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蜗牛读书
网易精品阅读,价值阅读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蜗牛读书

20多岁的你,怎样避免一事无成地过一生?

网易蜗牛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03-07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都挺好 | 一个观点不一定对 | 终身成长 | ……


01.

美国有一部电影叫《为人师表》,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 故事中一群高中生不学无术,连正负数、分数、代数都区分不出,至于顺利毕业?想都不要想。

直到遇见伊斯克兰老师。他不仅没对这群废柴学生“放弃治疗”,还神奇地在三年之内让他们全部顺利通过了微积分考试。


他既没有逼着学生们上补习班,也没有给他们“换脑”,他只做了一件事——改变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把他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变成了“成长型思维模式”。

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真正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能力和天赋,而是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不想成为一只废柴,不想一事无成地度过一生,卡罗尔·德韦克博士的这本《终身成长》你一定不能错过。


02.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德韦克博士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了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书中用一张图对这两种思维模式进行了对比。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典型观念是: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的。

因此,固定型思维的人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害怕挑战。

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而非努力不够。

把批评看作否定,而不会从中找到进步和改变的机会。

把成功看作“非此即彼”的事件,别人成功了,就代表自己的成功机会减少了。

这样的思维方式使得固定型思维的人裹足不前,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自然也就难以取得成功。

与之相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人的智力和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勇敢迎接挑战,相信努力的作用,也能够在批评中进步。

因此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两种思维模式,指向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思维模式的人?或者说,在哪些时候,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又在哪些时候,你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03. 思维模式给我们的几个启示。

1、拒绝“贴标签”。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贴标签”。

作为一个女孩子,你可能会被很多人贴上“女孩的数学大都不如男孩”的标签,你也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信心不足。

可是你知道吗?近些年来的理科状元中,女孩的比例远远高过男孩。

你初识一个“程序猿”,可能会认为他是个呆头呆脑的“直男”。

可是我可以用的经历告诉你,我身边充满浪漫情怀的程序猿也并不在少数。

“贴标签”背后的逻辑,正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试着跳出固定型思维的圈子,不再给别人贴标签,也不要被他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所定义,人生会大不一样。


2、单身狗们,你单身的原因找到了!

单身的你是不是还苦苦等待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你所期待的“命中注定”是什么呢?长相、学历、背景、爱好、性格甚至是存款几何?

“命中注定”背后的底层逻辑同样是固定型思维。

因为我们正在用一个人此刻的状态来定义这个人。

两性关系专家丹尼尔·威尔说:挑选一个伴侣就等于挑选一大堆问题。世界上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候选人。这当中的诀窍就是了解对方的底线在哪里,然后从这个点开始逐渐培养两人的关系。

恕我直言,习惯用固定标准去衡量另一半的人,大都还在相亲的路上披荆斩棘呢。而那些学会了用成长型的思维来处理与伴侣的关系的人,早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制胜职场,成长型思维模式同样是你的“法宝”。

在职场中,思维模式同样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因为不管是员工、领导者还是企业这个客观实体,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员工,容易固步自封,迷信权威。

固定型思维的领导,大都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和建议。

固定型思维的创业者,如果不能对公司里的固定型思维保持警惕,就容易陷入泥潭而不自知。

04. 怎样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分四步,分别是接受、观察、命名和教育。

第一步,接受。也就是说,要不加评判地、如实地接纳一个现实:在某些时候,你是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在健身的时候最容易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影响。

第二步,观察。用客观的、抽离的视角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找到激发它的原因。

每当开始一个新的训练项目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没有训练基础,所以很难快速掌握。

第三步,命名。把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当作一个朋友,给它起一个名字。

我给我害怕新的运动项目的固定思维模式起名叫做“动次大次”。




第四步,教育。和这个“朋友”相处,教育它,引导它,用你的成长型思维来改变它。

每当我这个“动次大次”朋友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这么简单的动作,只要勤加练习,怎么可能做不好。

这样坚持下来,现在,我已经在准备参加crossfit的认证了。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优秀的人做什么都能同样成功?

有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他们对这个世界保持独立的姿态,从不自我设限,从不依附权威,就算面对大浪,仍然勇敢冲浪。

这描述的不正是成长型思维吗?

以前觉得成功很难,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成功很简单,只需要建立成长型思维这样一个简单的底层认知即可。如果你不想一事无成地度过此生,就好好看看这本书吧



欢迎下载网易蜗牛读书app

或使用公众号搜索功能阅读更多图书


- END -





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

长按下载

不疾而速 与你共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