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440篇原创
后天就是高考了。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3年前的6月7号写的,我把它找出来,今天重新推送一次。(本周的第2篇新的原创,明天中午会推送)
不管你是刚参加高考,还是已经上班的打工人,我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
几句你父母不一定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敢跟你说的话。
现实很残酷,我的话比现实更残酷。
但有一天,你会记得我的好。
1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阶层烙印
我们经常说,人都是从小学中学开始分阶层,这话没错,有人城市里读贵族小学,有人深山里读留守儿童学校,课余时间还得上山挖野菜。
不过,一旦你从小地方考上名校,之前的历史就“既往不咎”了。
出了社会,没人会问你哪个中学的,你就算北京四中的又怎样,人家只问你:哪个学校的?
就是问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你考上的大学,是你人生打上的第一个阶层烙印,
高考考得好,毕业之后找工作,进出体制,或者创业找投资,这红利能管上个5年10年吧。
考上特别牛逼的名校,还不一样。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人民大学94级毕业生伍继红,毕业后各种不顺,得了精神疾病沦落到小地方,住土坯房,日子过得很惨。
学校一听就不干了,这还得了?
马上组织校友会送钱送物,来人慰问,还联系当地政府帮她住上两层楼房的新家。
你看像人家人大这样的名校,根本接受不了自己校友混这么差,就好比你现在小区房子均价10万,哪天有个业主急用钱,8万就卖了,业委会带头整个小区的人都要骂死你。
还有一个,平常大家说阶层森严,往往是说底层对吧。
其实,底层的森严大多数时候花钱都能搞定,上层更森严,有些东西跟钱没半毛钱关系。
比如学历。
我认识一个名校(不透露了)毕业的企业家,他说他们学校的企业家协会门槛“有点高”,什么资产营收要求这些都不说了。
最牛逼的,你得是该校本科毕业的才行。
注意,是本科毕业,什么硕士博士毕业的统统不行,更别说来上MBA的了,你不就是来这儿混圈子的嘛,身价几十个亿又怎样?不稀罕。
为啥,要保证“血统”的纯正。
你得从千军万马独木桥杀过来,有母校四年氛围的熏陶,你才是自己人。
就问这森不森严?太森严了。我们普通人没感觉,是因为普通人连感受的资格都没有。
从概率上讲,大部分人今后几十年的社会阶层,在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已经决
定了。
甚至很多人,高考基本就是人生巅峰。
说句难听的,你考得好一点,巅峰高一点,下坡路还可以走得长一点。
所以说高考重不重要?太重要了。
2
真
正牛逼的人,
高考考得好不好都没关系
刚才我说高考很重要,现在又说高考结果如何都没关系,是不是很矛盾?
并不是,请听我接着讲。
工作这么些年吧,我认识的清华北大毕业的朋友、同事,多少也有一些,有个印象就是这帮人很少提自己哪个学校毕业,某些人甚至有点回避,唯恐人家知道。
以我的理解,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人家在顶级名校呆过,见识过该领域最牛逼的人,听说过最牛逼的事,不是他谦虚,而是真心觉得自己学历不算啥,在某些领域,清北的学历只是门槛,注意只是门槛。
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他们觉得能上清北,自己本来就配得上,没啥好庆幸的,哪怕自己上不了清北,一样能出类拔萃。
这就是优秀的人内心强大的自信。
有学者就专门研究过美国的SAT考试,号称美国高考,SAT拿高分非常困难。
如果一个孩子的SAT成绩足够牛逼,牛逼到可以上哈佛,只是因为某个原因比如课外实践不行没被哈佛录取,去了另一所普通学校。
跟踪研究表明,几十年后人家的收入跟那些相同SAT成绩,但上了哈佛的孩子一样,没啥区别。
以上研究说明了一个道理:
牛人到哪里都牛逼,牛人干啥都牛逼。
不是人家上了名校,变得牛逼;而是
因为牛逼,所以才能上名校;说白了名校不过是起了筛选的作用。
我写这些呢,是想跟所有考生说,考试当然要好好考,但是这次考好了,去了好学校,不要以为前途就一片光明了好吧。
还记得上面的伍继红吗。
没考好的也不要觉得天就塌下来了,如果你真的牛逼,长期来看高考考得好不好,真的没啥关系。
人这辈子有N多个坎,高考只是最透明最公平的那个,其他全都是无差别格斗。
你迈过去一个坎,就强大一点;
你怂了,这坎
就一直拦着你。
你当然也可以绕开走,不过那样路就远了,说到底最近的路还是读书。
另外,等你有一天毕业了,也不要逢人就提你的母校。
你看那些一天到晚把母校挂嘴边的人,属于是高考即巅峰,通常都混得不怎么样。(除非提及学历对他的事业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3
改变命运不能靠服从规则,
得靠改变规则
云南教育厅前厅长罗崇敏,曾查阅过1977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发现这些人进入社会后:
竟然“一个都没有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
我和几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一起探讨过,大家一致的看法是: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习惯了服从规则,包括这些高考状元,服从规则的人是不可能有开创性成果,成为领军人物的。
为啥他们总是服从规则?因为他们尝过服从的甜头。
高考是个制度,制度就是规则,你越服从越听话,甜头就越多,要不为啥叫“应试教育”呢?顺应考试呗。
只可惜,如果大家都服从同一个规则,企图从中得到好处,最后的结果那必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你不参加高考,拿不到一个叫学位证的小本本,这个社会根本不鸟你,所谓“内卷”,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牛人不一样。
刚才我讲牛人干啥都牛逼,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
他们总在想,我为什么一定要服从规则,为啥不去改变它呢?
就说商业史吧,这种人简直不要太多。
有人干掉手机硬件键盘,成了乔布斯。
有人把一次性使用的火箭搞成可回收,成了马斯克。
有人把花钱杀毒软件免费送,成了周鸿祎。
有人不走线下,靠互联网引爆手机和汽车销量,成了雷军……
有一天考生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就会明白我上面说的那个词:无差别格斗,无差别的意思就是没有规则,或者说,规则多元。
有些规则确实不能碰,也不该碰。
但有些规则与其说是规则,你不如说它是惯例,或者思维定势,甚至纯粹就是垃圾啥道理没有,你为啥不可以挑战它呢?
我跟下属沟通工作,就特别欣赏有一类人,为了解决难题,他们会想出各种思路来突破规则,敢向我要资源,也敢承担大的责任。
这样的人是块宝,是组织最需要的人,内卷跟他们没关系。
我也认识不少低学历的老板,企业家。
别看学历低,人家懂人性,擅长制定规则,让手底下一大把硕士博士心甘情愿干活儿。
所以说敢不敢突
破规则,跟学历没关系,跟打工还是当老板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