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笋哥”带领大家脱贫,宝山村变“金山村”
现代快报讯(记者 臧晓松 施向辉 文 / 摄)
穿过一望无际的方竹林,翻山越岭走上 2.5 公里,才能走到村里的学校,这是罗鑫 20 年前的生活日常。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学会骑车。罗鑫没有想到,20 多年后,自己依靠方竹笋走上致富路、开上小轿车,并让村里更多人通过入股,变成股东摆脱贫困。如今,他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已经有 382 户会员,经营面积达到 4.36 万亩,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笋哥”。
身为合作社负责人的罗鑫,还坚持每年将合作社利润用于修路,至今已经投入 50 余万元,为村里修起近 20 公里的毛石路,不仅促进了方竹笋的运输,也方便了周边数十户居民的出行。接下来,这个 "80 后 " 有了更大目标:投资 450 万元建方竹笋精加工厂,让宝山村乃至正安县的方竹笋走向全国,带动更多当地农户富裕起来。
罗鑫在方竹林里
第一桶金
靠收方竹笋致富,又为产量骤降着急
罗鑫的家在贵州省正安县庙塘镇宝山村。满目苍翠的方竹林,一座座青瓦房掩映其间,绘就一幅幅精致而美丽的绿色画卷。
从 6 岁上学后,罗鑫就要每天早上 6 点起床,望望满山的方竹林,然后赶着家里的 7 头牛上山。之后再回家背上书包,穿过方竹林步行 2.5 公里上学," 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是这样。"
罗鑫家有 3100 多亩林地,其中包括近 2000 亩方竹林。" 在我们木林组,每家都有很多方竹林。" 在他的记忆里,全村的方竹林几乎都是荒废的," 那时交通不方便,一般就是砍柴时采几根方竹笋来吃。"
罗鑫在方竹林里
小学五年级,罗鑫转学到庙塘镇读书后,才看到街上有人卖方竹笋。" 当时我就想:为什么街上有竹笋卖,而我们那里不能卖钱呢?"
2002 年,22 岁的罗鑫咬牙从信用社贷款 2.5 万元,雇人到自家的方竹林里采笋。" 当时请了 13 个人,收了 15 吨竹笋。" 除去工人工资后,罗鑫赚了 6000 多元钱——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好日子持续了几年,罗鑫的生意就遭遇瓶颈:收方竹笋的人越来越多,无序采笋的人也随之增加,大小竹笋都被采光,庙塘镇方竹笋产量急剧下降," 最开始产量有 1200 吨,采到最后就降到 200 吨,基本上没有产量了。"
方竹笋
罗鑫坐不住了,从没跟镇政府打过交道的他,直接去找镇领导了," 如果再这样采下去,整个庙塘镇就一根方竹笋都采不到了。能不能由政府下个文件,禁采两年?"
庙塘镇党委、镇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后,又与方竹笋大户协商,最终于 2007 年通过了禁采两年的决定。两年后,庙塘镇的方竹笋产量,回升到 700 吨以上。
搞合作社
挣到了钱,入股农户从 30 多户增至 382 户
罗鑫又去找镇领导了。这次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要成立合作社,把方竹笋大户联合起来——地处深山的宝山村,野生方竹林面积达 3 万亩,是庙塘镇远近闻名的 " 金山村 ",罗鑫希望更多农户和他一起 " 淘金 ",而这与正安县和庙塘镇的方竹笋产业方向不谋而合。
2009 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下,罗鑫联合刘兴礼、杨刚、李富财等人,成立正鑫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刚成立时也就七八千亩,就是怕管理不好,名誉扫地。" 宝山村庆丰组的村民代厚宽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其实在加入合作社之前,他们就组织大家到重庆南川考察,大家一致认为加入合作社能让大家脱贫致富。" 此后代厚宽以自家 200 亩方竹林作为股份,加入了合作社。他有时还为合作社打工,多时每天能挣到 200 多元。
曾是精准扶贫户的宝山村院坪组杨宗兴,也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镇里规定禁采两年,罗鑫则干脆把禁采期延长到了三年。2010 年,合作社方竹笋开采,一举采得近 200 吨,总收入达到 120 万元,利润达到 20 多万元;2012 年合作社收笋 300 多吨,2013 年收笋量达到 500 多吨 ……
入股农户挣到钱了。" 去年,我们家仅野生方竹笋就卖了 6000 多斤,收入 1 万多元。" 在宝山村院坪组村民梁振雄家中,算到自家脱贫账时,梁振雄告诉记者," 我从来没想过,自家后山 100 多亩的野生方竹林变成了全家的‘小金山’。"
如今,合作社的入股农户已经从当初的 30 多户,增加到 382 户,经营面积也从 7000 多亩增加到如今的 4.36 万亩,平均每户增收 1 万元左右。
合作社出钱修的毛石路
自费修路
合作社投入近 50 万,修路近 20 公里
合作社挣钱了,罗鑫却不肯拿分红。在 2014 年之前,我们每人年底只分 5000 元," 罗鑫望着不远处的毛石路说,"2010 年首次盈利,我们就将 20 多万元利润全部拿出,为村里修路,同时进行低产林改造。"
"2010 年,是从庆丰组到院坪组,一共修了 3.4 公里,这也是我们林区的第一条公路," 当时,罗鑫感觉压力很大," 因为有个 150 米长的悬崖,还好我们顺利修通了,当时花了 13 万多元。"
到 2012 年,罗鑫又带头把天坪组到木林组近 10 公里的道路修了起来;同一年,从中心组到院坪组的 5 公里毛石路也修好了,耗资 16 万元——这么多年下来,罗鑫带领合作社已经投入近 50 万元,为村里修了近 20 公里毛石路。
有人问:你花这么多钱修路干什么?罗鑫回应:" 如果今后交通方便了,我们的竹笋运出去就不用肩挑背扛了,同时也能方便我们村里的几十户农户,他们也受益了。" 也正是因此,当修路占到农户的林地、田地时,他们都给予支持。
更让他高兴的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些毛石路已经有 3.4 公里完成硬化,剩下的毛石路也已经列入规划。" 政策上对我们有优惠,像我们进行低产林改造时,县林业局前后补助了 300 多万元。"
记者调查
全县 7 万多村民靠方竹脱贫致富
罗鑫又有了大目标," 我们也希望在 3 年内花 450 万元把精加工厂建起来,到时的方竹笋利润就能翻番,我们的农户也能挣到更多钱。"
" 良好的生态和野生的方竹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守住我们这片青山,就是守住了我们脱贫致富的‘路子’。" 宝山村副主任杨先发说," 如今的方竹产业发展,有效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鼓励发展方竹产业,县政府投入了数百万元的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去年,全村就获得了 66 万元的生态补偿资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安县新州、碧峰、小雅、杨兴、庙塘等 9 镇种植方竹面积达 25 万亩,全县 1.48 万户、7 万多村民靠方竹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近两年,全县又有 1100 多户精准扶贫户加入这一行列。
截至目前,正安发展方竹笋用林 20 多万亩,产值 9800 万元,覆盖 15 个贫困村,人均增收 3900 元。同时,据贵州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正安的外汇收入达 5000 万美元,其中绿色农特产品创汇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随着电商平台、" 互联网 +" 及高速公路的畅通,正安的 " 绿特 " 产品将逐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