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懂经济
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昨天  
第一财经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4 天前  
腾讯财讯  ·  春晚黑科技来袭!宇树科技机器人刷屏 ... ·  5 天前  
央视财经  ·  过!年!好!(附能用一整年的祝福语)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懂经济

央行动态 | 欧央行成全球最大央妈 资产负债表规模直逼日本GDP

看懂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0 17:29

正文

欧洲央行

最新数据显示,欧洲央行通过企业债购买计划(CSPP)持有的企业债规模首次超越1000亿欧元大关,相当于当前欧洲企业债市总规模的15%。

德银全球首席利率策略师Jim Reid表示,这相当于欧洲Stoxx 600指数中第18大成分股的市值,或者是标普500指数中第42大的企业规模。从国家的经济体量角度衡量,相当于全球第59大经济体科威特在201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这也助推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站上4.23万亿欧元,位列全球央行之首,并基本等同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GDP水平(4.3万亿美元),远超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GDP体量3.02万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欧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在6月初双双超过美联储的4.5万亿美元,为历史上首次。日本央行在5月末的资产负债莫高达500万亿日元(约合4.48万亿美元),是2013年开启大规模刺激措施之前的至少两倍。


欧洲央行则在6月下旬披露,通过2016年3月开启的CSPP项目持有952种企业债品类,其中的15%通过一级市场购买。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这相当于欧洲央行直接向欧元区企业注入了150亿美元的流动性,其中德法企业受益最多。


华尔街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在周四的政策会议上不会做出重大调整,但可能不再提及准备增加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或延长存续期。周二另有市场消息称,欧洲央行官员趁进入夏休模式之际,正悄悄筹备若干刺激计划,以便在9月7日或更晚的政策会议上讨论。


目前尚不知这一消息的具体指代,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欧央行当前600亿欧元的月购债规模会维持到年底不变。市场也关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8月24到26日出席美联储Jackson Hole年会的言论。


有分析师怀疑,若欧央行再度考虑刺激政策的消息属实,可能是由通胀数据不佳引发。欧元区6月CPI终值同比增幅1.3%,较5月前值1.4%有所回落,并与4月终值的1.9%差距较大,离欧央行2%的通胀率目标渐行渐远。



央行

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000亿元。央行连续3日净投放逾千亿,多层面释放稳住当前利率信号。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将进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400亿逆回购到期。


昨日,央行公告,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在公开市场净投放170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2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逾千亿元。


自7月11日重启公开市场操作以来,央行向市场“补水”不少。无论是7月13日一次性投放3600亿元MLF,提前对冲7月MLF到期量,还是最近连续两日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都显示出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研究员芦哲告诉记者,虽然当前资金压力在央行6月提前进行大量流动性对冲操作下暂时缓解,但7月每周逆回购和MLF到期量较大,短端利率仍难以彻底放松。


昨日,上海银行(601229)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短期利率继续上行,隔夜利率大幅上行6.81个基点报2.7010%,7天和14天利率分别上行2.36个基点和1.17个基点。


“从流动性压力结构来看,银行比非银机构的压力小,大银行比中小银行压力小。”芦哲认为,未来的流动性仍偏紧,利率还可能震荡上行。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认为,近两日的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而不是利率的长期趋势;是缴税等客观原因和市场摩擦所致,而不是央行主动紧货币。央行大量净投放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仍然是中性态度,在资金紧张缓解之前,预期大量净投放趋势不会变化。


美联储

周二,道明证券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美国的经济数据似乎在摇摆不定,而且美联储将会如何积极地收紧货币政策也令人怀疑。


美国6月份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和美联储言论强硬之后,黄金一度下滑至1200美元/盎司。美联储主席耶伦·耶伦上周在通货膨胀前景方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温和”,然后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销售令人失望的消息。


道明称“这导致美元和利率下降,降低了持有零收益资产(如黄金)的成本,同时也推高了市场对美联储是否能够如预期般鹰派越来越多的怀疑,看到美联储在2017年12月之前的加息机会不到50%。投机性仓位也调整到较少的鹰派期望,市场上的这种不平凡的数据和对美联储的怀疑,应该使黄金得到很好的支持和准备。”


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7月货币政策会议本周三至周四召开,并将于北京时间明天(7月20日)11:00公布利率决议结果。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将按兵不动,不过也有声音猜测,受政治等外部因素影响,不排除黑田东彦带来“惊喜”。在加拿大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之后,预计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将逐步释放,那么日本央行又将何去何从?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预计,日本央行本次利率决议并不会调整现有货币政策,即维持现利率-0.10%及控制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左右不变,并强调当前日本国债持有量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规模仍旧适用。


法农认为,尽管日本央行在其经济展望报告中将GDP预测小幅上调10-20个基点,但预计它将把2017财年的通胀预期从1.4%下调至约1%,并把2018财年通胀预期从1.7%下调至1.5%,以此反映近期通胀数据的疲弱。降低通胀预期在市场预期之中。


法农指出,日本央行利率决议的关注要点仍是其流露出的政策倾向以及具体的经济前景描述措辞,而非简单的货币政策本身。此外,在没有任何有效政策工具支持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对于通胀目标的过度承诺一直为市场所诟病,本次利率决议中能否解决这一政策导向中一直遗留的问题也是要点之一。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周三撰文就明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决议和前瞻报告进行预测分析,高盛指出,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在7月19-2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维持当前货币政策不变。


在7月7日,日本央行提出购买无限量的日本国债,从而促使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保持在0.1%或更低的水平。我们认为这是日本央行释放的强烈信号,即它试图继续保持观望模式,直到美国利率大幅上升。


高盛表示,我们还认为日本央行极有可能在2017财年的经济活动和物价季度展望中下调通胀预期。


市场调查


路透最新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认为,在经济增强之际通胀仍然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会再次推迟实现2%通胀目标的预期时间。


受访分析师表示,通胀率将在今年稍晚逐渐升向1%,但本财年以及下一个财年仍将达不到目标水准。消息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增强,日本央行本周料将调高经济增长预估,但预计下调通胀预估。


33位分析师中有27位表示,日本央行将推后其实现2%通胀目标的预估时间,但受访的大多数分析师预期,日本央行不会改变该通胀目标。


日本央行在总裁黑田东彦的领导下,于2013年采取了大规模刺激举措,目标是在约两年的时间内将通胀率提高至2%,让日本摆脱长期通缩。但日本央行数次推迟实现该目标的时间,尽管该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逾三年的大规模资产购买未能提振通胀,日本央行因此在去年9月调整了政策框架,改为聚焦市场利率,而非印钞速度。


调查显示,37位经济分析师中,有31位预测如果日本央行决定改弦易辙,那么其接下来的政策举动将会是缩减超宽松货币政策。


多数分析师称,时间会在明年晚些时候或者更晚一些。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预测,日本央行可以在今年或明年初就退出宽松政策。


焦点事件


路透报道,正当日本央行要默默退出激进的货币政策试验之际,央行政策委员会人员构成将进行调整,这将使委员会内部的天平更加偏向激进的刺激政策,从而加大那些主张削减购债官员面临的阻力。


鉴于通胀率仍远低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水平,日本央行距离撤回刺激政策还差得很远。由于日本央行的政策选项越来越少,许多央行官员希望通过小心微妙的沟通降低市场对于进一步宽松政策的预期,这将为顺利缩减购债打下基础。但本月央行政策审议委员会人员将进行调整,届时两名对大规模刺激政策持怀疑看法的委员将离任,其中一名接替者是购债计划的支持者,这将加大央行退出刺激政策的难度。


倡导大规模印钞的片冈刚士的加入,可能会加剧九人委员会的内部分歧。另一个空缺将由铃木人司填补。分析师预计,银行高层出身的铃木人司将对货币政策持中性立场,这就使得有九位委员的委员会中,出现四位摇摆委员。


随着审议委员佐藤健裕和木内登英的卸任,日本央行也少了制衡黑田东彦激进措施的力量。对于黑田东彦2013年立下以两年期限达成2%通胀目标的承诺,佐藤健裕和木内登英都持反对立场,并怀疑大规模印钞能否改变公众认为通缩将持续的印象。他们的意见直至去年9月份才不再被忽略,通胀持续偏低的现象,迫使日本央行承认,通胀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成目标。


政治因素


日经新闻的一位专栏作家今日撰文称,现在,拯救安倍经济学的重任落在了黑田东彦的肩上。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因为在货币政策方面与安倍晋三观点无法达成一致而提前卸任。现在轮到他的继任者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还能否保住了。


安倍晋三的两名经济顾问此前曾公开表示,黑田东彦明年三月任期结束后不应连任。这显然是在旁敲侧击,提示黑田东彦要更快的实现日本央行提出的2%通胀目标,以“拯救”安倍经济学。


在如此重压之下,黑田东彦会否提出更加极端的货币政策"惊诧世人"?明日利率决议结果值得期待!


投资策略


法农认为,日元仍与其他央行言论、仓位和风险偏好密切联系。欧洲央行不那么强硬的言论可能会导致日元兑欧元走强,尤其是在欧元/日元仓位较重的情况下。


从策略上看,法农建议通过期权逢低买入欧元/日元,因为本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政策会议令该汇价面临双重不利的上升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Societe Generale)周三指出,因美元/日元走势与10年期实际收益率差额密切相关,因此只要德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做多欧元/日元的交易策略就会更具吸引力。


法兴指出,对美元/日元多头的最大威胁是,日本1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继续攀升,日本央行(BOJ)在本周决议下调通胀预期的前景更加突显了这一风险。


但欧元/日元的情况略有不同,因德国和日本的通胀预期更加高度一致。在经济增长前景良好的情况下,欧洲央行(ECB)将逐步缩减其购债规模,这将使做多欧元/日元看起来比美元/日元多头交易更具吸引力。


汇率

北京7月19日电 (夏宾)中国官方19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60个基点,报6.7451,创下自2016年10月20日以来、最近9个月的最高值。


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8日先后涨破6.75关口。北京时间18日23点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报6.7478,较前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涨24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报6.7469。


外汇市场上,与人民币近期不断上涨形成对比的是美元指数一路下行。跌破95后,美元指数至今仍未见起色。截至北京时间19日10时,美元指数报94.75。


FXTM富拓中国市场分析师钟越表示,美国疲软通胀和零售数据导致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而特朗普医改案受阻的消息引发美元指数跌破95关口创出新低,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出现集体拉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告诉记者,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且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的情况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升值是正常情况。从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对人民币构成的贬值压力仍不容忽视,而今年下半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有望逐步趋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入手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