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君写
在前面:
11月23日-24日,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召开。
从2014年至今,世界互联网大会已在乌镇举办七届,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关注度最高的盛会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与蔓延。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今年全球互联网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新趋势?
除了每年互联网大咖们“乌镇论剑”的固定搭配,今年钟南山、李兰娟也参与到了大会中并发表观点,他们的加入又会使互联网大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一文带你领略2020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那些要点,不要错过!
钟南山、李兰娟谈科技抗疫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主论坛上就疫苗研发与科技医疗等当今人们关注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钟南山院士表示,当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与交通、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特别是在这次抗疫工作中,
信息通信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强大支撑,在态势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学的分析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病毒没有国界, 疫情不分种族。面对全人类的共同危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社会需要携起手来、摒弃分歧,在疫苗研发、5G医疗、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更高、更紧密、更全面的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在另一场主论坛“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谈到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李兰娟称,今年1月初,我们就提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抗疫方式。
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能找到类似武汉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的相关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检测隔离,从而找出传染源。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研发新药方面,人工智能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短时间内筛选研发出真正有效的药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通过互联网手段,我们得以在武汉跟全国十几个省进行远程会诊,并与许多国家连线介绍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发挥全球抗疫中的中国担当。互联网医疗手段在此次抗疫中得到非常好的应用。治疗之外,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智能化诊断治疗、健康管理、药品管理以及医药管理都能发挥更好作用。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两份蓝皮书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发布。自2017年起,蓝皮书连续4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两份报告突出展示了互联网在应对疫情冲击、推动复工复产复学的作用。
蓝皮书发布者、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表示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推进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向。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约为45.4亿,普及率达59%,比2019年增长了近3亿。
报告对全球48个主要国家的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美国以66.14分位列世界第一,中国以55.17分位列第二。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全球经济向数字化过渡,数字经济可能成为对冲疫情冲击、重塑经济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提到,疫情下中国互联网发展作用凸显。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发展,在抗疫中赋智赋能,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中广泛应用。
▌互联网应对疫情冲击,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成经济新增长点
蓝皮书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网络内容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6.2%。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爆发式发展,农村电商迅速崛起。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邹潇湘表示,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以及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他以在线教育为例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在线上课总人数实现飞跃。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全体网民整体的40.5%。政府、高校和企业积极探索在线教育领域的实践,不断优化功能和体验。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产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媒体多元化发展,网络文化交流碰撞加速,也是今年报告发现的一大特点。
以中国为例,过去一年中国网络文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5.62亿人,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
但由此产生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也引起担忧。报告称,各国正持续推进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完善互
联网领域法律体系和强化互联网治理。在国内,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已达到500-600亿元的规模。
“网络安全是数字技术的底板,没有网络安全,数字技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网络安全助力全球数字抗疫》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他的主要观点包括:
我们不仅利用数字技术辅助流行病学调查,还用数字技术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需求。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活动,是对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服务体系的大考,这个好成绩的取得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提前谋划、及早准备的结果:
首先,有网络安全产业基础。早在2014年中国就拉开了网络安全大发展的序幕。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六年多翻了近2番,成为风口行业。
其次,有网络安全实战化体系。最后,有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第三代网络安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极大增强了抵御攻击的能力。
2. 抗疫中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为网络攻防技术和专家提供了用武之地,推动了网络安全新技术体系的形成。
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遭遇的网络攻击频率更高、烈度更大。3月,捷克一家医院遭到网络攻击;4月,葡萄牙跨国能源公司巨头遭勒索攻击;5月,委内瑞拉国家电网遭到攻击;6月,巴西一家电力公司受到勒索;7月,德国硅晶圆厂被黑导致工厂停工;8月,美国百富门酒业遭勒索;9月,以色列芯片巨头制造部门被黑;10月份,印度一家新冠疫苗制造商遭受网络攻击。
但在疫情期间,我国并没有发生灾难性的网络安全事故。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抵御网络攻击的基本能力,即使有些不足,通过迅速反应也应对了激增的网络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客户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主动接受新产品和新服务。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披露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财务收入增幅平均超过35%,奇安信增速最快,达到了89%。
IDG资本被投企业,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在现场发表演讲
3. 数字时代,打造网络安全底板,要靠数据驱动的内生安全体系。
数据驱动的内生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三个重点:盘家底、建系统、抓运营,帮助各个行业建立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确保国家和政企机构的网络空间安全。
每年的互联网大会,“黑科技”都是一大看点。23日下午,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腾讯、阿里、百度、华为、微软、高通、思爱普、卡巴斯基等15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领先科技成果上榜。
据主办方介绍,成果征集通知自8月初对外公布后,在世界范围内共收到各类领先科技成果300多项,涵盖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网络架构和应用等方面,覆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应用场景。
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一项“科技抗疫”专项发布成果,涉及5家公司产品,包括腾讯会议、美团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等。
3.思爱普基于分布式、开源技术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预警系统
在独立发布成果方面,共设置14项,包括百度的“ACE智能交通”、微软的“Surface Duo”、华为的“智能体:智能升级技术参考架构”等。值得一提的是,15项成果名单中有两项出自高校——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的“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合肥工业大学发布的“人机协同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P.S.排名不分先后,祝贺IDG资本大家庭成员奇安信、银河航天、百度上榜!
2.神龙:新一代软硬一体化虚拟化技术架构
5.RINA Europa Air217:递归互联网络体系结构(RINA)在智慧城市项目“La Base 217”中的实施
7.高通骁龙X5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赋能中国首批5G物联网终端和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