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中国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与低利率环境,预计年底利率或降至
1.4%。尽管通胀预期低,央行因银行部门盈利能力问题,可能不会大幅降低政策利率。为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及信用需求减少,需采取更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增加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发行相当于GDP11%的国债以提振财政支出。讨论了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和量化宽松的可能运用,旨在稳定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时,尽管政府已采取措施,通胀压力,尤其是通缩风险,依然存在。预计2023年通胀率将显著低于当前共识,由于经济调整和外部不确定性。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影响及通胀等经济指标压力下,早期未采取足够措施,强调了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货币政策展望: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
预计中国到今年底,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降至
1.4%,这表明与当前水平相比,降幅不足20个基点。尽管预期通胀率将降低,且有必要进一步放宽政策,但存在内部障碍,阻止央行过于激进地降低七天逆回购利率或前端利率。从增长和信贷需求角度来看,需要降低利率以稳定信贷增长。整体上看,经济增长、信贷增长均降至历史低位,需通过降低利率等措施来稳定。尽管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库存水平有所改善,但整体信贷增长仍呈放缓趋势。央行已开始采用更积极的货币政策立场,预计今年将出现更快的降息步伐。
预测中国未来的经济政策调整
讨论重点在于未来两年内中国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实施市场操作、削减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指出了目前这些措施虽然有助于稳定某些经济指标,但尚未达到预期的刺激效果。因此,提出需要更多财政政策支持,如增加政府债券发行量,达到
GDP的11%,以应对经济挑战。
探讨财政政策对市场和通胀的影响
在讨论中,关注点集中于财政赤字水平对市场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政策措施对缓解经济中的通缩压力的效用。目前,存在显著的通缩压力风险,与市场共识预测相比较,实际的
CPI和PPI数据预测显示通胀可能进一步下滑。尽管一些政策措施,如财政支出的增加,开始显示出对制造业和整体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但要有效应对通缩压力,可能需要政府实施更为积极的措施。当前的GDP增长预测维持在4.5%左右,但对通缩的担忧仍然存在。
探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对汇率的影响
讨论集中在为何中国不采取更早且更大力度的经济措施,以及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虽然有观点认为中国想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但实际政策力度似乎不足,可能低估了实体经济的拖累和通胀等问题。讨论还提到,自从去年九月政策立场转变后,政策实施逐步进行,但面临银行业盈利能力等障碍,特别是银行存款利率的降低对促进实体经济和信贷增长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短期汇率走势,观点认为在特朗普就职前,由于政策不确定性,中国当局可能保持当前汇率政策不变,预计汇率将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为什么内部障碍会阻止积极降息?
阻止积极降息的内部障碍包括阻碍人民政策委员会
(PPC)大幅降低7天OMO或前端利率的挑战,尽管需要进一步宽松和降低通胀。
为什么中国需要更积极地放松货币政策?
中国需要大力放松货币政策,以稳定信贷增长,扭转信贷增长减速的局面。目前的实际利率仍然过高,这影响了增长和信贷需求。
中国央行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放松政策?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停止了降息的步伐,但仍需要采取更重大的行动来支持实体经济。
更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形式是什么?
预计更积极的宽松政策将以降息、反向回购利率下调以及扩大资产负债表的潜在进一步措施的形式出现。
市场对中国财政赤字数字的担忧有多大意义?
市场关注的是财政赤字数字,而这个数字应该是什么样子,也存在争论。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会阻止市场购买中国政府债券。
财政赤字之后的风险和潜在通货再膨胀事件是什么?
存在通缩压力的风险,尤其是与当前的普遍预测相比。一个重大风险是,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可能为负,这将是通货再膨胀,并可能导致经济走强。
最近的政策措施对通货紧缩压力有什么影响?
最近的政策措施已开始产生小幅积极影响,如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