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重要提醒!浙江人,今天请提前1小时出门! ·  11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张纪中,强制执行! ·  昨天  
钱江晚报  ·  冲上热搜!网友慌了:控制不了啊 ·  昨天  
杭州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视域 | 文人画的画,就是“文人画”?非也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20-01-18 17:46

正文

原文 : 《背着十字架创作的文人画》

作者 | 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   宋石磊

图片 | 网络




近年来,文艺圈逐渐出现了当代文人热衷扎堆作画的情形,文人画展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那么,是否当代文人所画的画就是文人画? 非也。


早在民国时期,文人画大家陈师曾就已敏锐指出这一问题。古代文人画理论正宗苏轼、董其昌等指出,文人画与院体画区别在于文人非画工非职业的身份,日本文人画学者大村西崖指出文人画旨在其身份、阶层之区别。陈师曾为文人画做了更深层次的界定: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陈师曾进一步区分文人画与文人之画,指出文人画的四要素: 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是文人画创作的不二法门,并反对知识分子的画就是文人画。

苏轼 潇湘竹石图



文人画的出现本身是一种绘画史的反常与意外,是以一种类似自我毁灭的方式, 以“非画”抑或说“反绘画”的特征出现于画坛,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声音,标志着文人思想与情感的现代性的到来 。文人画对绘画的传统与写实的“双重背叛”,由写实到抽象,表现为一种新的绘画理想的崛起,从而使其摆脱了写实的“幻术”与程式化,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维度,表现为一种形而上的意味。正是这种现代性,使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既有东方静观的审美趣味,同时又兼具现代的艺术品格。

苏轼 枯木竹石图卷



但需要指出的是, 文人画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思想与哲学渊源,亦有其特殊语境 :在技术层面上, 宋代自然主义写生传统 发展至顶峰;在哲学层面上, 宋代理学思想 对文人画自然观的影响。文人画作者大都有道、释、禅的文化背景,诗书画印四绝,文化修养全面,受到深层的中国传统哲学与玄学思想的浸染,并融入中国文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从而生成了一整套内在的、有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与原则。


文人画重 “笔墨情趣” ,物象是次要的,“笔墨”形式本身才是目的。文人画在造型上“不求形似”,删繁就简、洗练概括;文人画用笔天趣自然,用墨高枯,皴法自在率真,用色古雅淡远,具有浓厚的黑白二色的象征意味,往往淡墨枯笔而神韵自现。 而当代文人画缺少对于中国传统生存哲学的深刻洞察,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文人传统衰落,诗书画印的分流,没有融合诗歌与书法的文人画就如同生命失去了生生之气,貌合而神离。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气韵与意境全无。尤其是当代文人对于书法的忽视,这是问题之源,形式荒率的背后是笔墨的缺失。

米芾 云起楼图



那么, 文人热衷书画美其名曰文人画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影响的焦虑。 这来源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家庭罗曼史”概念。后布鲁姆将之应用到诗歌领域,他拈出焦虑一词,大致意思是诗人们之间的代际传承如同俄狄浦斯情结所暗示一般,非弑父不能成长。于是,先辈诗人就成为了当代诗人的焦虑对象。这种后果所直接导致的是当代诗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向威名显赫的前代巨擘进行至死不休的挑战”。联想到当代诗坛第三代诗人对于诗歌主体与诗歌原则的背叛和破坏,非背叛不能成长。 这种影响的焦虑同样也适用于画坛层出不穷的文人画创作热潮,所不同的是只见焦虑,未见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