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地环境 摄影:孙辉煌
设计单位
REFORM重塑建筑、深总院、华鼎新维
项目地址
广东深圳
建成时间
2024年9月
背景
园博园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园内自然景观丰富,拥有坡地、丘陵、湖泊、崖谷、丛林等多种自然地貌,并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园林风情,建筑形式各具特色。2020年,园博园启动了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又称“公厕革命”),共包含七座公厕的建设,其中一个即为花卉馆公厕。场地地处缓坡,北侧、东侧和西侧被林木环绕,南侧则开敞并与园区支路相邻。
△ 总平面图 ©REFORM重塑建筑
△ 建筑远景 摄影:孙辉煌
挑战
1、保护原始场地的林木:公厕的建设不能对现有林木造成侵扰,需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2、优化自然通风:通过设计改善通风效果,有效降低公厕异味,提升使用体验;
3、重塑城市形象:借鉴世界园林风格,打破传统公厕的设计模式,赋予设计新的城市形象与文化内涵。
墙
设计方案由19片8—10米长、4米高的平行墙体构成,墙体顺应林地边界前后错动,巧妙避让需保留的林木。中部设置公共盥洗区,男女厕分置两端。厕位、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化妆间等功能隐藏于墙体间隙。建筑南北向开敞,引入竹林景观,东西向封闭,确保私密性。
△ 平面图 ©REFORM重塑建筑
△ 剖面图 ©REFORM重塑建筑
△ 墙体近景 摄影:孙辉煌
△ 外墙近景 摄影:孙辉煌
△ 竹林与错动墙体 摄影:孙辉煌
△ 墙身大样图 ©REFORM重塑建筑
△ 磨砂玻璃天窗近景 摄影:孙辉煌
拱
拱门作为西式建筑的经典符号和中式园林建筑的惯用技法,在本设计中得到巧妙运用。一系列拱门贯穿墙体,形成具有引导性的流动空间。通过对拱门的抽象化处理和阵列,赋予建筑以独特的仪式感。拱门统一为3米高,宽度分为1.5米、2.8米和3.6米三种,分别适应入厕、走廊及盥洗等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
△ 南北向开敞 摄影:孙辉煌
△ 暖色木饰面 摄影:孙辉煌
△ 剖面图 ©REFORM重塑建筑
实与虚
墙体选用浅灰色哑光瓷砖装饰,既便于日常维护,又能有效控制造价,展示了低调、朴素的色彩美学。南北向的外墙则采用磨砂玻璃砖,不仅保证了私密性,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创造了一种朦胧而温柔的光影效果。玻璃砖与浅灰色墙体虚实对比,丰富了空间体验。设计中还巧妙地加入了木饰面隔板,温润的木质感为空间增添了一份温馨和亲和力。
△ 化妆间 摄影:孙辉煌
△ 磨砂玻璃砖 摄影:孙辉煌
△ 男厕 摄影:孙辉煌
△ 第三卫生间 摄影:孙辉煌
光
磨砂玻璃天窗将直射光柔化为均匀的漫射光,营造出美术馆般静谧而柔和的氛围。树枝与云朵的剪影浮动于天窗之上,留下生动的自然印记。微风与绿植通过顶棚和外墙之间的开口渗透进来,使建筑成为吸纳自然的容器。充足的自然采光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利于节能,而良好的自然通风则有效降低了公厕室内的异味,提升了使用体验。
△ 公共盥洗区 摄影:孙辉煌
△ 浅灰色哑光瓷砖 摄影:孙辉煌
结语
自深圳市启动“厕所革命”系列工程以来,大量市政公厕项目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多采用标准化模块的变形设计。然而,面对园博园丰富多变的环境,我们并未套用模板,而是选择因地制宜,让建筑与场地敏感而融洽地结合。我们通过打造高品质空间,不仅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让“上厕所”这一日常行为带来了一丝意外的惊喜。令人欣慰的是,使用者在社交媒体上自发记录自己的空间体验,并为其打上了“最美公厕”的标签。人性化的设计和美的感受正在改变人们对公厕的固有认知,激发了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关注与爱护。这正是我们对“厕所革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 拱券 摄影:孙辉煌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花卉馆公厕设计
设计方:深圳市重塑建筑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2020年—2024年
完成年份:2024年9月
主创建筑师:舒赛
设计团队:舒赛、曾皓、钟爱红、曾子滢、张诗、喻张翼
项目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建筑面积:143平方米
摄影版权:孙辉煌
项目单位: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初步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初步设计完整名单:辛怡、熊志、欧阳志坷、刘赐航、肖远定、李筱麟、周间芳、管瑞、唐浩、夏昕、陈洪正、马莹、黄鹏、石午阳、黄检
施工图设计:广东华鼎新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完整名单:刘大志、邱礼民、林百晖、陈奕鑫、黄雪萍、郑旭鹏、谢忠星、韩连利
施工单位:汕头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视觉
/ 徐凡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
深圳市重塑建筑有限公司
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