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8日讯(记者 解岩) 经过两天的营销体验,不少小选手们坦言卖报不容易。为了能够成功销售更多的报纸,小选手们在实战中不断摸索前进,总结出了各自的“生意经”。
“我卖报的时候,有的人会说不看报,手机上啥都有。”一位小选手告诉记者,一开始他听到对方这样说时会很沮丧,“但妈妈告诉我要学会推销。于是,我每天领完报纸后,就会先关注一下当天的头条。另外,还会在卖报时告诉对方看报的好处,比如对眼睛更好、信息更权威等。我还会为对方介绍黄三角早报,说里面的新闻都是我们的身边事。”除了这些,卖报时使用礼貌用语也很重要。“不管别人买不买我的报纸,我都会说‘谢谢,打扰了’。”
“我之前在百大卖报纸,觉得不好卖就换了地方。”一位小选手说,他认为卖报时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卖。“多跑几个地方就会发现‘市场’还是挺大的,客源还是挺多的。”在交流中,不少小选手都提到了同一点,那就是要坚持不放弃。小选手徐玉娇说:“一开始被人拒绝时非常难过,但我告诉自己要努力坚持。两天时间的体验,让我感觉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挫折,我鼓起勇气,不退缩、不放弃。”
安全提醒:
营销秀开展期间,在大街小巷,我们都能看到小选手们活跃的身影。但由于小选手们的年龄普遍不大,孩子的安全仍然是最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本报提醒各位小选手:快乐营销,安全第一。
正值暑期,街上的车流量较大,行人也多。很多小选手会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卖报,如车站、沿街商铺等,请小选手们在过马路、上下楼时一定多加小心,以免发生意外。也请家长们为孩子普及必要的安全教育,并监督孩子在完成卖报任务后不要在外逗留太长时间。同时也要注意防暑,不要乱吃东西。
刘郑浩
做一个诚信的小报童
下午四点半,8岁的刘郑浩还在万达广场里销售手中的报纸,“我今天上午在家写作业,没能出来。不过卖到现在我已经挣了快20元钱了,大概还有一个小时就能卖完了。”刘郑浩说,虽然他觉得卖报纸需要走来走去,但他仍会给自己加油。“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
本报第六届第一期暑期营销秀期间,刘郑浩的妈妈郑女士带着他外出逛街,正巧碰上了一位小报童。“我和那位小报童的家长聊了很久,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锻炼孩子,让孩子知道挣钱不容易。”看到刘郑浩对于卖报同样感兴趣,郑女士就给儿子报了名。“刘郑浩平时的性格稍有些内向,经过这两天的锻炼,虽然还有些放不开,但比起第一天进步了许多。”
有一次刘郑浩在卖报时遇到一位女士,只买了一份报纸,却付了10块钱。刘郑浩拿着10块钱一下子懵了,跑去问妈妈怎么办?妈妈告诉他,应该把多余的钱还回去。刘郑浩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找了9块零钱,一路追着买报纸的市民到了商场地下一层。“那位阿姨看到我追过来,特别惊讶,收下钱后,还夸奖我懂事呢。”
“还有个阿姨说要支持我一下,给了我一份报纸的钱,没有拿报纸。但我坚持把报纸给了那位阿姨。”刘郑浩说,他很感谢那些支持他的人,“但是我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小报童。”
田萧
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今天60份报纸我不到一上午就卖完了,明天我又多订了10份。”卖报两天时间,10岁的田萧已经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她跟妈妈说,她要努力卖报,争取拿到奖金给自己交学费。母亲曹女士说:“孩子说不用我每天那么辛苦挣钱了,因为她也能自己挣了。”听到女儿这些话,曹女士很欣慰。
“前段时间,我上补习班的时候看到楼上的小姐姐在卖报纸,很羡慕,妈妈答应等到补习班结束了也让我参加。”田萧说,第一天她就订了100份报纸。“一开始没有经验,而且也没有想到卖报纸并不容易。”对于从未有任何营销经验的田萧来说,要销售100份可谓是个大挑战,但即使困难,她依然坚持着。田潇说:“那天我从早上卖到了晚上,挺累的。”因为担心孩子不会与陌生人沟通,曹女士一直跟在女儿身后,“慢慢地,孩子不害羞了,胆子也大了。”
吸取了第一天的经验,田萧决定慢慢来。“第二天我订了50份报纸,因为有了头一天的经验,我用了一上午时间就卖完了所有报纸。”每天,田萧的订报份数都在不断增长。“有位叔叔因为没有零钱就用两个气球换了一份报纸,我把其中一个留给了弟弟,把另一个作为礼物送给了一个带着小孩的叔叔,看着他们高兴我也很开心。”
曹女士说,每天看到女儿在一点点的进步,她打心眼儿里开心。“一天比一天强,现在感觉她卖报的时候话明显多了起来。我想等到孩子再挑战100份报纸时,一定会比上次轻松,做得更好。”