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思想
传播互联网及科技思潮,分享互联网观点,学习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精神,升华互联网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小米申请注册XIAOMIYU7新车商标#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不要靠近任何需要切的糕#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消息称#苹果无边框iPhone或推迟#:#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思想

今日头条融资10亿美元,BAT打响围剿大战!

互联网思想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7 21:24

正文


今日头条融资10亿美元或不为IPO AI最缺的不是钱


  剑指千亿美元目标的今日头条正式跻身百亿美元公司。

  在多个渠道的消息中,今日头条已于去年年底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10亿美元,投资方是红杉中国和建银国际。

  这算是给传闻一年的今日头条融资案有了告一段落的机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先是腾讯收购的80亿美元估值,到其后新媒体“新经济100人”采访中的百亿美元,再到更晚一些的《财经》采访中的110亿美元估值,今日头条最新估值多少,都是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之所以估值被关注,是因为这是判断公司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巨头竞逐的滩头发展倍速的指向标,毕竟目前在内容分发领域,BAT全部入围,并且投入重兵。

  但此时此刻融资,今日头条或不是出于“缺钱”。

  除了业务本身不烧钱,今日头条在营收增长上势头迅猛。2016年,今日头条官方对外宣布的营收达60亿元,而这个数据在上一年还只有30亿元。据今日头条内部称,2017年的目标是100亿元。

  此外,虽然2016年有重大海外收购投资案和对短视频投资,但一个总额5000万美元,另一个短视频补贴总额10亿元,对于目前体量的头条来说甚至都动不到基本盘。

  有分析称此轮融资是为IPO上市准备,但通常Pre-IPO轮次的融资,金额和规模可能会更高,况且按照今日头条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投资方也乐于给出更高的估值,利于上市后获利退出。

  数据方面,截至2016年9月,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5.8亿,日活跃用户超过6300万,在中国互联网产品中,排位在今日头条前面的并不多,要是再算上盈利能力就更加少之又少。

  另一可以参照的是,虽然传闻称前优步中国总经理柳甄主要负责了此次融资,但融资前后,投行券商和二级市场并无相关消息传出。

  最关键的是,此时上市,没有明显的甜头可言。

  一方面,巨头环伺,江湖地位说稳不稳,财大气粗的BAT任何该方面的举动都会引发资本市场反应,进而影响到长期战略。

  另一方面,今日头条面临的最大风险尚未解决,在中国涉及信息分发,相关牌照是无法避开的一环,今年1月长达半小时的宕机,虽然事后解释是服务器故障,但一个以技术安身立命的公司,怎么会容许整个产品长达半小时的宕机?

  另外至今未公开解释的是,宕机事件后今日头条内关于时政的内容,为何进入高规格审查状态?而且在视频方面则有个“阳光宽频”的改变。所以牌照问题一日不解决,今日头条上市招股书中最大风险就没法解决。

  最后,上市有利于品牌全球化,但这对于当前的今日头条都并非渴求选项,全球化方面,今日头条通过并购模式,而且效果不错。

  实际上,今日头条这笔2016年年底的10亿美元融资,极有可能与当前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抢夺战有关。

  特别是人工智能高级人才方面,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

  今年2月,今日头条从微软亚洲研究院挖来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并任命其负责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此前,该实验室的代表人物是张一鸣从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挖来的少帅科学家李磊。

  李磊和马维英的加盟都在业内引起热议,但这也只是整个行业AI高级人才抢夺的缩影,并且由于紧缺性,中国范围内呈现的场景更像是把百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当做了为数不多的“人才超市”。

  微软方面,前有陆奇,后有马维英,更早之前还有一大批在小冰团队任职的技术负责人,先后成为百度度秘负责人、加盟科大讯飞,以及参与创立创业公司。

  百度方面则更加明显,“狼厂”一方面是中国最早标榜人工智能战略的公司,另一方面则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接连流失了包括首席科学家吴恩达、高级副总裁王劲、IDL创始院长余凯、人工智能科学家张潼、吴韧等高级人才。


  而且人才断层现象也尤为明显,在高级人才被瞄准抢夺后,次一级人才则青苗不接。可以佐证的是创新工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举动。

  在先后投资余凯、吴甘沙、范文渊等人工智能大牛的创业项目后,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认为投资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竞争,于是他亲自牵头成立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招揽从科研单位人才到高校精英的人才进行孵化,但即便如此,一年的目标也不过100人,目前则成绩只有30人。

  在此种形式下,人才加盟可能不仅需要“前景”,还需要随大趋势水涨船高的“钱景”了,而且此前36Kr也专文报道过,人工智能人才的哄抢已经达到了天价难求的地步,在这个层面的竞争来说,今日头条的对手不是一点资讯,不是天天快报,不是阿里UC,它面对的是被整个竞争格局不断加码的人工智能战略,在这个层次的竞争中,BAT是他的威胁,京东小米也是他的威胁,不乘着上升势头广积粮,可能就会错过机遇。

  更早之前,今日头条也在通过员工1500元住房补贴等作为吸引人才的策略之一,但在人工智能暴热当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新浪科技 李根)

围剿与反围剿 BAT大战今日头条


  四年多前,今日头条刚刚成立,还只是BAT的一个假想敌,当时的互联网,核心的议题还是三大巨头谁会率先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当微信的出现把腾讯送上船后,人们发现,一艘名为今日头条的小船默默地划向了巨轮身边。现在,这家公司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大敌”。不只是巨头,几乎想在内容领域有所动作的公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头条当对手。

  在这场突围战中,今日头条是否会被围剿,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战略抉择?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今日头条已在去年年末拿到了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方面投资的10亿美元D轮融资,现估值已经超过120亿美元。

  战况升级,今日头条向何处去?

百度打响“围剿”第一枪

  经历了2014年被多家门户围攻,到2015、2016年的BAT 巨头陆续出击, 在2017年,打响“围剿”头条“第一枪”的是百度。

  “在哪儿都会有竞争,我们从来没有奢望做什么事情是没有竞争。”今年1月,一场陆奇加盟百度的沟通会上,当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被问及“如何看待今日头条的竞争”时,他这样回应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并透露信息流将是百度下一个增长点。

  一个月后,李彦宏在内部演讲中把“内容分发”放到了第一的位置,并重点提了信息流产品——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内容创造者选择了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

  “怎么利用百度的平台让内容回来、让我们的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完成我们让人们最便捷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李彦宏称这是百度需要思考、准备并为之奋斗的。

  在李彦宏眼里,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还是内容的分发。从去年开始百度已经发力内容,推出百度百家号,并称2017年将累计向内容生产者分成百亿。

  时至今日,两家公司已经在包括信息流、搜索多个层面上呈现直接竞争的态势。

  首先是信息流广告,这是今日头条的核心阵地。2016年的前10个月,头条就已经完成了60亿年度收入目标,虽然尚不及去年百度整体营收的十分之一,但比的是谁后劲更足。

  在百度方面,“搜索+信息流”的模式已经开始运转。2016年起,手机百度大规模引入信息流,随后不久便就植入广告。按照百度的设想,基于对搜索行为、浏览数据的分析,原生广告可以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如果说信息流是百度未来较大的增长点,那么信息流广告无疑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搜索,头条已经开始暗暗渗透进百度的这一核心业务。今年2月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离职加入头条的马维英,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就是互联网搜索技术。

  马维英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今日头条正在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连接人与信息的方式。持续累积大量的训练样本和数据,让机器学习系统形成闭环,不断地改善和进化。它除了能提供个性化的相关度排序,还能对用户兴趣自动识别、内容的语义理解、过滤和推送,还有自动机器问答等。

  在谈到下一代搜索引擎对现在的颠覆时,马维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信息流可以淬炼出大量人类社会的知识表达,将这些有结构的知识重新组织起来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就能够直接提供非常清晰的结构化搜索结果,用户不需要离开现在的应用场景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答案。这样的技术会在未来根本性地颠覆现在的搜索引擎形式。

  在上述两个层面,百度和头条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最终打入了对方的“主战场”,而头条却是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内,就和百度在正面战场上相遇。截至去年年末,今日头条日活量为7800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 76分钟,单用户日均启动次数约9次。

  人工智能在其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以马维英领衔的头条AI实验室为例,本身国内能够成规模的AI团队就不多,百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排得上号的两家。随着陆奇和马维英从微软分别出走百度和头条,这就意味着,百度和头条在AI的研究上也开始了直接的竞争。

  马维英表示,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人机交互。未来实验室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信息和内容的应用场景中。

  “人工智能在内容领域的应用非常广阔,除了个性化推荐,我们计划未来能借由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分发、组织、消费以及人与人互动每个环节里产生更大的变革。”马维英称,现在视频、图像、文字都已经被数字化,数字化到了一定阶段之后还要进一步语义化,使得机器能够有效理解信息与内容的意义。

  他透露,下一阶段今日头条希望在信息流的每一环节里,定义好机器学习模型,来训练更大、更深的神经网络,但这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因为这也意味着需要构建更大的训练样本和数据以及更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我认为头条在人工智能的‘地基’已经打得比较牢了。”马维英告诉记者,但人工智能对内容行业可以产生的创新和变革还远远没有到头,所以机会也是无穷的。

  对于现在的百度来说,AI和信息流也是李彦宏定义的两大未来技术。这样来看,张一鸣和李彦宏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拥挤的赛道

  除了百度,在内容聚合平台的赛道上,国内市场上已有的大玩家还包括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小米投资的一点资讯,阿里系UC以及今日头条昔日的投资方之一微博等等。

  在2016年猎豹全球智库对新闻资讯类App的排名中,头条以周活跃渗透率13%,排在首位,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一点资讯分列第二到第四位。

  背靠腾讯的海量用户,2015年才杀入赛道的天天快报发展非常迅速。

  “互联网最不缺的是创新,因为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很好,所以这么多家能挤进来。”天天快报总经理郑坚对记者说到。

  他认为,如何提高推荐的精准度,以及怎么把优质内容、更有价值的内容识别出来,这个层面的技术做得是明显不够的。没有高质量的内容时,高端用户很难存活下去。

  “当流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平台就自然地被附上了媒体的属性。”基于此,郑坚对于内容的质量相对更加看重,这跟腾讯新闻的整体打法有关。

  天天快报的打法和头条似乎并不一样。郑坚透露,今年快报的两个发力点,一个是把产品推荐体验提高;第二个就是内容生产,把各个环节的能力通过媒体平台释放出来。

  而对于一点资讯来说,重技术轻运营的模式导致其错过了流量红利的黄金时期,现在急需强大的资源注入以改变被落下的局面。

  “头条挑战的是百度,跟四年前的360很相似,而一点资讯就是同时期的搜狗。头条和一点的竞争,并不因为头条的暂时领先而一直落后,反而一点现在面临竞合的选择比头条更多,也许一次弯道超车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位接近一点资讯管理层的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一点资讯正在和北京文创谈融资,而非此前传言的百度。但此消息尚未得到公司的证实。

  UC市场总经理周默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一个观点,内容生态领域本身难以垄断,也不应该被垄断。用户的短期关注点会跟着热点走,平台的时效性、独家性会左右用户的选择;但长期关注点源于用户对内容创作者的个人喜好,用户会从单纯消费内容到消费IP。

  谈到目前的媒体平台竞争格局,阿里文娱CEO俞永福在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输在格局,赢在细节”。

  他认为,今日头条未来的挑战在于长远在供给侧、用户消费侧和商业侧的资源和积累,在长跑过程中有一些冲击;门户们最大挑战就是它自身自有内容和其他内容的博弈;而阿里最重要的优势还是独有的大数据能力,推动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变。

  希望分食市场的,不只同一赛道上的对手,还有微博这样的资深玩家。2014年时,微博曾经作为投资方出现在头条的C轮融资中,如今,却与头条的对手一点资讯互动频繁。一点除了和微博旗下的一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还与微博“形成社交共振”。在这场围剿战中,微博已经用脚投票了。

  头条的反击是,近期也小范围的向一些头条号开通了“短内容”功能。这些头条号发布的短内容将出现在用户的“推荐”栏目中,用户可以像在微博上一样去关注它们。一个例子是,曾经频频在微博上和竞争对手“呛声”的京东集团 CEO刘强东已经鲜少在微博发言,而是将自己的动态转移到了今日头条平台上。

  此外,类似36氪这样的新商业媒体,大家都在寻找头条没有覆盖到的市场。

  36氪媒体总裁冯大刚对记者表示,未来读者会分为两类人群:一类是聚合媒体,在聚合阅读方面,今日头条是做得最好的;另一类就是品牌媒体。以后内容会变得越来越贵,越是教育程度高的读者,对于品牌媒体的需求越大,但如何判断哪些读者属于哪类媒体,是品牌媒体的运营者需要思考的。要从几个维度来打造品牌媒体:自有流量,自有品牌,自己的产品形态,用户群以及价值观。

  尽管36氪媒体的内容也在聚合媒体上有呈现,但冯大刚认为,品牌媒体与聚合媒体的关系是分销而不是依赖。媒体可以有多个分类,比如职业维度、价值维度、兴趣维度,前两者很难被聚合媒体取代,但兴趣维度是很容易被取代的。在冯大刚看来,内容价值永远不会消亡,媒体人和资本对内容价值的探索也永远在持续。

  靠短视频“反围剿”

  当竞争对手还在试图复制头条的模式打头条时,头条暗暗发力的“短视频”体量早已经成为其另一个增长点。

  早在去年年初时,有今日头条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今日头条视频业务增长飞快,阅读量甚至已经追上图文和组图,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但因为担心过早被竞争对手“盯上”,直到去年9月的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才宣布这一消息,并表示未来一年将拿出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

  根据头条提供的数字,2015年,头条视频的日均播放量是1.8亿,2016年视频的日均播放量为12.69亿,同比增长了605%。

  可以看到,今年来头条几次大的并购和合作,都是发生在视频领域,除了在北美收购Flipagram,目前还和摔跤赛事版权方——世界摔跤联盟 WWE、体育赛事版权中超联赛、国内第一娱乐内容机构芒果TV都达成了短视频内容合作。

  一位短视频运营者拿到了头条的补贴,但他认为,补贴力度比起其他平台并不大,更加让人郁闷的是,自己辛苦原创的视频刚发上去,就会被无数山寨党剪辑后盗发,“而头条对此并没有强硬的处罚措施”。

  对此,头条回应称,头条每月都会公布封停或惩罚违规的头条号,并且对头条号开启原创保护功能,提供删文和先行赔付政策。并且近期有提升分成单价的计划。

  短视频“风口”一起,分食者众。阿里大文娱宣布将土豆全面转型做短视频。此前,和头条用户高度重合的快手也获得了腾讯的3.5亿美元融资。百度视频也宣布推出基于“情感识别”的内容推荐算法,即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通过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捕捉人脸表情,做到精准推荐。

  短视频俨然成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UGC、PGC,还是做社交、短视频,今年都有巨大的机会,中国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YouTube。”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对记者表示。

  而在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看来,“我觉得大家会在两个维度上竞争,一个是用户的钱包,一个是用户的时间,这两个维度有不同的变现方式。”

  头条现在已经将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做到了 76分钟,与微信对比来看,微信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为90分钟。

  不管谁能抢占变现高地,眼下,在短视频这个阵地上,各家也已经对头条全面形成了围剿之势,反过来,头条也正在形成自己的阵法,并且正在绑定更大的资源拥有者。(转载节选自第一财经日报)



我愿意以我全部的科技换取跟苏格拉底待一个下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