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公号了,主要是最近太忙,忙到身体抱恙,休息了一段时间。在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气的顿时没了困意,文章链接:
终于,房子开始吃人了
首先送个二字套餐给他
,然后我们慢慢剖析。
一:全国一、二、三线城市上演楼盘调价
30%
事件
无耻至极!将个别现象推演成普遍现象,非蠢即坏!这一段文字,不说具体事件发生的数量,只是含糊其辞地刻意引导大家自行脑补“全国楼盘都在降价”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无耻媒体人最拿手的伎俩,其实每个字,每句话都经过反复推敲考究。
接下来引用了上饶市、杭州市、上海市三个案例补充说明,但其实这是为了让第一段危言耸听的话先入为主的一种手法,看完那段话,读者的情绪已经被带动了,接下来,没有人会再去关心事件发生的数量,因为大家会自动认为下面的例子只是其中之一。
砸售楼处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http://news.163.com/11/1026/23/7HB0KDTU00014AEE.html
这是当年很轰动的事件,但是这种事件着实与房价的涨跌没有任何关系,以此类事件大做文章,作为房价崩盘的推论,基本就可以判定对方的水准很渣。
二:祭出《乌合之众》这本法器
嗯,这是在给自己上面的观点找权威的印证,这本书很多人看过,没看过的也听说过,没听说过的一听这名字也都秒懂。
然而在我看来,所谓的乌合之众正是这篇文章的追捧者们,文章中所写到的“无意识群体、缺乏理性、少有深思熟虑”,这些难道不是你们这群傻空们吗?你们有谁真正去了解过房地产市场?有谁能说说哪怕最基本的房价与货币的关系?有谁思考过供需关系?一概不知!
当年牛刀,谢国忠都说过类似的话,如今楼市平淡了,又有更多跳大神的出来亮相,难道
2008
年跟
2018
年有什么不同吗?哦对了,也是有不同的,房价翻了
10
倍哦。
三:如图:
我不知道这个“一线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如何得出来的。一般来讲,我们可能更容易做到的是,知道总人口数和一个城市住宅总面积,从而可以估算出人均住宅面积。因为人口数量和住宅总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有官方统计的,为何要莫名其妙设定一个人均住房面积的恒量,来倒推城市总住宅面积,脱裤子放屁。所以这个数字,我对它的准确性非常怀疑。
其次,即使数据准确,用日本当年楼市崩盘来推导中国楼市,是否有考虑过:
两国人口基数
两国
zheng zhi
框架
两国所处的历史背景
两国国民社会结构
这就好比你大学同班同学二狗子,长得跟你一样丑,个子还没你高,成绩头脑都跟你相当。毕业后没几年人家香车美女大平层,你依旧屌丝一个。然后你认为自己全部条件都跟二狗差不多,努努力也可以跟他一样。
其实你不知道的是,人家的爹是什么爹?人家选的行业是什么行业?人家的大学时间都积累在了什么地方?
完全没有逻辑的耍流氓,贩卖焦虑。
四:多军变空军
呵呵!谁想变请随意啊,未来看看谁的脸抽得疼。
五:总结
这篇文章堆叠了很多无意义的数据,为何说无意义?
首先,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就打了一个折扣。
其次,如果想解释一个市场,数据的堆叠是完全不够的,你必须去深挖各个层面的主观因素以及博弈与连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