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马红漫
著名财经主持人、独立财经观察员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起点财经  ·  GDP唯一负增长!这个省会,没有退路! ·  15 小时前  
雨果网  ·  惊天大反转!特朗普恢复800美金免税政策 ·  20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昨天  
雨果网  ·  重要!TEMU新增关键词搜索功能 ·  3 天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多看少动 ·  3 天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多看少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马红漫

那些推荐个股的付费群,到底有没有价值?

财经马红漫  · 公众号  ·  · 2018-06-09 09:18

正文


自从有了证券市场,就有了“付费听个股买卖点位”这个行业。

这个问题很容易得罪人,首先确实有很多人投身这个行业,并且发明了各种各样神奇的理论体系;其次我们确实也不能证明他们说的不对。客观公正地说,有些准确率不咋滴,有些或许还可以。如果我跳出来说,“这些都是骗子!”,好像也有些勉强。

我认识一位股民,年纪不大,开了个群,每天义务诊股,后来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便象征性地收五块钱入群费,还是终身制。人家是真心热爱这个行业,不管最后的诊断结果怎样,肯定不能说人家是骗子。

但这些群到底有没有价值呢?


正巧前几天在一个培训会上遇到洪榕,也是财经名博,他讲述了他的烦恼:

“如果我的观点突然在网上红了,成了爆款,点击量很大,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事儿要完。然后我第二天一定会扭转我前一天的观点;如果我的观点点击平平,没人评论,那我心里就有底:这个预测基本上是对的。”

他把这个现象叫做“黄金冰冷互动”。作为自媒体,他也很郁闷:正确的事情没流量,有流量的事情不正确,使得他在写文章时很痛苦。

大家可能会感到疑惑。但洪榕说,“这就叫失败者效应”。

他讲述了一个大家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的事实:对个股走向或者下一个财富机遇特别关注的人,往往是投资的“失败者”。因为亏了钱,所以特别急迫地想要寻找到回本或者速成的机会。那些已经在市场里赚的钵满盆满的人基本不会对这类信息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本人就是成功案例,完全没有必要再听人叨叨。

而资本市场又是很奇怪的。大多数的投资市场都是零和博弈,有人赚就一定有人赔,而且胜负往往会突然扭转。本来一个相对大概率的判断,突然,有一群人冲上来执行同一个操作,一下子把未来的预期全部消耗完了,那么,市场也会给出回应:本来还想养几天的,现在赶紧就拿镰刀冲过来。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断:一个本来能在五天后兑现的利好,因为一个“老师”的指导,使得一群“有着失败经验和成功梦想”的人集体涌入,那么这个利好马上就会兑现完毕并且转化为利空。

反倒是那些应者寥寥的内容,因为没有受到太多人为因素的干预,能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走下去,最终显示出预判者的正确来。

这就是“付费社群到底有没有用”的一个剪影。


有人说,可能也挺准。的确,从个股来说,集体的涌入当然能让目标股票高开,问题是,我们的市场是T+1制度,对于炒股来说,最难的事情永远不是什么时候买入,而是什么时候卖出。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的赛跑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的赛跑,谁都不愿意最后一个接棒,往往是在卖的时候陷入一片恐慌。

虽然我已经不是炒股活跃用户,但我确实一直在关注投资领域的相关信息,无论是免费资讯,还是付费内容,我都秉持一个理念:内容拓展视野,判断交给自己。

有价值的内容是什么?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比如最近有一些新闻事件,有些很热,有些可能在报纸的边边角角里,以我的知识边界,第一很难都兼顾到,第二也未必都能看懂。如果有一个声音,可以让我看懂这些信息,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看懂之后,我可以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同样一个知识,有人读出利好,有人读出利空,但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让你的判断多一些理论或者实例支撑,少一些主观臆想,那你成功的概率就多少比别人大一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