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片云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春节档终于落下帷幕,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除夕到初六七天斩获58.4亿票房,仅比2018年多7200万,增幅1.25%。
在增长乏力之外,高票价是这个春节档的一大关键词,在一片“买不起电影票了”的呼声中,观影人次也应声而落,七天1.45亿的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00万,下降超过10%。
走高票价、走低的人次、停滞不前的总票房,在这些数据之外,春节档还有哪些有趣的数字呢?
从4
亿到58
亿,8
年14
倍
早在2006年就有了春节档的概念,但彼时并没有成为一个强势档期,直到2010年《阿凡达》上映,行业才逐渐意识到春节档的价值,2013年,《西游降魔篇》在春节档斩获5.3亿票房,让这个档期被彻底激活。从此之后,初一众片混战的格局开始出现,也在今年达到高潮。
纵观近八年的春节档可以发现,从4亿到58亿,仅仅用了8年时间。超过14倍的增长远高于大盘的增速(3.5倍),可以说非常惊人。这一方面源于银幕数增加和人次增长导致的水涨船高,另一面也源于强势影片的扎堆效应。加之节庆因素下该档期本身的特殊性,一起推动了春节档的畸形增长。
2012-2019年春节档票房
不过从这两年的趋势来看,增速在逐渐放缓。激烈的竞争让这一档期的蓝海转红海,逼近其市场容量上线。
今年档期票房冠军《流浪地球》的票房为20亿,与去年《唐人街探案2》的19亿相差无几,也说明了这一档期的产出逐步趋于稳定。
春节档平均票价比平日高9
块
今年春节档票价特别贵是共识,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房高达42元,远高于去年全年33元的平均票价,增长近三成,尤其是很多四五线城市,60-70的票价比比皆是。
从平均票价排名来看,最贵的是昌都,高达65元。票价TOP10的城市中,仅有北京一个一线城市,其余都是三四线城市。
如果从跟平日票价变化幅度来看,最高的是北海市,比平日涨了23块钱,票价高达57元,翻了近一倍。其余涨价的城市也都以三四线城市居多,这跟春节期间人口回流不无关系。
相比平日增长单位:元
无论是旅游还是返乡的原因,导致这些城市春节期间人口大量流入,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票价上涨。
另外,纵观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票价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涨价中位数为9元,与均价涨幅相等。票价涨幅最小的区域大多数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城市,这是由于该区域非人口流入或流出区,春节与平日观影人群变化不大,因此票价无明显变化。
莱芜、三亚影院“最挣钱” 春节平均单日单座收益高达174元
春节档期间增长的不只有票价,还有单日单座收益,单日单座收益是反映影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从春节档来看,全国影院的单日单座收益为97元。
春节期间单日单座收益高于150元的城市有13家,其中最高的是莱芜,高达174元,其次是三亚172元。而且有趣的是,单日单座收益较高的城市大都是票价涨幅较高的城市。
今年春节档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票价增长,而是春节档过于集中的问题。今年春节档有8部大片拥挤在初一,但在节前几天,几乎没有新片上映,一度形成真空,造成很多人已经放假在家却无片可看的窘境。但正是如同一个业内人士所说,“初一被挤死可以怪片子不行,提档两天扑街了就得怪宣发不行。”这样的怪现状,值得行业反思。
更多
行业资讯,可进入【艺恩数据】小程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