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哪吒2》,又登顶了! ·  昨天  
人民日报  ·  《哪吒2》,又登顶了! ·  昨天  
澎湃新闻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2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面对面 | 曹雪:走出舒适区,试试不一样的生活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0-25 15:30

正文

上个月,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揭开了面纱,一只名为“冰墩墩”的熊猫迅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您知道吗,“冰墩墩”能够横空出世,一个南京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冰墩墩”14人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曹雪。
走近曹雪,走近这位如今大红大紫的设计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特别有个性。姐姐曹露说:“即使把弟弟丢到人山人海的新街口,恐怕也能在人群中被一眼认出来,因为他与众不同。”

“一夜爆红”却依然故我


一夜爆红后会怎样?狂喜、迷惘、癫狂⋯⋯恐怕这些状态都是正常不过,但曹雪在“冰墩墩”当选冬奥吉祥物、一跃成为大明星的时候却还是那样,儒雅、平淡、谦和,这就是与众不同。


其实用“一夜爆红”形容当下的曹雪并不恰当,因为在设计出“冰墩墩”之前,曹雪在业界已经是大名鼎鼎,每年出席或主持全国各类评选或被邀作讲座与演讲无数。 2017年,为广州设计了首个城市形象LOGO,更使他的名气大振。 回忆起这件事,曹雪说: “记得是12月5日的下午,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公号链接,‘广州推出全新城市形象LOGO设计,由广州二字组合而成’,并配上一段话‘不知谁带的头,昨晚起已被众友们转发,感谢大家的鼓励与指正! 今日,我自己也转发一次,权当它是生日蜡烛,为自己独自在异乡庆生。 ’结果,一个小时后,我这条朋友圈收到了两百多个点赞,三百多条留言,几小时后,点赞的有六七百条,留言七八百条。 我翻看着留言时就像上电梯一样,不知道多少遍都没有翻完。 ”有两个公众号因介绍曹雪设计的城市形象LOGO,24小时内浏览人数超18万人次。 曹雪坦言当时他完全没想到,仅仅是设计了一个城市标志,竟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许多平常较少联系的人纷纷发来“贺电”,朋友圈被各种类似的消息“刷屏”。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二天去参加一个设计活动,当主持人念到曹雪的名字时,台下竟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活动结束后,曹雪还被一群年轻粉丝围堵,争着要一睹广州首个城市形象LOGO设计者的真容。


当扬子晚报记者问曹雪,“冰墩墩”和“广州LOGO设计”相比哪个影响更大,曹雪笑了,他说:“完全不好比,这次冰墩墩毫无疑问影响要大得多。最明显的就是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来‘围攻’,某个电视台甚至前后来了几波人,说是不同的频道和部门要分别采访。其实,我私下里并不太爱说话,如今却要频繁接受采访。”如果说为广州设计LOGO后曹雪冲出业界在广州城名声大噪,而“冰墩墩”则让他出冲出广州在全国范围知名。


“红出圈儿”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和改变呢?曹雪说:“这倒还好,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我太忙了。一方面,我是老师,还有教学任务;同时我还是广州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负责人,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因此即使爆红也影响不了我什么,实在是没时间感受这种变化。”而对于“红”,曹雪直言,“不希望一个人一夜爆红之后大家才来找他,想起他,这样很功利。”
走出舒适区,南下闯荡

如果您有一份稳定且喜爱的工作,会有勇气放弃而去一个陌生城市闯荡吗? 大部分人恐怕都难以做到,而特立独行的曹雪就是这样的“少数派”,考虑到这一切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曹雪当年的勇气也是非同一般。



曹雪1961年出生于南京,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逐渐显现出天赋。 1985年他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非设计专业的也许不了解无锡轻工的实力和名声,其实它是中国最早成立设计艺术学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主要发源地,被称为中国设计界的“黄埔军校”。许多高校设计学院或设计系的老师都毕业于这所学院,后来该院与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江南大学。
曹雪在无锡轻工业大学任教十四年,30岁出头就当了设计学院的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有一年,我们到南方考察一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有一站来到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最大的一家上市广告公司,当时一个领导问我能不能给员工做一次讲座,我信口答应了,也没做什么准备,面对几百人一讲讲了三个多小时。讲完以后出事了,他们说无论如何要把曹雪这个人给挖到广州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又有理论,又有实践。”
曹雪的姐姐曹露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对于弟弟去广州闯荡,当时爸爸妈妈非常反对,他们认为安心在高校当老师才是正途。不过弟弟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去放弃广州闯荡一番,因为想走出舒适区,试试不一样的生活。”
“损失7个亿”? 一笑而过

如果您因为换了工作而与“7亿人民币”擦肩而过,会怎样? 恐怕抱憾终身的也不在少数。 而这样的事发生在曹雪身上,却只是一笑而过。


1999年,曹雪举家搬到了广州,开始了在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业生涯。 没过几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曹雪是第一任被选出来公司管理者之一。
虽然事业上很成功而且拿着周围人羡慕的薪水,但曹雪心里还是更向往过去的那座象牙塔。2006年起,曹雪又回归到“老本行”,到广州美术学院做了“教书匠”。之所以选择重新回到校园,“是因为我喜欢跟学生一起聊天,喜欢跟他们分享。另一方面我觉得,学校的环境还是更适合我,我骨子里有一种不拘的性格,我想把它转换到教学与科研上。”曹雪表示。曹雪说,“我们这代人天生有一种使命感”,他愿意把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归纳整理,再回馈到中国设计教育中去。


因为去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曹雪辞职前退了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2010年,也就是曹雪到广美任职三年后,他的老东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有人给曹雪算了一笔账,最高市值的时候,曹雪曾持有的那些股份,值7个亿。他就这样与这笔天文数字的钱财擦肩而过。
“别人似乎比我更关心股份的事,我就一句话轻松笑答,因为我姓曹,曹字旁边加一个米是糟糕的糟,我可能命中注定有钱不一定幸福。我并不是说跟钱过不去,要过穷日子,但是我特别看重精神世界。哪个地方或者是哪种事情让我快乐,让我感觉有成就感,我就在哪里干。”曹雪曾这样阐述自己的人生态度。
为爱好“挪用”结婚买家具的钱

每个人都有爱好,不过能痴迷到什么程度却各不相同。 曹雪在这一方面又一次体现了个性——如痴如醉。


曹雪自己说,他的爱好真的很少,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茶也不喝。 只有一个项目可以让他疯狂——古典音乐。 “我非常喜欢听古典音乐,我是一个超级乐迷,古典音乐乐迷,我不敢叫发烧友。 从我上大学开始一直到今天都听黑胶唱片,甚至于家里面买房子的话一定要看有没有可以适合做视听室的结构。 我生活中没有其它任何爱好,可以说把所有积蓄都投到这个里边去了,这是一种享受。 ”曹雪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

曹雪对古典音乐究竟痴迷到什么程度?姐姐曹露说:“那年弟弟马上就要结婚了,父母给了他一笔钱让他买家具。结果他却用这笔钱买了一套高级音响,以至于新房里只放了一张席梦思,他连买床的钱都不够了。”毕竟是结婚,新房里怎么能没有家具呢?于是曹雪灵机一动,就设计了一套家具,然后找到一家家具生产企业,把图纸给他们看。对方对这个设计很满意,于是曹雪提出可以免费把设计图纸送给企业,唯一的要求就是按照设计送他一套家具。
“虽然很多人说什么古典音乐可以带给设计师灵感,但对我来说其实并没有考虑过这些,我喜欢古典音乐就是纯粹的喜欢,并不是为了让设计更出彩而喜欢。”曹雪这样形容自己的爱好。
故乡南京让他魂牵梦萦

虽然曹雪是如此卓尔不群,不过有一点他还是跟大部分人一样——怀念故乡。


对已进中年的曹雪而言,其实在故乡南京生活的日子并不算长,最多只占到岁月中的三分之一。“但故乡就是故乡,虽然生活的日子算不上很长,但地位却是不同的。我父母和姐姐都生活在南京,南京是我的根。”曹雪说,“虽然来广州也有20年了,呆在这里的日子甚至超过了生活在南京的岁月,但我的口音还是依然难改,以至很多人跟我一交谈就知道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乡音难改,味蕾更是改不了。曹雪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至今依然非常喜欢吃南京的各种菜、小吃。“有机会回到南京,我都要去尝一尝各种家乡风味,鸭血粉丝、小笼包、盐水鸭等等。其实我这个人并不是特别爱美食,但每每尝到那种怀念的味道,似乎就能瞬间让我回到童年,回到人这一生中最美好的那段日子。”
不过能回故乡的机会并不算多,在广州生活的曹雪也有自己的办法。“我平时在广州只要听到有什么地方开了南京小吃或者淮扬菜之类的,都会抽空去尝尝。有的地方不方便停车,我哪怕是骑个半小时单车也一定会去。”曹雪如是说。


快问快答
T=紫牛新闻记者汤敏
C=曹雪
T:

最喜欢的食物?

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