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初中物理老师。每天会发一篇:
(1)我2009年12月至今的教学经验,所写的考试提分方法;
(2)优秀家长将落后孩子培养进步的真实经历,经验总结;
(3)学霸孩子自己的学习心得。
我是柴森,我在西城,我爱大北京!
我经常和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思考的努力才有用。
意思是很多事物,静下心来,才能看透本质,做事才不会浪费时间。
反而效果出奇的好。
功利角度说来,就是:
从做题的角度,就是你做4000道题的收获,能比得上,甚至超过别人10000道题的效果;
从赚钱的角度,就是你40岁时赚的钱,可能抵得上,甚至超过别人60时赚的钱。
请原谅我用“金钱数字”来表示,因为这样更直接、易懂。
本质的挖掘,来自于大量的思考。
比如:
(1)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做好自己,影响孩子。
而更顺应人性懒惰、逃避的原因,家长们更期待在学校里,碰到一个好老师,或送到个好学校。
老师天天像雷锋、焦裕禄一样的奉献,这样的好老师,有吗?
有!
但遇到这样的老师概率太低。
既然如此低概率,就别指望着发生在自己身上。
买房、买车这种大事,你会找其他人,替你去做吗?
别闹了。再卷钱跑了呢?尤其北京的房子,现在动辄500~2000万。
那教育孩子,这种大事儿,为什么就指着学校老师呢?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所以,让自己孩子变优秀的最大概率,是将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而不是借助所谓其他什么名校、名师。
你穷了,孩子自然自卑;
你富了,孩子自然大方;
你饱读诗书,孩子自然阅读、专注;
你努力奋进,孩子自然向上精进;
你天天翘二郎腿打麻将,指着孩子天天好好学习,奋发向上,这概率实在太低。
一个自我管理都很差的人,指着管理好别人(或孩子),别闹了。
跳出家庭教育的范畴,放到企业管理里——一个自己都做不到的人,却指着下属天天做到。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相信常识,大部分家庭、子女都非常受父母的影响。
无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
相信基因,相信耳濡目染,相信氛围熏陶。
别拿低概率的个例,来反驳最常见的情况。
企图低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如同天真的初高中少年,天天指望着老师望留作业一样。
这比走在大马路,捡个钱包,概率高不了多少。
想想自己的性格,有多少随自己的父亲,又有多少随自己的母亲。
那么,若干年后,孩子就会有多少,随自己。
自己对待双方二老,若干年后,自己的儿女,就会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小精灵,都在每天用自己的眼睛、身体、心灵感知这这一切。
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信父母已无意中,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给孩子树立了标准!
小时候,儿女以父母为傲。长大后,父母以子女为豪。
家庭教育,其实特简单。就是做好自己,这一切是如此的简单,而又是如此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