行业领导者采用


NVIDIA 正引领价值 50 万亿美元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各行业都采用自主运营和数字孪生——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虚拟模型 通过其开发者计划,NVIDIA 提供 NIM 访问权限,促进 AI 创新。中国台湾制造商正在利用 NVIDIA 的技术改造他们的工厂,黄仁勋展示了富士康如何利用 NVIDIA Omniverse、Isaac 和 Metropolis 创建数字孪生,将视觉 AI 和机器人开发工具结合起来,以增强机器人设施。“下一波人工智能是物理人工智能。能够理解物理定律的人工智能,能够在我们之中工作的人工智能,”黄仁勋强调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NVIDIA Isaac 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包,以构建 AI 机器人,包括 AMR、工业手臂和人形机器人,由 AI 模型和 Jetson Orin 和 Thor 等超级计算机提供支持。“机器人技术已经到来。物理人工智能已经到来。这不是科幻小说,它正在中国台湾各地使用。这真的非常令人兴奋,”黄补充道。



全球电子巨头正在将 NVIDIA 的自主机器人集成到他们的工厂中,利用 Omniverse 中的模拟来测试和验证这一适用于物理世界的新型 AI。 包括全球超过 500 万个预编程机器人。“所有工厂都将是机器人工厂。工厂将协调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将制造机器人产品,”黄解释说。黄仁勋强调了 NVIDIA Isaac 在提升工厂和仓库效率方面的作用,比亚迪电子、西门子、泰瑞达机器人和 Intrinsic 等全球领先企业均采用了其先进的库和 AI 模型。IGX 平台上的NVIDIA AI Enterprise与 ADLINK、Advantech 和 ONYX 等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符合严格监管标准的边缘 AI 解决方案,这对于医疗技术和其他行业至关重要。


4、 投资建议


5月重点关注五大具备边际改善的赛道:从短期角度,6月重点关注五大具备边际改善的赛道:新能源(光伏、氢能)、船舶(集运、造船、油运)、能源(石油石化、煤炭)、电力、集成电路(半导体自主可控、AI产业链)。


从中长期角度,我们建议关注全球重视下碳中和全产业链崛起(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电动化智能化大趋势下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增加,以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自主可控等产业趋势。


02

政策端:近期低空经济政策梳理


上周,广州市出台了低空经济专项支持政策。两会后,各地方积极出台低空经济政策,仅5月单月,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3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主要支持举措共涉及三方面:1)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航机场、起降平台等、2)拓宽下游应用场景;3)推动企业/项目落地。其中部分省市已出台财政支持政策。


5月31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主要提到三大政策目标:1)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2)推动关联的载人航空器、飞行汽车、货运无人机、消费无人机、传统直升飞机等航空器制造业实现产值规模超1100亿元。3)建设广州第一个跑道型通用机场,新建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以上常态化使用起降点,低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100亿元。


截至目前,多个省市发布低空经济专项支持文件。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共有18个地方政府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区域支持政策有望持续出台。从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来看, 各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支持细则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航机场、起降平台等、2)拓宽下游应用场景;3)推动企业/项目落地。




03

全球观察:全球市场跟踪


1、 全球股市行业表现


上周全球股市涨少跌多,其中能源表现较好,其他行业普遍表现一般。 具体来看, 美股涨跌分化, 能源表现较好,信息技术跌幅较大; 欧股涨少跌多, 日常消费表现较好,信息技术跌幅较大; 英国股市涨少跌多, 电信服务表现较好,金融跌幅较大; 日本股市涨多跌少, 公共事业表现较好,信息技术表现较差; 港股涨少跌多, 能源表现较好,信息技术跌幅较大; A股涨少跌多, 能源表现较好,房地产跌幅较大。




2、 全球强势股与异动股简析


过去一周大涨的200亿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可选消费居多;过去一周领跌的200亿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信息技术居多。


异动股简析

【比亚迪】 5月28日晚,比亚迪举办了发布会,正式官宣两款车型秦L DM-i、海豹06 DM-i上市,搭载第五代DM-i技术(即Dual Mode,双模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两款车型各推出五个版本,售价9.98-13.98万元。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混动技术,显示公司今年提升合资汽车市场份额的野心,相关产品推出应可增加批发量,将监测此会否引发新一轮的价格竞争,接下来的几个月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将如何应对值得关注。


【赛富时】 5月30日,赛富时(CRM.US)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十八年来首次单季营收逊于预期、本财年指引也逊色。赛富时一季度营收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不及市场预期的91.5亿美元。此前,该公司表示,当前季度的销售增长将放缓至历史最低水平,这加剧了市场对该公司能否在行业转向人工智能工具之际保持领先地位的担忧。




04

重要资讯速递

1、 国内重要资讯与产业政策


(1) 双碳——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来源: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29/a364f9de8cad4b94a3607377aca580b5/c.html


(2) 半导体芯片——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张新出任董事长(☆☆☆)


5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三期)已经成立,张新出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注册资本3440亿元。大基金三期的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股权结构上,大基金三期的股东包括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20926



(3) 消费电子——中国信通院: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07.1万部同比增长28.8% 国产手机占比85.5%(☆☆☆)


5月28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最新数据,2024 年 4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2407.1 万部,同比增长 28.8%,其中 5G 手机 2023.2 万部同比增长 52.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4.1%;智能手机出货量 2266.8 万部,同比增长 25.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94.2%。今年 1-4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9148.6 万部,同比增长 12.3%,其中 5G 手机 7666.5 万部,同比增长 18.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3.8%。智能手机出货量 8644.1 万部,同比增长 10.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94.5%;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 93 款,同比下降 29.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71.5%。新机方面,今年 4 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 33 款,其中 5G 手机 22 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66.7%。IT之家通过官方获悉,1-4 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 130 款,其中 5G 手机 71 款同比增长 6.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54.6%。以品牌区分,国产品牌手机 4 月出货量 2057.6 万部,同比增长 25.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5.5%。1-4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 7628.6 万部,同比增长 20.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3.4%。


新闻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Ka7unrXouelJ7DzXYuqi7A


(4) 经济数据——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3月份同比下降3.5%转为增长4%,增速回升7.5个百分点,企业当月利润明显改善。统计数据显示,1至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增速与1至3月份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增长加快。前4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当月看,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由3月份同比下降1.2%转为增长3.3%,增速回升4.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有力带动企业盈利改善。超七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前4个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5.6%,行业增长面比1至3月份扩大7.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至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前4个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当月利润增长15.9%,回升态势明显,持续助推规上工业利润改善。


新闻来源: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5/content_6953761.htm


(5) 人工智能——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5月29日,信息化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化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增强国际影响力,以标准建设支撑引领信息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来源: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5/content_6954260.htm


(6) 人工智能——黄仁勋、苏姿丰将参加台北国际计算机展(☆☆)


5月27日,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2024)将在6月4日至7日开展英伟达CEO黄仁勋昨(26)日提前抵达中国台湾地区。消息人士透露,黄仁勋此行除参加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之外,还将访问鸿海、广达、台积电等供应链公司。另外,AMDCEO苏姿丰将于6月3日以“高效能运算迈向AI时代”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新闻来源: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biz/archives/2024/03/27/2003815510


(7) 固态电池——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5月29日,记者通过多方信源获悉,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新闻来源:

https://cn.chinadaily.com.cn/


(8)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新车秦L DM-i上市 售9.98万起 并首搭载第五代DM技术(☆)


5月28日,比亚迪新车秦L DM-i在西安上市,价格范围为9.98万至13.98万人民币。新车搭载第五代DM技术,综合续航超2100公里,百公里亏电油耗只需2.9公升,向下瞄准速腾、朗逸等车型,发起对合资B级、A+级轿车的双重攻势。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秦L DM-i的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仅2.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公里,堪称“工业奇迹”。据王朝网报道,秦L DM-i的推出填补了秦PLUS和汉之间的产品矩阵空白,并具有前瞻性科技设计,全面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同时,新车已经在设计、技术、平台、品智等四大维度全面超越中级合资燃油轿车,有望成为用户在家庭用车升级或年轻人购车的首选。深度插电混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油耗效率,并且每年用车成本只需2000元左右,每年能节约6900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车选择。


新闻来源: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1A0407I00


(9) 人工智能——商汤科技发布商量粤语版大模型,推动AI本土化落地(☆)


5月29日,商汤科技举办了“商量粤语版发布会暨商汤科技十周年志庆启动礼”,会上发布了面向粤语区用户定制的粤语大模型系列产品(包括网页版及App版),同时宣布多个大模型产品的更新迭代,并与德勤中国、隶属吉利科技集团创新业务板块的长兴吉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电讯等多个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发布会上,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表示:“商汤科技十年前于香港成立,在这个地方推出商量粤语版,对我们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凭借日日新大模型5.0系列的创新产品及其巨大潜力,我们致力推动香港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2.0时代的到来,我们将继续利用商汤 AI 大装置SenseCore及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的强大能力,通过当地语系化解决方案积极促进社会的变革。”在今年4月举行的“商汤技术交流日”中,商汤科技发布了行业首个“云、端、边”全栈大模型产品矩阵,以及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 5.0”大模型体系,该大模型体系在权威主流评测取得突破性成绩:在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中,成为首个超越GPT-4 Turbo的国产大模型;在OpenCompass的基准表现中,客观评测超过GPT-4 Turbo,主观评测已超过GPT-4o,并位列第一。“日日新5.0”发布后的短短一个多月后,商汤即推出日日新粤语大模型,包括“商量语言大模型粤语版”(以下简称“商量粤语版”)及“商量多模态大模型粤语版”。


新闻来源:

https://www.sensetime.com/cn/news-detail/51168166?categoryId=72


(10) 人形机器人——安徽:到2027年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


5月29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两个中心,即合肥市研发制造与应用中心、芜湖市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中心;建设三大平台,即为人形机器人专设的省级创新平台、融资平台、招引孵化平台;打造不少于四种型号有国内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控制器、高功率密度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一体化关节、轻质灵巧手、电子皮肤等五类优势部组件;推出面向制造、应急、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文旅服务等六大领域场景的多类型人形机器人产品,形成示范应用。


新闻来源:

https://jx.ah.gov.cn/sy/wjgg/149442811.html


(11) 设备更新——上海: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产品应用 提高创新设备投资规模占比5个百分点(☆)


根据财联社5月31日报道,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创新重点产品进清单。围绕智能制造装备、能源装备、专用装备、重大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推出50类标志性产品,发布后定期更新。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等加快升级改造。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汽车制造、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产品应用,推进创新替代计划,提高创新设备投资规模占比5个百分点。

新闻来源:

https://www.cls.cn/detail/1691727


(12) 卫星互联网——中国版“星链”鸿鹄-3星座计划曝光(☆)


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Hon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在国际电信联盟官网记者发现该文件可公开查阅。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消息属实,目前在国际电联官网该文件可公开查阅;鸿擎科技10000颗卫星的具体发射计划未知,行业内当前的惯常做法是按年分批发射。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最终实际发射数量与申请数量可能不一定相同。API文件是通知国际电联和成员国其发射卫星网络或系统的意图,其他人可以审查拟议的卫星网络,以评估对其现有或计划中的卫星系统的任何潜在干扰。如果该计划通过且得到实施,将媲美SpaceX的星链计划。


新闻来源: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9A014GP00


2、 国外重要资讯与产业政策


(1) 人工智能——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完成60亿美元B轮融资(☆☆☆)


当地时间5月26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xAI宣布获得60亿美元B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等。xAI的投前估值为180亿美元,本轮融资后的投后估值将达到240亿美元。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21029


(2) 经济数据——通胀降温 美国4月核心PCE同比创三年新低(☆☆☆)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创下自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增幅。核心PCE指数剔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被视为美联储首选的通胀衡量指标。数据显示,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会立即影响美联储近期的“观望”立场,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需要连续几个月的通胀放缓数据才能确定降息是安全的。此外,美国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长率被修正为1.6%,低于市场预期的2.5%,远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3.4%。这一修正反映了消费者支出和住宅投资的增长被较高的进口和库存减少所抵消。


新闻来源:

https://www.investing.com/economic-calendar/core-pce-price-index-905/

新闻来源:

https://www.dailyfx.com/news/us-q1-gdp-misses-forecasts-pce-beats-estimates-us-dollar-moves-higher-20240425.html


(3) 人工智能——苹果据悉已与OpenAI达成协议,将ChatGPT引入iOS 18(☆☆)


当地时间5月26日,苹果已与OpenAI达成协议,将在iOS 18中集成ChatGPT,预计在6月10日的WWDC 2024特别活动上宣布合作伙伴关系。为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苹果还在与谷歌谈判,将其Gemini大模型作为另一选择。苹果将推出多项AI功能,包括转录语音备忘录、AI修图、加快Spotlight运行速度、改进Safari搜索、智能生成摘要及自动推荐回复等,部分功能将在本地设备上运行,而更复杂的任务将由苹果数据中心支持。尽管苹果没有自己的聊天机器人,但通过与OpenAI和谷歌的合作,将大幅增强iPhone的AI能力。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19366


(4) 存储芯片——美光将在日本广岛建造新的 DRAM 工厂,预计 2027 年底投入运营(☆☆)


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光科技计划在日本广岛县建设一座新工厂,用于生产 DRAM 芯片,目标是最早在 2027 年底开始运营。报道估计总投资额将在6000亿至8000亿日元(约合51亿美元)之间。新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初开始建设,并安装极紫外(EUV)光刻设备。日本政府已批准提供高达 1920 亿日元(约合 13 亿美元)的补贴,以支持美光在广岛工厂生产下一代芯片。经济产业省去年表示,这笔资金将帮助美光整合 ASML 的 EUV 设备,这些芯片对于驱动生成式 AI、数据中心和自动驾驶技术至关重要。美光最初计划在 2024 年之前让新工厂投入运营,但由于市场条件不利,这一计划显然已进行调整。美光于 2013 年收购了日本 DRAM 巨头尔必达,在日本拥有 4,000 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