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注里,人生很慢。或许因为这样,那些凭手艺吃饭的人,才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世界之大,选择之多,他们只委身之一。
行乐9年,百位匠人,走进执着的内心。
--------- V O L. 0 6
安藤骑虎 / 鸣泷窯
---------
如果不是因为对陶器的炽爱,怎么会让一个外乡人,从横滨来到冈山,拜师学艺、直至成为鸣泷窯的主人呢?
今年刚好40岁的安藤骑虎,在24岁以前,从未想过要成为陶艺人。年少的他,因为喜欢美食,所以一心要成为烹饪大师。然而,不知不觉地,他更加喜欢研究各种料理用的陶器。
于是,背井离乡,只身来到冈山县,进入備前陶艺中心学习,三年后,师从桥本和哉大师,进入桥本画廊。2007年开始,陆续有作品获奖。2008年接手鸣泷窯而独立。
那么,備前烧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作为日本最有历史的陶器之一,備前烧的陶器,不使用任何釉药和颜料,只用田土、山土与黑土的混合物烧制而成。让泥土中的铁成分,经过火烧,形成独特的茶褐色。而这种叫“烧缔”的传统技法,也是備前烧独有的。
每一代備前烧工匠,在传承的同时,都会有时代的烙印。安藤骑虎亦如此。
他既不是土生土长的冈山人,也没有耳濡目染的童子功,
“半路出家”的他,对陶器反而有自己独特的视野和理解。
“
我既要在備前烧的传统里扎根,也要让備前烧更体现都市感。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模糊国界了,希望能通过人们每天使用的陶器,将日本的传统文化注入进去。这也是我创作的信念。”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自他接手后,鸣泷窯一改以往的高高在上的美术作品风格,转而将视线对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给这款茶具套装取名“青空” (即蓝天之意),显然,是为了方便人们郊游、野餐时可以泡上一壶茶。
陶土特有的大地色,与野外的蓝天绿草,协调得浑然天成。优良的保温效果,让備前烧陶器作为茶具,发挥了其最大优势。
品完了茶,所有茶具可以叠放起来,完美地收纳进竹笼里,拎起便走。配套的茶巾不仅可以作为垫巾,还可以为叠放的茶具减震,避免破损。
古朴而精巧的手冲壶咖啡滤杯。 “我的初衷就是要设计出非典型的咖啡滤杯。不过,为了保证上中下三段直径完全吻合,我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呢。”安藤骑虎言道。
烧制时,每件陶器之间,会以稻草隔开,稻草的碱性成分与陶土中的铁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杯壁上的绯红色,被称为
“绯襷”,它就像每一件作品的胎记一样,浑然天成。这也是備前烧的一大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它既可以直接使用配套的过滤布,也可以搭配配件使用过滤纸,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壶口开阔的曲线造型,与沉稳敦实的底部,体现了備前烧特有的力量感、与多变的趣味感。
将它铺上冰块,让你心头所爱的美酒躺在上面,一定会是你餐桌上别致的主角。如果没有酒,还可以在冰块上摆上切好的水果。如果没有水果,还可以用作花器,插上鲜花,也是难得的情调。
由于備前烧不使用釉药,所以内部有很多细小的气孔,形成了极好的透气性,可以帮助饮料保持新鲜口感,因此,用它来做酒壶和酒杯,是最合适不过了。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酒壶细细的脖颈,让它圆鼓鼓的肚子贴合你的手掌,你会发现每一处的力道都刚刚好。
而不规则的酒杯口,似乎让人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口,比起工业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规则感,这更像是手艺人独特的创作情趣吧。
『 100个匠人 100种人生 』
他们有些是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人,做着看似与现代社会脱轨的工作,比如养育丈夫的海女,比如打磨可以用一辈子的刀具;有些是新时代的匠人,更接近于艺术家甚至生活家,比如花20年打造让尾道绽放活力的“猫之细道”。
只是单纯地觉得,我们看过了很多风景,我们经历了很多风浪,但我们还是会那么尊敬那么仰望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们。只是因为,我们在经历过以后才更明白,执着的内心需要多么强大。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 V O L. 0 1
N O U S A K U
---------
--------- V O L. 0 2
马场九洲夫
/
有田瓷器
---------
--------- V O L. 0 3
山下哲司 / 岐阜鹈匠
---------
--------- V O L. 0 4
野村礼子/ 鸟羽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